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遊敦煌”掌中驚豔:穿越千年的身臨其境

“雲遊敦煌”掌中驚豔:穿越千年的身臨其境

“雲遊敦煌”首頁 圖片來源:騰訊新文創

近日, 一款名為 “雲遊敦煌”的小程序引起了大家的追捧和熱議。據統計,這款由敦煌研究院、人民日報新媒體與騰訊聯合推出的微信、 QQ 小程序從 2 月 20 日搶先實驗版上線後, 20 余天內總訪問量超過 570 萬次,獨立用戶突破 111 萬,其中 80 後佔 32% 、 70 後、 90 後分列二、三名。

4月13日,敦煌動畫劇、語音解說壁畫功能的融入以及在“騰訊新文創”在微信朋友圈的推送,再次讓“雲遊敦煌”成為熱點。一瞬間,點贊滿屏。

筆者也是通過“騰訊新文創”在朋友圈的廣告推送才得知這款小程序,的確有點out了。但打開之後,心生驚豔,敦煌特有的色彩氣息,與穿越千年的古樂撲面而來,一下將參與者帶到一個仙樂飄飄、香火繁盛的古代世界。

敦煌莫高窟九層樓 攝影:許柏成

敦煌,向來是國人心頭的嚮往與使命感之所在。

“雲遊敦煌”,雖然是“小程序 ”,但承載的內容一點都不少。總體上分為首頁、探索、遊覽和保護4個部分。

這幾天最熱的無疑是剛上新的“敦煌動畫劇首映”,點擊首頁按鈕,來到的是另一個“雲遊敦煌動畫劇”小程序。

截至發稿日,已經上線《神鹿與告密者》、《太子出海尋珠記》、《誰才是樂隊C位》三部,接下來還有《仁醫救魚》、《五百強盜的罪與罰》每日陸續上線。

“雲遊敦煌”掌中驚豔:穿越千年的身臨其境

《神鹿與告密者》動畫片段 圖片來源:騰訊新文創

敦煌壁畫本身就有很強的故事性和感染力,無論是本生、因緣還是經變,都是佛教裡流傳廣泛、通俗易懂的故事。敦煌畫工們高超的技法將故事畫的行雲流水,將一個個角色描繪的 栩栩如生,令今天的很多畫家都難以望其項背。 動畫版的出現,則更讓這種精彩錦上添花, 人們不必再腦補畫中人物的動態、對白,故事的發展線索,完全沉浸在其中就好了。

“雲遊敦煌”掌中驚豔:穿越千年的身臨其境

動畫劇充分利用電影語言將透視、動態、光暈等呈現出來 圖片來源:騰訊新文創

畫工們充滿情感與韻律的線條,巧妙的故事佈局、經過自然與歲月加工後的色彩,通過現代電影的敘事手法結合,一下活了。劇本的改變也值得誇讚一番, 《誰才是樂隊 C 位》中,當反彈琵琶伎樂天出現時,樂隊的伎樂天說:“我彈了一千年琵琶,還從來沒見過這種神仙操作!?”這幽默的臺詞,讓人忍俊不禁。

這些來自敦煌的壁畫故事,向我們傳遞了忠誠、感恩、善良等美好品德。古人情感的虔誠質樸,穿越千年與今天的我們相遇,不得不說,有一種深深地感動。

“雲遊敦煌”掌中驚豔:穿越千年的身臨其境

觀眾可以選擇角色進行圖片配音 圖片來源:騰訊新文創

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首席執行官程武以及敦煌研究院的專業團隊傾情為故事的敘述配音,而觀眾也可以選擇動畫劇中的角色配音,大大提升了互動樂趣。

“探索”部分,其實是敦煌豐富藝術資源的掌中資料庫。可以按照壁畫、彩塑、洞窟形制等“藝術形式”的分類進行探索、也可以按照朝代或顏色進行探索,其中還設置了全景洞窟板塊,鏈接到“數字敦煌”網站,以全景的方式遨遊洞窟。

“雲遊敦煌”掌中驚豔:穿越千年的身臨其境

“探索”部分按色彩分類的檢索 圖片來源:騰訊新文創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顏色分類按照中國古代顏色的名稱來呈現的,硃砂、青金石、空青、鈷藍、紅珊瑚、雌黃這些我們還能瞭解或推測出是什麼顏色,但密陀僧、利久、香妃、元巖肌是什麼? 還真是不知道!不得不說,這款小程序整體氛圍輕鬆娛樂,但在學術嚴謹上並不打折扣。既可以把它作為一款娛樂的小程序,也可以看作是一個隨身移動的博物館。

與今天簡單的紅橙黃綠青藍紫相比, 硅孔雀石、 瑪瑙末、黑曜石、黑朱、巖焦茶、蛤粉、松綠、瓦崗紅、小豆茶、咖啡色、雌黃、赤茶等20餘種色彩向我們展示了另外一個不同的色彩體系。它們 更細緻,而且名字更有詩意,有一種久違的親切。雖然我們今天不再沿用, 它的確是在東方這片土地上我們的先人們曾經追逐的風尚。相比純色, 這些色彩更柔和、內斂、自然,當我們過度注視電子屏幕而滿是疲勞的眼睛望向它們,似乎得到了一種被撫慰的放鬆。

“雲遊敦煌”掌中驚豔:穿越千年的身臨其境

在 塗色開始之前,模擬顏色風化脫落的動畫

“為壁畫塗色”是“探索”部分中的一個板塊。 選擇了菩薩手姿、兩身樂伎、少女飛天、九色鹿本生等在造型和色彩上都很具有代表性的敦煌壁畫局部,觀眾可以通過點擊旁邊的顏色合為這些線描本著色,這些顏色都來自於敦煌壁畫,經過千年的侵蝕風化,多了一種素雅、滄桑、樸拙。塗色遊戲很受兒童的喜愛,但當成人親自去塗繪上敦煌色彩的時候,帶給內心的仍有一種不可言說的 悸動。

在開始塗色之前,會有一段用來等待時間的動畫,這段動畫模擬的是鮮豔的顏色畫作沙塵掉落的瞬間,讓人明白了對風化等自然因素對壁畫的傷害是多麼地巨大,而這都是不可再生的。這樣一個直觀的動畫的展示,對人心的震撼顯然比用科學名詞講一大堆道理有用的多。

“雲遊敦煌”掌中驚豔:穿越千年的身臨其境

來自敦煌的智慧錦囊

“今日錦囊”有點像占卜,在動畫之後產生屬於自己的一個字,開悟智慧、堅定勇氣、啟發心靈,配上敦煌窟中相應的壁畫,真可謂穿越千年的加持。

“雲遊敦煌”掌中驚豔:穿越千年的身臨其境

“敦煌詩巾”,一個主題圖案可以誕生多種裝飾搭配

“敦煌詩巾”是另一個單獨的小程序,在敦煌石窟的藻井、壁畫等有大量的裝飾紋樣,在這裡你可以根據規定好的流程,一步步選擇元素將它們組合,最終成為你想要的絲巾,並且可以一鍵下單,花費不多的價格完成屬於自己的定製。根據統計,“敦煌詩巾”上線一個月就有300萬用戶參與,留下近25萬件DIY作品。

“遊覽”是配合遊客實地遊覽使用的,分為“進入石窟之前,需要了解哪些知識?”、“預約參觀莫高窟(點擊購票)”、“莫高窟景區智慧導覽(景區內精準導航)”及“敦煌石窟文化特色體驗”等部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莫高窟景區暫停線下游覽,因此除第一項功能外,其它功能暫不提供。但根據“騰訊新文玩”的統計,“進入石窟之前,需要了解哪些知識?”竟然也成為了熱門板塊,這些對洞窟內壁畫故事的通俗講解也深受用戶喜愛。

“雲遊敦煌”掌中驚豔:穿越千年的身臨其境

“壁畫病害種類”展示 圖片來源:騰訊新文創

最後一個板塊是“保護”,分為“壁畫病害種類”與“敦煌數字供養人公益項目”。 “壁畫病害種類”以知識卡片的形式向觀眾呈現了對壁畫危害最大的幾種病害,劃痕、塗寫、煙燻、龜裂……配合著圖片的展示,赫然在列。在普及了知識的同時,也讓提升了觀眾內心的重視與對自我行為的警戒程度。

“敦煌數字供養人公益項目”是依託於“騰訊公益”平臺,真實完成將敦煌壁畫以數字形式永久保存下來的項目。目前顯示,莫高窟第55窟壁畫數字化眾籌項目已經完成,23041次捐贈,完成了籌款目標額1902067元。 讓每一個熱愛敦煌的人,切實伸出援助之手打開了便利之門。

總的來說,“雲遊敦煌”既輕鬆娛樂,同時又不失學術嚴謹,傳承著敦煌的內在精神與藝術品質,這種互動式的教育是潛移默化,並且深入人心的。多年來,我們強調傳統文明的活化、古老智慧的再生,但往往結合生硬、創意牽強,“雲遊敦煌”的出現,為我們立了一個新的標杆與起點。(文/許柏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