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師招聘考試語文備考資料——現代文閱讀五

現代文閱讀方法指導

審題要仔細,尋找答案要縮小、找準答案的“發源地”

審題不清勢必影響答題質量。如有些題目要求從整體上概括,有些要求從內容上理解,還有些則要求從結構上和內容上分析,也有要求從正反兩方面作 答。看清了要求,才能有的放矢。問題總是圍繞某一方面提出的,根據問題的具體要求,在原文中捕捉答題的有關信息,這是因為構成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的上下句 有著內在的邏輯關係。有的問題可以通過對上下文的綜合分析,進而從原文裡找出現成的答案。有的通過理解選文的上下文之間的關係答題,一般來說,一段文字或 一篇文章的上下句,上下句群,上下段落之間,都是有一定關聯的。因此,有許多問題需要通過分析它們之間的關係來答題。以下面一篇文章為例。

祖母的葵花

我總是要想到葵花,一排一排,種在小院門口。

是祖母種的。①祖母伺弄土地,就像她在鞋面上繡花一樣。一針下去,綠的是葉;再一針下去,黃的是花。

記憶裡的黃花總是開不敗。

絲瓜、黃瓜是搭在架子上長的。②扁扁的綠葉在風中婆娑,那些小黃色,就開在葉間,很妖嬈地笑著。南瓜多數是趴在地上長的,長長的蔓,會牽引得很遠很遠。像對遙遠的地方懷了無限嚮往,蓄著勁兒要去追尋似的,在一種的追尋中,綻放大朵大朵的黃花。黃得很濃豔。

還有一種植物,被祖母稱作“烏子”的,。它像爬山虎似的,順著牆角往上爬,枝枝蔓蔓都是綠綠的,一直把整座房子包裹住了才作罷。忽一日,嘩啦啦花都開了,遠遠看去,房子插了滿頭黃花,美得讓人心醉。

最讓人喜歡的,還是葵花。它們挺立著,情緒飽滿,鬥志昂揚,迎著太陽的方向,把頭顱昂起,再昂起。小時候我曾奇怪於它怎麼總迎著太陽轉呢,伸了小手,使勁拉扯那如盤大的果實,不讓它看太陽。但我手一鬆,它彈跳一下,頭顱又轉過去了,寧折不彎的樣子。

凡高在他1888年的作品《向日葵》裡,用大量的金黃來渲染葵花。畫中,朵朵葵花,在陽光下怒放,彷彿是“背景上迸發出的燃燒的火焰”。凡高說,那是愛的最強光。在頗多失意頗多彷徨的日子裡,那大朵的葵花,給他幽暗沉鬱的心,注入了最後的溫暖。

我的祖母不知道凡高,不懂得愛的最強光,但她喜歡種葵花。在那些缺衣少食的歲月裡,院門前那一排排葵花,在我們心頭,投下最明豔的色彩。葵花開了,就快有香香的瓜子了。這是一種香香的等待,這樣的等待很幸福。

葵花結籽,別有一番風韻。果實沉甸甸的,望得見日月風光在裡頭喧鬧。這個時候,它的頭顱開始低垂,有些含羞,有些深沉,但腰桿仍是挺直的。一顆 一顆的瓜子,一日一日成形、飽滿,吸足陽光和花香。葵花成熟起來,蜂窩一般的。祖母摘下它們,輕輕一敲,一顆一顆的瓜子,就落到了祖母預先放好的匾裡。放 在陽光下曬,會聞見花朵的香氣。③一顆顆瓜子,原來是一朵朵花的魂啊!

瓜子曬乾,祖母會用文火炒熟,這個孩子口袋裡裝一把,那個孩子口袋裡裝一把。我們的童年就這樣香香地過來了。

如今,祖母老了,老得連葵花也種不動了。老家屋前,一片空落的寂靜。七月的天空下,祖母坐在老屋院門口,坐在老槐樹底下,眼睛盯著一個方向看。我想,一定有一棵葵花正在開放,開在祖母的心窩裡。

1.上文第3段說“記憶裡的黃花總是開不敗”。通讀全文,說說“我”記憶裡的黃花有哪些。

2.聯繫上下文,從不同方面體會“這是一種香香的等待,這樣的等待很幸福”一句中加點詞語的妙處。

3.從文中①②③這3句中任選一句,品味句中蘊涵的美或情感。

4.上文第7段寫到凡高和他創作的《向日葵》,這樣寫有什麼作用?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

5.請從下面的兩題中任選一題作答。(想象合乎情理,描寫生動形象,語言準確流暢。)

①祖母摘下成熟的葵花,輕輕敲落瓜子時,跟在祖母身邊的“我”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請你聯繫文章內容,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展開合理想象,進行描寫,不超過60個字。(可描寫神態、動作、語言、心理。)

②“如今,祖母老了,老得連葵花也種不動了。老家屋前,一片空落的寂靜。七月的天空下,祖母坐在老屋院門口,坐在老槐樹底下,眼睛盯著一個方向看。”祖母可能在想些什麼呢?請你聯繫文章內容,展開合理想象,進行描寫,不超過60個字。

回答第1題,我們在通讀全文後,再回到第3段“記憶裡的黃花總是開不敗”,分析前後文得出,第3段是第3、4、5段的總寫,答案應在第4、5、 6段裡找,即絲瓜花、黃瓜花、南瓜花、烏子花、葵花。第2題是體會詞語,看“葵花開了,就快有香香的瓜子了”一句話自然而然地得出“香香的”表現出葵花子 的香味;還可以由“這樣的等待很幸福”想到吃瓜子時的幸福快樂;當然還可以聯想到“體現了童真童趣”“使用疊音詞,朗朗上口,有韻律美”等其他答案。

現代文閱讀方法指導

準確提煉信息,用準確、精練的語言組織答案

信息的提煉是否準確,直接影響答題質量的高低。因此,能準確對有用信息加以準確提煉很重要。信息既包括文段內容信息,也包括文體信息。提煉文段 內容信息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原文中的相關語句作答。但不是整句照搬,要靈活機智,或摘取詞語連綴,或壓縮主幹調整,或抽取要點結合,從而正確完整地表達意 思,完成答題。

提煉文體信息,要求學生細心區分文體信息。在閱讀訓練時,同學們要注意區分文體。如記敘文中人物的分析、環境描寫、情節安排;議論文的論點、論據、論證;說明文的說明對象、說明方法、說明順序、說明文的語言特點等。比如同是分析語言特點,記敘文側重於分析細節描寫、疊詞運用、修辭手法等;議論文側重於詞語的意思、語言表達的嚴密;說明文側重於表現語言的準確等。再比如,同是排比修辭,在記敘文中的作用是表達強烈的感情色彩,在議論文中的作用是增強文章的氣勢和議論的力度,文體不同,答法就不一樣。

《祖母的葵花》的第3題應結合記敘文的文體特點來回答。可從語言特點、思想內容等方面來賞析,可以對3個句子這樣回答:①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 生動形象地表現祖母精心伺弄土地,熱愛生活。或運用比喻,生動形象地表現祖母熱愛勞動,熱愛生活。②運用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描寫了綠葉搖擺的姿態和小黃 花的可愛情態,表現出作者的喜愛之情。③瓜子是花朵經歷日月風光(或吸足陽光和花香)結出的果實;它是祖母深沉的愛的積澱。第4題圍繞文章的主旨答題,如 “表現了葵花對失意、彷徨中的凡高的鼓舞(注入的溫暖);體現了本文的主旨,表現了‘愛的最強光’;賦予葵花更深的內涵,使文章更為厚重;《向日葵》也是 作者記憶中開不敗的黃花;藝術中的葵花與現實生活中的黃花虛實結合,豐富了文章的內涵(加深了文章的意蘊)。”

四、深入探究,表達個人最深刻的體會

現代文閱讀題的解答不能只滿足文段的信息,還要能結合自己的心得體會,談談自己的感悟。探究類問題,要求學生要關注社會,關注生活,結合自己的政治、歷史等學科知識,甚至是圖書館、網絡上搜集的信息和資料, 用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思想方法,去分析問題,並提出自己的見解,如環保問題、人口問題、能源問題、交通問題等。學會探究是新課程標準的 要求,也是閱讀中的難點,因此,師生要高度重視。《祖母的葵花》第5題就是希望在理解原文的基礎上寫出“我”的快樂和“我”對祖母的愛。指導學生答題要注 意:①寫出“我”童年的特徵,表現出“我”的快樂(或幸福或期待或迫不及待的情形);②能寫出祖母對過去生活的回憶、留戀;③祖母對孩子們深沉的愛;④符 合祖母的年齡特徵。

安徽教師招聘考試語文備考資料——現代文閱讀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