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覆滅-柏林戰役3

納粹的末日—柏林戰役(3)

德軍一時在正面窄狹地段上形成了數量優勢,並以此壓迫蘇軍,突入了巴魯特地區。這時,及時趕到的蘇軍空軍第二集團軍的轟炸機和強擊機展開了猛烈突擊,給德軍造成很大損失。最先出現在德軍集團上空的是70架佩—2轟炸機,它們一舉炸燬敵8輛坦克、50輛汽車。在4月26日這一天,蘇軍僅轟炸機就出動了200多架次。它們摧毀了達梅河上的渡口,從而破壞了合圍地域內的法蘭克福—古本集團的機動。與此同時,強擊航空兵也在不斷地攻擊被圍集團。他們以小編隊活動,搜索和消滅德軍坦克、炮兵和集結部隊。德軍未能實現其突圍計劃。而且由於前蘇聯航空兵的突擊,使集中在文季什布霍利茨、託伊普特茨、哈利別一帶的德軍部隊和兵器受到重大損失,這就為蘇軍地面部隊完成粉碎被圍集團的任務創造了有利條件。

帝國的覆滅-柏林戰役3

蘇軍近衛機械化第五軍和第十三集團軍擔負著抗擊前來增援的德軍第十二集團軍的反突擊的任務。德軍力圖以大量兵力佔領貝利次這一重要道路交叉點,他們向該地的迅猛開進,使防守貝利次的近衛機械化第五軍的1個坦克旅頂不住數量上佔優勢之敵的進擊。近衛強擊航空兵第一軍的飛機立即前往戰場支援這個坦克旅,強擊機以連續不斷的攻擊消滅反突擊的德軍部隊。德軍被壓制得就地臥倒,抬不起頭來,十幾輛德軍坦克被擊毀,大量官兵被擊斃。在航空兵的支援下,蘇軍部隊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反衝擊,終於守住了貝利次城。

攻佔貝利次的行動遭到失敗後,德軍第十二集團軍又在其他地段上對蘇軍實施了幾次反衝擊,均未獲成功,爾後在蘇軍強大的進攻下被趕到了易北河邊。就這樣,被包圍的法蘭克福—古本集團始終沒有得到第十二集團軍的增援。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和烏克蘭第一方面軍在航空兵的支援下,以猛烈的突擊將該集團分割成幾部分,到5月1日,全部殲滅了該集團,俘敵達12萬人。至此,柏林郊區戰鬥告一段落。

帝國的覆滅-柏林戰役3

在殲滅法蘭克福—古本集團和抗擊對外正面上的德軍第十二集團軍反突擊期間,空軍第二和第十六集團軍航空兵共出動了7244架次,對消滅德寇在柏林地區的最後一個正規集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被圍在柏林的德軍集團由第九集團軍6個師的殘部和大量新編部隊組成,總數約20萬人。早在4月21日,柏林市區爭奪戰即已揭開序幕。德軍進行了拼死的抵抗。在攻城戰鬥的頭幾天,蘇軍航空兵實施了多次強大的密集突擊,以破壞德軍的指揮機構,摧毀其主要防禦工事。

帝國的覆滅-柏林戰役3

4月20日夜間,蘇空軍第十八集團軍的529架重型轟炸機和空軍第十六集團軍的184架飛機,對柏林東郊和東北郊的德防禦樞紐部、技術兵器和部隊實施了密集突擊。4月24日,蘇空軍第二集團軍的205架飛機,在攻佔柏林南部的戰鬥中,對德軍部隊和射擊兵器又進行了大規模的突擊。尤其是4月24日夜間和25日,蘇軍航空兵對德軍的突擊特別猛烈。夜間,空軍第十八集團軍的111架轟炸機進行了轟炸。白天,空軍第十六集團軍按照代號為“禮炮”的計劃,實施了兩次密集突擊,參戰的飛機達1368架。4月25日夜間,空軍第十八集團軍又以563架飛機實施了突擊。

帝國的覆滅-柏林戰役3

由於長時間處在蘇軍航空兵使用的重型爆破炸彈的不斷突擊之下,防守柏林的德軍的人員和武器都受到不少損失,許多防禦工事被摧毀,市內發生了數十次強烈爆炸,整個柏林成了火海。被俘的德國將軍鮑埃爾在描述蘇軍飛機殲滅性突擊時說:“我惟一可奉告的是,我們坐在帝國辦公廳的多層地下室裡,連出去見一見亮光都沒有可能。”

儘管如此,德軍還是進行了頑強的抵抗。為爭奪每幢樓房、每條街道和每片住宅區都要展開一場鏖戰。從強攻柏林市中心區一開始,由於地面情況複雜,蘇軍航空兵就轉為以小編隊輪番進攻。炸彈、炮彈爆炸和大火捲起的滾滾煙塵,使能見度變得極差,從空中很難判定目標的位置。

帝國的覆滅-柏林戰役3

蘇軍殲擊機從空中封鎖了被圍的柏林城,可靠地掩護戰鬥在城裡的己方軍隊。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的坦克兵團奪取了德軍的幾個機場後,空軍第十六集團軍的殲擊機立即轉到了這些機場。4月28日,當殲擊航空兵第一九三師第三四七團轉到捷姆別利戈弗機場時,機場周圍的戰鬥還在進行。首先出現在機場上空的是團長丹克維奇中校及其僚機,雙機下降到超低空後,才避開德軍炮火降落在機場上。蘇軍炮兵壓制了德軍高炮和迫擊炮的火力,從而保障了其餘飛機的著陸。同一天,該師第五一五和五一八團也轉場到柏林的舍涅費利德機場,並開始出動作戰。

於是柏林上空打起了激烈的空戰。殲擊航空兵第二六三團7架飛機遇上了企圖對蘇軍地面部隊實施突擊的德機大編隊,立即展開勇猛攻擊。布羅德斯中尉直插德機編隊,一舉擊落其中1架。這時,德6架戰鬥機向他發起攻擊,只見他一個巧妙的機動就消失在雲中,然後突然穿出雲層,又擊落1架德機。波蘭空軍飛行員也打得機智勇敢,他們在空戰中擊毀17架德軍飛機。

4月30日清晨5時,蘇軍大炮向國會大廈開火。當天下午,朱可夫的部隊衝進國會大廈牆壁的缺口,緊接著在大廈內部進行了激戰。不久,蘇軍終於獲得了勝利,在這座已經遭到嚴重破壞的建築物上升起了紅旗。

帝國的覆滅-柏林戰役3

當朱可夫的部隊在國會大廈上升起前蘇聯旗幟的時候,希特勒正在帝國辦公廳的地下防空掩蔽部裡。他把他的各項事務作了安排,同埃娃·布勞恩秘密舉行了結婚儀式,並且寫下了遺囑。在獲悉本尼託·墨索里尼的死訊以後,希特勒默默地吃過午餐。飯後,他和那些在場的人握手告別,然後,回到了自己的寢室。下午3:30分,他用手槍對著自已的嘴開槍自殺了。他的妻子服毒自盡。“兩具屍體在院子裡燒掉了,”丘吉爾寫道,“希特勒的火葬柴堆,和越來越響的蘇軍炮火的轟鳴,構成了第三帝國的悲慘結局。”

希特勒在自殺前曾通知柏林城防司令官卡爾·維德林將軍說,他准許以小股部隊突圍,但絕對不準投降。“元首”死後不久,約瑟夫·戈塔爾干預其事,下令任何人都不得離開柏林,他將開始同蘇軍司令部談判。已經下達的命令又被撤回,擬定實施的突圍被取消了。這種躊躇不決的狀況,在部隊中造成極大混亂,致使柏林守軍大部分被俘。

帝國的覆滅-柏林戰役3

戈塔爾想同蘇軍談判的企圖失敗了。朱可夫只願意討論無條件投降。於是狠心的戈塔爾毒死了他的6個孩子,並命令黨衛軍衛兵對他和他的妻子開了槍。當天傍晚,卡爾·鄧尼茨海軍上將在他的設在霍爾施泰因的司令部接到一封電報,任命他繼任“元首”。

5月1日這一天,柏林天氣晴朗。空軍第二集團軍的飛行員在柏林上空作了一次不同尋常的飛行。近衛殲擊機飛行員製作了兩面紅布標。一面的正面寫著“勝利”,背面寫著“光榮屬於在柏林上空升起勝利旗幟的蘇軍戰士”;另一面上面寫著“五一節萬歲”。中午,近衛軍飛行員諾沃謝洛夫大尉和馬利諾夫斯基少校駕駛的飛機,由前蘇聯英雄沃羅熱伊金上校指揮的布亞諾夫、拉韋伊金、佩斯科夫等前蘇聯英雄駕駛的16架殲擊機護航,出現在國會大廈上空,它們盤旋了一週以後,就把這兩面紅布標用降落傘拋向空中,巨幅紅布標在柏林上空迎風招展,徐徐下降。成千上萬的步兵、坦克部隊和炮兵部隊的官兵,仰望著這象徵勝利的巨幅布標熱烈鼓掌歡呼。

帝國的覆滅-柏林戰役3

5月2日晨,殘散的柏林守備部隊企圖向西突圍,近3000名德軍官兵在坦克和火炮的掩護下,向蘇軍殲擊航空兵第二六五師所駐的迭爾戈夫機場逼近。戰鬥警報一拉響,飛機立即升空。軍指揮部、場務營人員及機務人員都投入了地面戰鬥。下午,蘇軍步兵第一二五軍的炮兵、步兵和坦克前來增援。殲擊機以強擊行動支援自己的戰友在地面上的戰鬥。同德軍的激烈戰鬥一直延續到很晚。在這場不尋常的地面戰鬥中,蘇軍總共擊斃德軍官兵379名,俘虜了1450名。德軍往西的退路被切斷。

與此同時,在施坦斯多爾夫和丘特爾菲爾德地區,蘇軍航空兵部隊的司令部人員和各專業地面勤務人員,同大量企圖突圍的德軍進行了頑強的戰鬥。蘇軍飛行員在空中用槍炮射擊和炸彈轟炸支援地面戰友消滅敵人。空軍和趕來參戰的步兵部隊一起,將戰鬥一直進行到夜幕降臨,殲滅德官兵477名,俘獲1288名,德軍始終未能突出被包圍的城市。

5月2日,柏林守軍全部就殲,棄械投降者達13萬人。當天,德軍統帥部宣佈無條件投降。

5月8日,盟軍最高統帥部代表們準備前往柏林郊區的卡爾斯霍爾斯特,簽署德國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書。這天,蘇空軍第十六集團軍殲擊航空兵第五一五團的18名飛行員,又進行了一次不同尋常的飛行,他們在秋利金少校率領下,直接護送英、法、美代表團從施滕達耳機場飛往柏林。在這些飛行員當中,有屢建戰功的前蘇聯王牌飛行員古比奇大尉、馬裡英上尉、季亞琴科中尉、格拉德基中尉、加夫裡連科中尉等。德軍統帥部代表凱特爾元帥、弗裡登堡海軍上將和施通普夫空軍上將也從弗倫斯堡乘飛機到達卡爾斯霍爾斯特,在德國無條件投降書上籤了字。

帝國的覆滅-柏林戰役3

在對德最後一戰的柏林戰役中,前蘇聯空軍為徹底消滅德國武裝力量作出了重大貢獻。飛行人員出色地經受住了戰鬥考驗,變得更加成熟。指揮員們在指揮4個空軍集團軍的大量航空兵兵團作戰中顯示出高超的才能。戰役期間,前蘇聯空軍共完成戰鬥出動92000架次,創造了一天出動17500架次的最高記錄;空戰1317次,擊落敵機1132架,地面擊毀100架;投彈45000噸,擊毀敵坦克、裝甲車500輛,汽車近萬輛,火炮1750門。前蘇聯空軍自己也損失了527架飛機。

戰役點評

蘇軍在反***戰爭中從莫斯科一直打到柏林,無數士兵犧牲在這綿延上千公里的戰場上。1945年4月,250萬攻打柏林的蘇軍官兵捨生忘死、前仆後繼。在攻克柏林的戰役中,蘇軍共消滅德軍70個步兵師、23個裝甲師和摩托化師,俘虜德軍48萬人,幾乎每3個德軍中就有1個人被蘇軍俘虜。戰後,艾森豪威爾說,他之所以將柏林讓給蘇軍,是因為他知道柏林一役將使盟軍付出10萬士兵的生命。事實是:從攻克柏林的戰役打響,到德國宣佈投降,在僅僅持續了18天的戰鬥中,蘇軍死傷達30多萬人,平均每8個蘇軍官兵中就有一個人倒在攻克柏林的道路上。

此役,蘇軍在作戰上的顯著特點是: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兵器在寬大正面上實施多路進攻和迅猛突擊,並使用大量的坦克軍和機械化軍參加突破與遠距離突擊;對敵軍集團採取先分割而後各個殲滅的戰法;市區戰鬥中,廣泛組織強擊支隊和強擊群實施激烈的巷戰和夜戰。

攻克柏林不僅在軍事上,而且在政治上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當柏林被攻克的消息傳出後,全世界人民都為之振奮,而德軍的戰鬥士氣則迅速土崩瓦解。在柏林被攻克5天之後,德國就宣佈無條件投降了。

1945年5月8日午夜,在歐洲上空連綿響徹了長達6年的槍炮聲停止了。自1939年9月1日以來,歐洲大陸第一次出現了和平的歡樂。勝利的禮炮,五光十色的煙火映紅了柏林城,照亮了整個歐洲大地。

蘇德戰爭及包含其內的柏林戰役表明,戰爭初期突然襲擊和防突然襲擊是戰略指導的重大問題。德國利用突然襲擊,在初期獲得重大勝利;前蘇聯缺乏準備,沒有及時採取防禦突然襲擊的具體措施,因而遭到慘重損失。但在大國之間的全面戰爭中,突然襲擊一般不能成為決定最後成敗的基本因素。前蘇聯在不利情況下及時調整戰略方針,轉入戰略防禦,從而為國家轉入戰時體制贏得了時間,並最終粉碎了德國的“閃擊戰”計劃。

蘇德戰爭期間,交戰雙方的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不斷增加和改進,軍隊的技術裝備程度都有很大提高,從而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作戰指導的優劣直接影響戰役戰鬥的成敗,其中尤以正確選擇主攻方向和有效使用戰略預備隊最為重要。德國在戰爭初期突然襲擊成功後,多次改變主攻方向,失去了有利戰機;前蘇聯在反攻和戰略總攻中,正確選定主攻方向,不給德軍以喘息機會,集中主力連續實施一系列戰略性進攻戰役。德軍在多次重大作戰中,都因缺乏足夠的戰略預備隊而達不到預期的戰略戰役目的;蘇軍則在一系列大規模戰役中及時組建強大的戰略預備隊,並在關鍵時刻將其使用在主要方向上,從而得以持續發展勝利。隨著戰爭規模空前增大,戰略性任務必須依靠龐大的軍隊集團才能完成。蘇軍的方面軍群戰役和德軍的集團軍群戰役,已成為戰略性戰役的基本樣式。此外,前蘇聯人民的敵後遊擊運動也為奪取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

柏林戰役作為蘇德戰爭的最後一戰,不光為歐洲戰局起到了一錘定音的作用,也為***國家敲響了喪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