當年范雎向秦昭王進言9個字導致白起被殺,可謂是字字誅心

說起白起,對於歷史愛好者來說並不陌生,他是秦國曆史上著名的將領,為秦昭襄王征戰無數,討伐六國,使六國軍民聞風喪膽,最後與名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位於首位)。作為“兵家”代表人物,白起熟知兵法,善於用兵,從一位低級的武官一路直升到封武安君,一生大小戰役未嘗敗績。然而,就是這樣為大秦立下不世之功的名將,卻也沒能擺脫兔死狗烹的宿命,最後落得拔劍自盡而亡的下場。那麼當年范雎向秦昭王進言了那9個字,致使殺神白起被害死,為何又堪稱古代官場厚黑學的巔峰呢?

當年范雎向秦昭王進言9個字導致白起被殺,可謂是字字誅心


眾所周知,秦國經過秦孝公、秦惠文王兩代君王的勵志圖強,到名將白起出生時,秦國的國力已經十分強大,傲視諸侯。秦昭王即位後,雄心勃勃的昭王嬴稷繼續貫徹了商鞅的變法國策,徹底推行軍功爵制,提拔平民出身的人才。到秦昭王十二年,秦國為圖謀天下又制定了東進擊敗三晉的大戰略,此時的強將就成了秦國最急需的人才,而年紀輕輕便頗有大將風範的白起便得到秦國相國魏冉重視,順應時勢出現在中國歷史的舞臺上。

據太史公《史記·白起傳》記載:“昭王十三年,而白起為左庶長,將而擊韓之新城。是歲,穰侯相秦,舉任鄙以為漢中守。其明年,白起為左更,攻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又虜其將公孫喜,拔五城。起遷為國尉。”當時,秦國為打開東進中原通道,由白起率秦軍在伊闕(今洛陽市)與魏韓聯軍作戰。伊闕之戰可以說是白起聞名天下的第一戰,白起對陣魏韓聯軍公孫喜、暴鳶,最終取得斬敵二十四萬、奪城五座的驕人戰績,事後白起也因功升任國尉。

經此一戰,白起的軍事天賦一發不可收拾,隨後他又率軍與楚國作戰多次,最終逼得楚王納土求和,楚國在白起的強烈打擊下,最終一蹶不振,雖有雄心,但直到滅亡也沒有翻過身來。可以說,白起高超的作戰指揮能力,代表了當時戰國時期戰爭發展的水平,白起善於分析敵我形勢,然後採取正確的戰略、戰術方針對敵人發起進攻。譬如伊闕之戰中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鄢郢之戰中的掏心戰術,並附以水攻;華陽之戰的長途奔襲。

然而,要說讓白起名垂青史的戰役,還是那場一戰坑殺四十萬趙軍的“長平之戰”。歷時三年之久的“長平之戰”,成為了秦國崛起的踏板,同時也導致東方六國中唯一能夠與秦國抗衡的趙國元氣大傷,趙國人的心理防線徹底崩潰。當時,趙國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軍事改革以後,軍事力量就逐漸強大,期間曾在名將趙奢的帶領下挫敗秦國的進攻,讓其不再敢輕視趙國。但當時秦昭王是個志在統一六國的霸主,尤其是范雎入秦之後提出了“遠交近攻”策略,秦、趙兩國的矛盾在所難免!

秦昭王四十七年(前260年),最終因韓國上黨郡歸屬問題上秦趙兩國發生爭執,雙方對峙與長平。一開始,趙國任廉頗為主將,深溝壁壘,堅守不出,試圖挫其銳氣後尋機出戰。但最終的戰事拖了許久,年輕氣盛的趙孝成王終究架不住功利的誘惑,主動用趙括換下廉頗,尋求戰機試圖擊垮秦軍。然而,隨後的戰事發展遠沒有趙王設想的簡單,得知趙國換將後,秦昭王隨機應變,暗地調任白起為主將,替代原先的將領王齕。

果不其然,年輕的趙括遵照趙王意圖,變更了廉頗的防禦部署及軍規,更換將吏,組織進攻。在趙括出兵進攻秦國軍隊的時候,白起命令秦軍佯裝戰敗潰退,趙括不問虛實就命令軍隊乘勝追擊,一直追到秦軍的營壘,後反被包圍。據《史記·白起傳》記載:“至九月,趙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內陰相殺食。來攻秦壘,欲出。為四隊,四五復之,不能出。其將軍趙括出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最終,白起將趙軍誘入埋伏,全殲其四十萬趙國士兵,僅剩兩百多孩童返回趙國報信。

當年范雎向秦昭王進言9個字導致白起被殺,可謂是字字誅心


趙國經此一戰元氣大傷,長平之戰也成為戰國曆史的最後轉折,至此秦國的統一隻是時間問題。戰後,白起以為可以一勞永逸,結果他的想法太天真了!白起攻打邯鄲必勝!白起自己知道,秦昭王知道,宰相范雎也知道!但是白起是絕對不能夠去的,為將者,奉君命,平四海,定國安邦,當是一大喜事,可為將者,功高蓋主,執迷不悟,必招殺身之禍!因此,秦昭王也未雨綢繆,假借國力不濟命白起暫且退兵,將唾手可得的趙國都城和用數十萬鮮血換來的珍貴勝利拋卻不顧。

可以說長平之戰是殺神白起的軍事巔峰,但也讓白起走向了滅亡,白起憤憤不平的退兵了。次年,秦昭王待軍隊修整好後再度討伐趙國,昭王又要白起掛帥繼續率軍進攻,但白起搖搖頭說:“機會已失,秦軍不宜進攻。”至此,合作數十年的君臣失和,白起也有了“藐視君王”的嫌疑!最後,秦昭王明知必敗仍強令大將王齕出征,此時已經不是對白起軍事能力的考驗了,而是對他聽命與否的檢測,可白起偏偏看不到這一點,一而再,再而三地抗命。後來,在面臨秦軍兵敗之時,白起還頗為隨意說了一句:“秦不聽臣計,今如何矣!”

秦昭王聽到此話可想而知心情,據史料記載:“秦王聞之,怒,強起武安君,武安君遂稱病篤。”不過,嬴稷念及他勞苦功高,最後一次派宰相范雎去探望白起,可范雎早和白起有過節,回來就向昭襄王說了一句:“其意怏怏不服,有餘言。”可以說,就是這當年字字誅心的9個字,害死了殺神白起。

看似簡單的九個字,范雎卻給白起套上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秦昭襄王本來就對戰功赫赫的白起有所忌憚,而此次白起多次抗命更是加深了昭襄王的這種心理。範睢的回稟無疑是告訴昭襄王,白起是武將第一人,他的話可以掀起整個秦國的波瀾,這就讓秦王都不得不畏懼三分。而范雎更是狡猾,他沒有直接誣衊白起有說過忤逆的話,卻讓秦王自己想到了白起可能有忤逆之心,當真是政治的無形之劍,堪稱古代官場厚黑的巔峰之作,趙軍四十萬大軍都殺不死的白起,最後卻被這9個字害死。最終,秦王賜劍於白起自盡,一代名將就此隕落咸陽城外的杜郵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