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唐朝作為我國曆史上聲名遠赫的朝代,對我國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但是,長達近三百年的大唐,有一百多年的時間是在不斷地動盪和戰亂中度過的。經過唐玄宗安史之亂後的唐王朝,國力下降,內憂兼外患。
地方藩鎮不斷做大,中央權力明顯下降,但縱然如此,唐王朝仍然能堅持一百多年,說明唐朝中後期的藩鎮制度即使對中央造成巨大壓力,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為唐朝續命。
唐代採用的是府兵制度,也就是守邊的人自己種地養活自己還要當兵來守邊。中央政府並不承擔軍費,這就削弱了中央政府對藩鎮的約束力。
為什麼唐代還要選擇府兵制度呢?
這其實就是由於農業社會自身的缺陷所導致的。一來農業生產剩餘本身就不多,二來交通不便,從中原地區運送糧草,那麼運過去的糧草在途中就會消耗一半以上。
唐代是一個強盛的時代,其實同時期周邊四鄰同樣也很強大,使得唐代的中央政府只能選擇府兵制。
中央政府不用花錢就能養著龐大的軍隊,中央政府當時只是通過獎勵勳名來維繫。初期確實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中央政府也注重獎勵有軍功的將士。但是後來政府漸漸不重視軍隊將士了,使得社會上的風氣也是鄙視當兵的人,漸漸地唐人自己就不願意從軍了。
但是當時國力強盛,於是就招募了很多外國人來從軍,讓這些對中華文明沒有認同感的外國人來守邊,又缺少財權的制約,這也為天寶年間的安史之亂埋下禍根。
唐代的中央政府對於各地都護府的長官都有輪崗的制度,並不會讓某個將領長期駐守在一個地方。
但是同樣也是後來中央政府對於藩鎮的管理過於懈怠,使得如安祿山等人可以長期駐守,形成了自己的地方勢力。以至於到了後來中央政府就算是意識到了也失去了制約的能力了。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唐中後期的藩鎮化也是一種新的平衡下政治生態,尤其是“河朔故事”的形成,更是對中央王朝的一種施政成本的考慮。元和中興後,淮南諸鎮的順服也是一種平衡的模式,此時的皇權不能說絕對的削弱。
所以說,在一定時期內,藩鎮的存在可以有效制約國內軍事力量,提高唐朝對外作戰能力。但同時,隨著地方藩鎮越做越大,中央權力受到嚴重削弱,此時的藩鎮已經對唐朝產生的致命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