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良性發展需要滿足這幾個要素

全球的企業實踐以及企業研究都證明了一個這樣的模型:企業想獲得良性的發展,有三個要素必須同時得到滿足。

第一個要素:方向性要素

企業需要有一個清晰的戰略規劃,戰略就是方向,所謂方向的成功是最大的成功,決策的失誤是最大的失誤,企業戰略一定要清晰,這些年來國內的企業越來越重視戰略以及規劃,但是重視只代表主觀,在客觀,在戰略領域,企業仍然會犯諸多錯誤,當然因素有很多,如國內戰略理論落後,不能夠貼近國內企業實踐等等。十二五以來就企業戰略領域的問題,我們做了一個研究歸集,核心有這樣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有規劃無戰略。很多企業沒有認真選擇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只是規劃了怎麼做,只有策略,沒有戰略,甚至很多企業連規劃都沒有,只有計劃,只是謀劃了眼前諸多具體事項,規劃還算比較長遠,計劃只是短期的。

第二個問題:分不清投資多元化和經營多元化的區別。我們不反對企業多元化發展,但是很多企業特別是集團企業投資一個業務就要親自經營它,甚至要親自管理它,只會當老總,不會當老闆,分不清投資多元化和經營多元化是有區別的,最後總部部門越來越多,人員越來越多,流程越來越複雜,效率越來越慢。

第三個問題:把混亂化等同於多元化,很多企業談及自己的戰略規劃頭頭是道,口若懸河:橫向一體化、縱向一體化……但其實很多企業是“混亂化”,它的業務和邏輯是不存在的,是企業自己編的,是打哪再指哪。

企業良性發展需要滿足這幾個要素

第二個要素:組織性要素

企業要有一個合理高效的組織管控模式,這也就是我所提出的集團管控理論,企業內部的組織架構要合理高效,流程要簡潔高效,要有合理的責權界面也就是責權體系,在企業還要規劃法人治理結構……

第三個要素:激勵性的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體系

人是最能動的因素,在人力資源管理領域中這些年各個企業有很好的實踐,但是在宏觀整體上還有有很大空間需要提高,需要完善。

方向性要素、組織性要素、激勵性的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體系這三個要素缺一不可,共同構成了驅動企業發展的三個車輪,2002年,我在這個模型中加入了一個要素,這個要素像發動機一樣居於中間位置,是它最終驅動了其他三個因素高速運轉,這個要素就是企業文化。

2011年,為了適應國內企業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的趨勢。我又將模型進行完善,在企業文化旁邊加了集團品牌的要素,這個模型稱為組織變革模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