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以胖为美不全面,杨贵妃并不胖

很多人都知道唐朝的审美是以胖为美,然而真的是这样吗?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今天就来为大家全面介绍一下唐朝的审美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唐朝以胖为美不全面,杨贵妃并不胖

盛唐仕女图

首先唐朝享国289年,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初唐时期(618-712年),大体上是指唐代开国至唐玄宗先天元年。

盛唐时期(713-766年),指玄宗开元元年至代宗大历元年。

中唐时期(766-835年),指代宗大历初年至文宗大和末年。

晚唐时期(835-907年),指文宗大和末年至唐朝灭亡。

四个时期均有相应的审美观,而以胖为美的观念其实出自于盛唐时期,其他三个时期均是以身长腰细为美。

初唐:纤瘦羸弱。

唐朝以胖为美不全面,杨贵妃并不胖

僧人法宣《和赵王观妓》诗云:“宫里束细腰。”

刘希夷《春女行》诗云:“纤腰弄明月。”

李百药《少年行》诗云:“一搦掌中腰。”

以上诗句可以看出,初唐纤腰袅袅是美丽女性的共同特征。

中唐:瘦劲轻盈。

唐朝以胖为美不全面,杨贵妃并不胖

徐凝《宫中曲二首》云:“细腰偏能舞拓枝。”

孝标《拓枝》亦云:“拓枝初出鼓声招,花细罗衫耸细腰。”

以上诗句可以看出,中唐纤瘦轻盈,充满活力是美丽女性的普遍特征。

晚唐:纤瘦柔媚

方千《赠美人》云:“剥葱十指转筹疾,舞柳细腰随拍轻。”

于濆《宫怨》云:“谁言颊似桃,孰知胜柳腰。”

以上诗句可以看出,纤细柔美,不胜罗绮是美丽女性的特征。

可见以上三个时期的唐朝并不以胖为美,我们再来看看盛唐。

李德裕《次柳氏旧闻》中提到,专宠杨贵妃的唐玄宗为太子选妃时,提出的明确标准时“细长洁白”的女子。《本事诗.情感第一》中说到,玄宗的兄弟宁王李宪强夺邻居卖饼者之妻,也是因为看中其“纤白明媚”。可见,在当时身材瘦长的女子还是盛唐时期主流的审美观。

唐朝以胖为美不全面,杨贵妃并不胖

《大唐荣耀》曾黎饰演的杨贵妃

再来看杨贵妃,宋《新唐书》载其“姿质天挺”、“资质丰绝”;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称其“肌态丰艳”;五代人《开元天宝遗事》载:“贵妃素有肉体,至夏苦热,常有肺渴,每日含一玉鱼儿于口中,盖借其凉津沃肺也。”

然而,这些并未说明杨贵妃“肥胖”,且均不是唐朝当代人所言。

唐朝以胖为美不全面,杨贵妃并不胖

杨贵妃画像

唐陈鸿《长恨歌传》称其“鬓发腻理,纤浓中度。”,白居易《长恨歌》中也只说了“温泉水滑洗凝脂。”,实际上都是说的肥瘦适度,且唐人无一人用“丰”字来形容杨贵妃。

所以大体上可以判断,杨贵妃并不胖,只是微有肉,胖瘦适中。这一形象,大导演陈凯歌在《妖猫传》中也做了诠释。

唐朝以胖为美不全面,杨贵妃并不胖

《妖猫传》张榕容饰演的杨贵妃

可见“唐朝以胖唯美”的说法是不全面的,而且并未颠覆主流的审美观,“细长”的女子依然很受欢迎,至于许多画作中体态丰腴的仕女,只是说明了盛唐时期并不以胖为丑,而是一种多元化的审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