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新興技術行業中前程萬里?不瞭解這些怎麼行?

新興技術產業(或戰略性新興產業)以高新技術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作用,一般具有研發投入高、研發人員比重大的特點,往往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目前,人工智能、網絡安全、新能源、區塊鏈、生命科學等產業都在此列,例如基礎設施的網絡安全、區塊鏈應用於社會徵信等。那麼,在龐大的人才大軍中如何給自己定好位、快速進步哪?本文從產業生態、進階方式、努力方向三個方面給出一些提示供參考。

1、瞭解新興產業生態

首先問自己幾個問題:行業的主要政策文件是哪個部門發佈的?所處行業有哪些主要單位?這些單位都是什麼性質,主要做什麼工作,出規範、做產品、研究技術?他們的產品或技術有什麼差別?我所在單位的上下游單位有哪些?等等。

如果要在一個行業深耕,就要有持續性,需要系統瞭解行業的產業生態和相應動態。什麼是產業生態?這裡,我理解就是行業內各類單位的性質和主要工作模式,他們合作和競爭的方式,以及形成合力服務於國家戰略的形式。當然,不同領域、不同時期,會有差異。

以網絡安全產業為例,大型公司都意識到:目前,單靠某一家企業都不能包打天下,要聯合其他生態夥伴,形成互補優勢,才能為國家和重要客戶提供高端、全面的保障措施和優質服務。在ISC2019和BCS2019上,360周鴻禕和奇安信吳雲坤分別介紹了兩家網安龍頭企業在產業生態方面的考慮。

360要通過分享網絡安全大腦的大數據分析技術、威脅情報和知識庫等技術方式,服務於基礎設施防護,也讓生態夥伴打造出自己的安全大腦;奇安信則是用與信息化客戶進行技術、服務、產品等“聚”的工作模式,幫助其提升整體安全規劃,並聯合其他產業夥伴進行落地實施。這就是目前的網安產業生態,能夠形成相互合作的價值鏈。

整體產業生態關係圖如下所示。

想在新興技術行業中前程萬里?不瞭解這些怎麼行?

產業生態關係示意圖

網安領域的行政主管部門(目前主要是網信、工信等)對產業進行管理、指導,出臺相關法規、政策。網安的集成單位(包括國有企事業單位和大型民營企業等)具備為行業用戶(如交通、能源等的信息化部門)提供全方位、多層面規劃諮詢的能力,並且能夠通過整合自身和特色技術單位(包括小型企業、科研院所研究團隊等)的技術、產品、服務等方面優勢,將規劃落地實施。

各個新興行業的產業生態不盡相同,自己可以通過不斷的瞭解進行歸納。

2、瞭解各種進階方式

同樣問自己幾個問題:一般來說,事業單位、科研院所的晉級方式有哪些,這類單位能給自己提供哪些方面的保障?大型公司的激勵方式有哪些?與別人一起創業需要考慮哪些問題,市場、技術、渠道,其中能擔任什麼角色,資金如何解決?等等。

想在新興技術行業中前程萬里?不瞭解這些怎麼行?

圖片來源自網絡

每個人進入職場後都希望能夠不斷進步,無論是經濟利益,還是名氣名望都能不斷攀升,也就是自己的能力和成績能夠得到認可。但是,各類單位的進階方式是不同的,不瞭解清楚,自己可能會走一些彎路。針對圖中提到的這些單位,我分4類來說:

(1)行政單位:社會地位高,福利有保障,能夠接觸到產業領域宏觀層面的規劃和藍圖,對拓展自己的眼界和人脈有益。進階方式主要是職務晉升,較為單一,不多說。

(2)事業單位、科研機構和國企:主要的進階方式是職稱晉級。對於入職時間較短的年輕人來說,最初幾年是比較大的考驗,工資相對較低,許多大型項目也無法獨立承擔。但到副高、正高職稱以後,會好很多,作為高級專家,各種項目、獎勵、頭銜、評審的機會都要遠高於其他性質的單位。職務晉升也是此類單位的晉級方式之一。

當然,要想做更多的事情,承擔更重要的任務,還是要有自己的團隊

,不同單位情況有所不同,一般的事業單位可能只能通過職務晉升達到,研究院校則可通過招收研究生來達到。

(3)大型公司:主要的進階方式是加薪、升職、股權、分紅、合夥人等,並且現在大部分成熟的公司實行的都是技術和管理兩條線的晉升模式。不多說。

(4)創業型公司:每個創業者的夢想都是把公司做得越來越值錢,最終上市,因此公司價值的不斷提升就是進階方式。但是創業公司在市場渠道、技術儲備、資金投入、人才團隊等方面都可能存在較大風險,核心團隊和領導者的綜合能力至關重要。

3、瞭解自己努力方向

還是先問自己幾個問題:我最擅長的專業技能是什麼,編程、架構、建模?除了專業技能以外,我其他方面還有哪些能力比較突出,比如創意、寫作、做PPT、演講、歸納總結?我的這些能力現在都得到了充分發揮嗎?我的這些能力和我的興趣相符合嗎?等等。

想在新興技術行業中前程萬里?不瞭解這些怎麼行?

圖片來源自網絡

我工作中見過的能力強的人很多,但是各方面都很優秀的人卻鳳毛麟角。我們要發現並在工作中發揮最擅長的能力,與此同時,儘量彌補不足,只有這樣才能穩步的前進。對照圖中單位的工作性質,說一下各類技術相關工作所需的技能:

(1)公文處理類工作:主要是行政單位人員的工作,如產業規劃、工作計劃、管理辦法等的編制。要求人員具備良好的文筆功底和細心的態度,成文要邏輯清晰、文字流暢、簡練易懂,要具備一定的協調能力,當然最主要的要通過公務員考試。

其實,我並不建議剛畢業的學生做此類工作,雖然大多數規劃、計劃等都要徵集相關單位的意見,但是如果對行業沒有一定的瞭解,很難站在一個較高的層面把其中的關聯理清楚,形成好的文件。

(2)規劃諮詢類工作:主要是國有企事業單位和大型民營企業人員的工作,如技術規劃方案、總體解決方案、大型項目申請等的撰寫。要求人員具備較為全面的技術和產品知識,較好的溝通能力、邏輯歸納能力、寫作和表達能力、組織協調能力,能夠根據用戶的不同需求,進行針對性且全面化的產品和服務方案輸出。

(3)技術研發類工作:主要是各類企業和科研院所人員的工作,如產品研發、技術創新、軟件測試分析等工作。要求人員具備相應的架構、前端或後端開發、功能性能安全測試、創新技術研究等方面的能力,能夠研發出在市場上有競爭力的產品或技術。

(4)服務保障類工作:主要是大型民營企業人員的工作,如網絡安全領域的安服,並不是把產品直接給用戶就完了,還要有安全專家為用戶進行現場服務和模擬攻擊的測試。此類工作要求人員能夠熟練應用各種工具,處理突發的情況。當然其他行業不一定類同。

此外,給準備找工作的同學們一個建議:除了上面提到的能力以外,儘量找近年來成為國家戰略產業的工作,即使可能與你所學專業沒有直接關係。舉個現成的例子,我讀書期間研究方向是軟件測試,博士畢業時陰差陽錯進了網絡安全單位。十八大後,網絡安全成為國家戰略,技術和產業蓬勃發展,而軟件測試工作現在很多時候還只是活躍在學術論壇裡。

希望以上的分享能夠幫助大家在新興科技行業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並且大踏步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