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客島:警惕某些標題黨的“愛國主義”生意經

“越南為何渴望迴歸中國?”“印度曼尼普爾為何渴望迴歸中國?”“果敢為何渴望迴歸中國?”

誰要是產生這樣的疑問,繼而去閱讀文章,甚至關注了發佈文章的公眾號,那麼,誰就中了標題黨的圈套,入人轂中渾然不覺

針對多篇題為“某國渴望迴歸中國”的微信文章,4月15日晚,微信方面稱此類文章涉及誇大誤導,現已刪除相關違規文章227篇,對153個公眾號進行了封號處理。

這類文章,粗看挺爽,細想極糟,內容經不起推敲,危害卻不能小瞧。


俠客島:警惕某些標題黨的“愛國主義”生意經

“某國渴望迴歸中國”系列文章(圖源:澎湃新聞)


發佈多篇“某國渴望迴歸中國”文章的,是一個叫“最新汽車的資訊”的公號。這類文章的常見路數是:某某國,或者某某國的某某民族,歷史上是從中國遷過去的,但一直心向華夏,保留著中國人的生活習慣、文化風俗,現在就“特別想回歸中國”

以《印度“曼尼普爾”為何渴望迴歸中國》為例:該文稱,印度“曼尼普爾”可溯源至我國西漢時期,“雖然他們身在‘曹營’,但一直渴望回到祖國。”這裡面一沒有考證,二沒有調查,三沒有采訪,完全是空口說瞎話,壓根不能信。

這類文章,瞄準的是人們心頭的民族主義情結,迎合的是一種民粹思想。中國歷史上強盛過,也衰弱過,現在崛起了,這值得驕傲,但不能用周邊國家所謂的“渴望迴歸”來證明。

這類文章的危害有二,首先是“對外”:相關文章有干涉他國內政、不尊重他國領土完整的嫌疑,如果放任,可能引發外交糾紛。

其次是“對內”:這樣的文章翻來覆去,除了煽動不理性、不健康的民族情緒,還能有什麼作用?中國發展了,就要“外邦來朝”?說好聽了,這是一種孩子氣的想法,太幼稚;說難聽了,啥也不是!


俠客島:警惕某些標題黨的“愛國主義”生意經

相關文章內容截圖


類似路數的文章,之前已有過一撥。


據媒體報道,2月27日至3月16日,60多個微信公眾號批量發佈同款文章:以華人口吻講述“國外疫情下的困境”。標題多為“疫情之下的某某國:店鋪關門歇業,華商太難了”,內容則是偷樑換柱、七拼八湊,一個模子,換換地名人名而已。

對此,微信方面也是連刪文帶封號,快刀斬亂麻。發佈“華商太難了”的公眾號管理人薛某已被警方採取刑事強制措施。薛某承認相關文章均系其一手捏造,目的就是為了提高閱讀量、漲粉、贏利。

具體來說,就是用爆款文章吸引流量,使文內廣告獲得較多點擊。如果文章的流量足夠高,或能帶來不少收益。

俠客島:警惕某些標題黨的“愛國主義”生意經

“華商太難了”系列文章截圖(圖源:觀察者網)


中國這些年的發展成就舉世矚目,尤其是這次抗擊疫情,中國在全面有力防控疫情的同時,還持續援助全球抗疫,很不容易。

但在這個過程中,國際輿論環境複雜多變,一會兒說中國隱瞞疫情,一會兒說世衛組織偏向中國。這種時候,我們需要的是踏踏實實做事,明明白白對話,該回應回應,該忽視忽視,最不該做的就是捏造事實、盲目鼓吹——民族自信從來不是吹牛吹出來的,不是造謠造出來的。

加強對上述營銷文章的監管,無論從長遠說,還是從當下看,都很有必要。作為讀者,遇上了也該躲著走。

畢竟,砒霜不是白糖,再白都不是

文/田獲三狐

編輯/點蒼居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