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里的二座廊桥(二)

接上篇

廊桥被叫做廊桥,是因为桥上有廊。我们有时也把廊桥称之为桥廊,它是建在桥上的一种廊的形式。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难看出什么叫廊桥或者是桥廊了。

波形贴水长廊是拙政园西部的主要建筑之一,苏州园林的三大名廊之一。波形贴水长廊,因整个长廊随着地势高低,时起时伏凌驾于水面之上,又称凌波廊。陈从周先生的《说园》称它为少见的极品。

凌波廊,北出拜文揖沈之斋,南到别有洞天圆洞门,中间有钓鱼台一座。

拙政园西部花园又称补园,是最后一任园主张履谦于1877年39岁的时候,花了6500两白银所购汪硕甫旧园,重新修建而成。

就在这条凌波廊从钓鱼台,到拜文揖沈之斋之间,有一和中部水系相通的水面,补园后人回忆,此处原可通小舟,平时有栅门隔断。

前几年,这里曾经筑坝,使中西部水面形成落差,让水形成流动。后又因中西部水的流动,使得水边驳岸泥土流失,出现塌陷而中止。

虽然我们现在走在凌波长廊里不太会注意这个下面的水面,只要从西部往中部爬山廊方向走上几步就能看到,中部和西部水面相通之处。

桥是架在水面上便于通行的建筑物,波形长廊上这段架在中部和西部水面沟通之处的,应该是称之为桥,而这座桥的上面,又是廊的形式。

这样理解的话,这处应该也是拙政园里的一处廊桥,或者称之为桥廊。

回到文章开始,是不是就没有了疑问,拙政园里有二座廊桥的说法,就没有问题了。

另外,藕香榭通向见山楼楼梯的拐角通道处,如果也要算入廊桥的话,那还不止二处廊桥。不过我没有把它算入廊桥,因为它只有廊的特点。而没有桥的特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