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橐,七岁成为孔子老师,被后世尊为圣公,又被民间奉为小儿神

《三字经》:“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战国策》:“夫项橐七岁而为孔子师......”

项橐,七岁成为孔子老师,被后世尊为圣公,又被民间奉为小儿神


项橐是何许人也呢

又为什么他能在七岁时被圣人孔子尊为老师,而广为传颂呢?

项橐,七岁成为孔子老师,被后世尊为圣公,又被民间奉为小儿神

(日照市岚山区巨峰镇和碑廓镇交界处)

项橐,七岁成为孔子老师,被后世尊为圣公,又被民间奉为小儿神


在鲁东南黄海之滨西二十里处有一座山,叫圣公山。站在山前抬头向上望去,圣公山就像是一把古代的“官帽椅”。山体中间秀出的平田上有一座庙,叫圣公庙,是当地人为纪念古代的小神童项橐而建。特殊时期,圣公庙曾被拆除,后2001年重建改称为七和寺。

项橐,七岁成为孔子老师,被后世尊为圣公,又被民间奉为小儿神


项橐,七岁成为孔子老师,被后世尊为圣公,又被民间奉为小儿神


在圣公山一带,孔子师神童项橐有一段家喻户晓的传说: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海曲(今山东日照)项家庄(今碑廓镇袁家庄北山)住着一户姓项的人家,妻魏氏,夫妇男耕女织,忠厚善良。但婚后多年无子,后两夫妻便到其家东面的幽尔崮山(有儿崮)奶奶庙求子许愿。

项橐,七岁成为孔子老师,被后世尊为圣公,又被民间奉为小儿神

(幽尔崮)

一天魏氏伏案而睡时,冥冥之中看见一仙人飘逸而来。数日后,魏氏感到有孕在身。

十月怀胎。次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日,魏氏与姑嫂三人一起到幽儿崮山挖药材。走到崮顶西北角时,魏氏感到腹中阵阵坠痛。不一会儿,魏氏就产下了一个男婴,“哇…”,哭声响彻山谷。

同行的姑嫂二人想脱件衣服包孩子回家,但孩子脐带还未断,母婴仍相联。姑嫂二人就用随带的柴刀剁,铲子铲,忙活了一大会儿,汗流浃背,脐带仍未截断。

这时魏氏想起平时经常被茅草叶子划破手指,劙破脚脖,就让姑嫂二人用茅草劙试试。果然奏效,一劙两断,嫂子抱着孩子,小姑子背着魏氏,一同往回走。丈夫听说妻子在山上生了孩子,就跑去迎。接过孩子一看,小孩子长的天格方圆,地格饱满,脱口而出说,像个小橐(口袋)就叫他橐吧!魏氏同意,因姓项,以后大名就叫项橐。

项橐从小聪慧过人,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神童。

项橐,七岁成为孔子老师,被后世尊为圣公,又被民间奉为小儿神


项橐七岁那年,孔子东游经过此地。

此时小项橐正和小伙伴在路上做垒城游戏,当孔子车队浩浩荡荡而来,小伙伴们都惊怵的躲在路旁,唯独项橐不让路,孔子看这孩子气宇轩昂仪态不俗便下车问道:“车马过来为何不避让?”

项橐答曰:“前面有城,是车让城还是城让车?”

孔子下车一看,果然看到地上有些石子,瓦片正在建造“城池”。

孔子绕过项橐的“城池”后,越想越觉得这个敢挡他道儿的小孩不简单。于是又返身来见项橐。项橐叉着腰,站在“城”中,正在不亦乐乎地指挥着他的小伙伴们造城呢!

项橐,七岁成为孔子老师,被后世尊为圣公,又被民间奉为小儿神


孔子笑着问他:“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啊?几岁啦?”

项橐说:“我叫项橐,年方七岁。请问您是哪一位?”

孔子说:“我是鲁国孔丘。”项橐惊讶地说:“原来您就是大名鼎鼎的孔夫子,正好,我有三个问题想向您请教。”孔子笑着点了点头。

项橐脱口就问道:“天地人为三才,夫子可知天有多少星辰,地有多少五谷,人有多少眉毛?”

孔子摇了摇头。

项橐得意地说:“天有一夜星辰,地有一茬五谷,人有黑白两根眉毛。”

项橐又问:“请问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还没等项橐问完,孔子就忍不住开口了:“江河湖海,是水就有鱼;柴草灯烛,是火就有烟;没有叶不成树,没有枝哪里有花呢?”项橐听后晃着脑袋说:“不对,井水没鱼,萤火没烟,枯树没叶,雪花没枝。”

然后,项橐又接着问:“什么山没有石头?什么车没有轮子?什么牛没有牛犊?什么马没有马驹?什么男人没有妻子?什么女人没有丈夫?”

孔子又摇头道:“啊呀,我还是不知道。”项橐一脸自豪道:“土山无石,轿车无轮,泥牛无犊儿,木马无驹儿,神仙无妻,仙女无夫。” 项橐说罢,又接着问孔子:“鹅和鸭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鸿雁和仙鹤为什么善于鸣叫?松柏为什么冬夏常青?”孔子答道:“鹅和鸭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脚是方的;鸿雁和仙鹤善于鸣叫,是因为它们的脖子长;松柏冬夏常青,是因为它们的树心坚实。”

“不对!”项橐大声说:“龟鳖能浮在水面上,难道是因为它们的脚方吗?青蛙善于鸣叫,难道是因为它们的脖子长吗?竹子冬夏常青,难道是因为它们的茎心坚实吗?”

这时,恰巧有群鹅在池塘哇哇叫着戏水,项橐就又问孔子:“鹅的叫声为什么这样大?”孔子说:“因为它的脖子长。”

项橐说:“蛤蟆、蛙子脖子很短,叫声也不小啊!”

项橐一连串的发问令孔子不由得连连慨叹“后生可畏,我当拜你为师!”

这就是赫赫有名的项橐“三难仲尼”。

项橐,七岁成为孔子老师,被后世尊为圣公,又被民间奉为小儿神


孔子拜七岁小孩为师的事情迅速流传开来,莒国(日照地区原为莒国)国君几次出兵征战时均派人询问项橐,其建议都被使用并取得胜利。如此。各国诸侯更视项橐为天才,都想找到并收为己用。

但是项橐却坚决不去,为了避祸还特意躲到了山里。但后因项橐婶母不小心被人套走消息,泄露了项橐的行踪,以及唯茅草不能伤害项橐一事。吴国国君在求才不成后,派武士用茅草刺杀了项橐。此时,项橐年方十余岁。(一说十岁)

因孔子曾尊项橐为师,孔子为圣人,所以后世尊项橐为圣公。

项橐,七岁成为孔子老师,被后世尊为圣公,又被民间奉为小儿神


民间还传说圣公项橐是小儿的保护神袛,专门护佑十岁以下幼儿。因此,圣公庙香火鼎盛。

特殊时期,圣公庙被拆除后,有一附近村民因穷困潦倒决定闯关东,临行前到圣公庙遗址磕头许愿:“圣公老爷您若保佑我以后发财,待我出头之日一定为您重修庙宇,重塑真身”。

后此人果真财源亨通、步步发达,于是返乡还愿重修庙宇,就是如今的七和寺。

项橐,七岁成为孔子老师,被后世尊为圣公,又被民间奉为小儿神


项橐,七岁成为孔子老师,被后世尊为圣公,又被民间奉为小儿神


七和寺每年春节期间开放,周边地区的人们纷纷来上香祈福。每年农历三月三日行庙会,更是聚集了鲁南、苏北以及各地区的信男信女许愿、还愿。

《高士咏·项橐》

唐·吴筠

太项冥虚极,微远不可究。

禀量合太初,返形寄童幼。

孔父惭至理,颜生赖真授。

泛然同万流,无迹世莫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