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磊女儿尿床获赞29万:孩子尿床时,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闺蜜打电话来,说最近跟老公之间有点摩擦,而引起两人矛盾的,竟然是孩子的尿床问题。


闺蜜的儿子已经五岁了,但是偶尔还是会尿床。

因为还没有分床睡,一天半夜,老公睡得鼾声四起,突然感觉身下一片温热,起来一看,原来是儿子尿床了,暴脾气的他对着儿子一顿说:“你怎么又尿床了?”

看到老公生气的样子,闺蜜想起自己的童年阴影,心里一阵阵难过。


闺蜜小时候也经常尿床,为此不少被妈妈骂,每次妈妈在院子里晾被子,都要被邻居“慰问”一番,“怎么,孩子又给你画世界地图啦?”


而小小的她,内心里的紧张、羞辱、自卑,却从没被大人看到过。


黄磊女儿尿床获赞29万:孩子尿床时,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她越发害怕自己尿床,晚上越发小心翼翼,甚至不敢睡觉,因为太紧张,反而又尿床了。


妈妈觉得她就是诚心的,怒火越烧越旺,最后还挨了打。


她看到因为尿床被爸爸吼得战战兢兢的儿子,仿佛看到了幼年的自己。


01


尿床,不能说的小秘密


小孩子尿床,在大人看来,永远是一件给自己添麻烦的事。毕竟尿床以后的善后,不是一项小工程,甚至几千大洋的席梦思,都会因此烙上印记。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尿床却大多是“身不由己”的事,为此所承受的压力,一点也不小。


一个西班牙作者画的绘本《尿床没关系》,就把孩子尿床的敏感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绘本的主人公是个心事重重的小男孩。


夏天到了,马上要去夏令营了,这本来是小孩子梦寐以求的活动,但是他却一点也不想去。


因为他有一个小秘密,不希望被人发现,那就是——尿床。


尿床这件事,就像一朵一直凝聚在他头顶的小黄云,愁云惨雾,他的世界除了灰色,就是可怕的“黄”。


他的孤独、焦虑,像高耸的孤岛,像可怕的章鱼触角,像翻覆的轮船……


他一看到白色的床单就发慌,就不敢睡觉,心里一直提醒着自己别睡,但是,最后还是没有“憋住”……


黄磊女儿尿床获赞29万:孩子尿床时,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绘本里的小孩让人心疼,在大人眼里一次普通的尿床事件,在孩子的世界里,却是一场巨大的不知如何平息的风暴。


而一旦被贴上爱尿床的标签,导致精神压力过大,反而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到孩子对自己的认知,觉得自己与别人不一样,从而自卑、胆怯、恐慌,害怕社交。


黄磊女儿尿床获赞29万:孩子尿床时,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02


尿床从来不是孩子的错


在《2017年中国儿童和青少年遗尿症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有将近40%的家长表示,孩子尿床是一种“故意”的行为,并曾因此打骂过孩子。


那么孩子尿床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两岁的宝宝,我们通常给穿纸尿裤,从常识上也知道,这时候的宝宝大脑还未发育到可以控制膀胱。


但是三岁以后,六岁以前的幼童,却常常被认为,应该达到不随意尿床的“标准”。六岁以后尿床,就更是“天理不容”了。


这个“标准”大多数时候,只是一种经验的传递,没有任何的科学凭证。


你知道吗,在世界范围内,只有7%的孩子从来不尿床,15%~20%的五岁孩子有过尿床的经历。就算到了十岁,也仍然有6%的孩子尿床,甚至十五岁的孩子中,还有2%会尿床。


而导致尿床的原因有很多。


  • 有遗传因素。


如果双方父母都有过遗尿问题,那孩子发生同样问题的概率高达77%。


  • 有发育的问题。


膀胱由脑岛和大脑等区域控制,如果这个区域发育有些迟缓,孩子膀胱括约肌控制排尿的能力就会受到影响。


  • 有心理因素的问题。


外部环境对孩子产生了刺激,包括父母的争吵、恐怖图像的刺激、别人的恐吓行为、社交中的冲突等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孩子紧张、惊恐,大脑意识水平降低,导致“小意外”的发生。


按照国际儿童尿控协会定义的标准,年龄大于5岁,没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儿童,在睡眠中出现不自主的漏尿现象,而且每周两次,持续≥3个月的才属于遗尿疾病。


而一般情况下的偶尔意外,大人们完全不需要太担心。比起孩子的尿床问题,我们要严肃对待的,可能是我们对待孩子尿床时的态度。


黄磊女儿尿床获赞29万:孩子尿床时,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03


比起批评孩子,

更重要的是管理自己的情绪


有研究表明,尿床是儿童时期的第三大创伤事件,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吵架。


在知乎上,曾看这样一个帖子:《作为一个成年人,尿床是一种什么体验?》。

本以为这样一个自爆隐私的题目,应该无人回应,然而跟帖者有三百多位,每个人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惊慌、难堪和不知所措。


而很多人表示,自己之所以到成年要背负这种难堪,影响自信,社交,本质上都是童年时候的“尿床后遗症”


孩子的大脑和膀胱终有一天会发育成熟,但是那种飘荡在孤独恐怖的海面的感觉,那种对自己的不自信的认知,却不会轻易地离去。


教育专家尹建莉曾分享过一个故事。


一个四十岁的单身女性,因为五岁时的尿床事件,几乎毁了一生。


这位女士的父母都是老师,对她的教育非常严格。五岁的时候因为尿床,父亲严格批评了她。越是害怕,晚上越是不敢睡,结果因为精神压力过大,反而又尿床了。父母都觉得她是故意的,在第三次尿床以后,罚她不许吃饭喝水,看她还尿不尿床。


从此她就对尿床这事形成了应激反应,压力过大,心理能量低时,就特别容易“出事”。


父母见她不好,就带她去看医生,也没看出什么问题。但是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对尿床的担心、恐惧再也没有消失过。


大学的时候,担心住宿舍,所以考了家门前的学校。


从来不敢谈恋爱,怕万一遗尿,这种羞辱自己承担不了。


尿床的问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一个女孩子的大好年华,就被尿床的“蝴蝶效应”给毁了。


在电影《唐人街探案2》中,有一句台词:一般来说,连环杀人案都符合三要素:尿床、纵火、虐待动物。


尿床的问题,多数是从小延续到成年的。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有尿床问题,控制自己的情绪,帮助孩子疏解他们的压力,找到科学的应对方法,远比指责他们更有效。


黄磊女儿尿床获赞29万:孩子尿床时,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04


加满“爱的能量箱”


黄磊曾在微博上分享了一个生活片段,得到了29万网友的点赞。


黄磊女儿尿床获赞29万:孩子尿床时,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女儿尿床了,问他,“你知道我是怎么尿床的吗?”


黄磊笑着说:“你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要尿尿,然后找卫生间,找啊找,找啊找,终于找到了,然后你就尿尿,然后你觉得凉凉地,然后你就醒了,就发现自己尿床了。”


女儿无比崇拜地说,“哇塞,爸爸你怎么知道的?”


黄磊用幽默和共情,轻易地化解了女儿的尴尬。


网友也是对黄磊的高育儿商赞不绝口。


这种共情,我在绘本大师长谷川义视的绘本《尿床大神》中也读到过。


小男孩阿祐接连几天都尿床,正苦不堪言的时候,被窝里爬出来一个怪蜀黍,自称“尿床大神”。大神教给阿祐一个魔法咒语,只要念出来就不会尿床了,可是隔了几天,他还是尿床了。


大神也很疑惑,我不是教给你咒语了嘛,怎么又尿了。


小男孩很可爱的回答:我忘记念咒语了,因为我还想见到大神。


而黄磊,就做了女儿的“大神”,在她尿床的时候出现,陪她放松,让她知道,这不是一件值得在意的事情。


比起责备,我们需要做的其实只是理解和陪伴,从而加满孩子“爱的能量箱”。


每一个大人,都可以成为孩子尿床时陪伴在他身边的“尿床大神”,那么无论他们走进怎样孤寂无力的塔楼里,我们都可以将他们引领出来。


而当孩子发自内心地觉得“尿床没关系“,他不仅是战胜了自我,更是沐浴了一次心灵的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