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足8年過去了,中超職業聯盟為何依舊“難產”?

如果不是于漢超的當街塗改車牌事件發酵,最近中國足球最受關注的話題,應該就是中超職業聯盟的“難產”。廣州富力老闆張力公開炮轟中國足協故意拖延和阻攔聯盟的成立,中國足協則回應正按照程序在推進中。但一個不可忽略的事實是,職業聯盟的成立一拖再拖,它為何就這麼難呢?

足足8年過去了,中超職業聯盟為何依舊“難產”?

圖說:去年10月,中國足協召開職業聯盟籌備情況新聞發佈會 新華社圖


公開發難

  13日晚,中超職業聯盟牽頭人、廣州富力俱樂部投資人張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從2019年10月至今已經半年,足協對職業聯盟的籌備“停滯不前”,他已經撤回籌備組人馬,投資人還在等待相關部門的進一步意見。張力認為,足球改革中有人不願意放權,導致籌備工作舉步維艱。

足足8年過去了,中超職業聯盟為何依舊“難產”?

圖說:張力(右二) 圖IC

  張力直言不諱地表示:“我們一直催促儘快落實中超聯盟成立,不是我一個人的意見,是投資人的共識。後來一直拖,什麼原因我真的無法去分析它,也不想去分析它,反正我覺得這跟中國足協有很大關係,可能他們不想失去中超這個蛋糕。”

  張力還公佈了一份由12家中超俱樂部負責人簽名的《關於加快成立中超職業足球聯盟的建議》的文件,他說,如果一直在行政框架內運行,投資人無法再幹下去。中超也有很多問題,花的錢越來越多,而且中超的管理也比較差。現在卡在這裡,所以他決定把當初的集體簽名公佈,只有天津泰達、上海上港、山東魯能、天津天海4傢俱樂部沒有簽名。

足足8年過去了,中超職業聯盟為何依舊“難產”?

圖說:張力公佈了《關於加快成立中超職業足球聯盟的建議》 南都圖


過於樂觀

  儘快成立中超職業聯盟,其實是去年新一屆中國足協領導班子上臺後,主動提出來的一大工作目標。但也許是缺乏實際的操作經驗,他們把成立聯盟這件事,預想得過於樂觀了。

足足8年過去了,中超職業聯盟為何依舊“難產”?

圖說:陳戌源去年當選中國足協主席 新華社圖

  其實,想要成立職業聯盟談何容易。在2015年2月發佈的《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中就明確提到,建立具有獨立社團法人資格的“職業聯賽理事會”,負責組織和管理職業聯賽。此後5年間,職業聯賽理事會雖然一直在醞釀,但未實際推動。

  而如果從2012年2月中國足協通過《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管辦分離改革方案(試行)》,提出中國足協將成立“職業聯賽理事會”開始,迄今已經有足足8年時間。

足足8年過去了,中超職業聯盟為何依舊“難產”?

圖說:中超職業聯盟推進不易 圖TP


重大調整

  中國足協14日在官網發佈了《中國足協關於推進職業聯賽理事會相關工作的說明》以作回應,聲明中指出:“改革完善職業足球俱樂部建設和運營,促進聯賽和俱樂部健康穩定發展,一直是中國足協一項重要工作。”

  《說明》中還表示:“2019年底以來,中國足協按照《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第十四條的具體要求,對原有方案做了必要的調整和充實。新的方案得到了廣泛共識,目前按照程序正在推進中。”

足足8年過去了,中超職業聯盟為何依舊“難產”?

圖說:《中國足協關於推進職業聯賽理事會相關工作的說明》 官網截圖

  此前,職業聯盟的初步構想是成立一個公司性質的組織,同時改革先從中超聯賽入手,再逐步擴展到中甲、中乙聯賽。但隨後有關方面提出,按照《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要求,職業聯盟應該具備“社團法人”而不是“公司法人”性質,且必須將三級職業聯賽納入聯盟統一管理。這意味著,此前已獲各方認可的職業聯盟組建方案要面臨重大調整。畢竟,一個民間社團是不允許有盈利的,而不以盈利為目的的話,成立職業聯盟又有何作用和意義?

  在《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公佈之後,中國足協更是幾乎每年都對職業聯盟成立提出時間節點,但時至今日,成立時間一拖再拖且無法給出明確時間表,說明其中存在不少痛點難點,涉及多方利益,而聯盟最終成立也並非中國足協一家可控。這次中超俱樂部投資人的“報料”事件,正是足改進入“深水區”的一個側影,也足以反映出改革推進中的種種問題。

足足8年過去了,中超職業聯盟為何依舊“難產”?

圖說:足協官網還設立了專門的足改專區(右上) 官網截圖

  職業聯盟的未來,到底何去何從?前方的路註定坎坷,也許只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新民晚報記者 關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