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雉為什麼不殺張良?

笑口常開22


呂雉為何不殺張良?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登基以後,對手下的謀臣功臣們來了一次大清洗,包括韓信、彭越、英布等都被砍了頭,可是有一個人不一樣,他就是張良,這張良是一個大謀士,為劉邦立下蓋世奇功,此人神機妙算,謀略過人,被稱為西漢三傑之一。按理說功高震主,張良又不是劉邦的故人,為何劉邦對張良如此放心,不忍心下手呢?另外劉邦的老婆呂雉也很信任張良。那麼劉邦夫婦為何不殺張良?

漢高祖劉邦和呂雉究竟是為何不殺張良呢?

其一,張良不戀權。張良這個人很有計謀,連劉邦都說他“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可見張良的神算是出了名的,不過此人沒有做官,在劉邦手下一直是借士,意思是借來的謀士,張良本是韓國的司徒,後為劉邦做事,雖然參與軍機,可惜沒有什麼職務。這讓劉邦很放心。

其二,張良功雖高,沒有重要職位。和其他連個重要人物相比,張良基本上屬於無職無權的,不像韓信是齊王,而且是自己伸手要的;蕭何是丞相,劉邦對於有權利的大臣一直不放心。甚至對自己的連襟樊噲還心存殺戮之心。沒有職務的人,不會有一呼百應的感慨。劉邦也不會顧及到此人會陰謀奪權。

其三,張良幫助劉邦,主要是復仇,推到秦國的暴政,幫助韓國復仇,這是張良的夙願,從小時候張良結交刺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陽東南)狙擊秦始皇,誤中副車,失敗之後,張良在一直默默尋求推翻大秦的良方,後來遇到劉邦,這是兩個有緣之人相遇,最後協助劉邦完成開國大業,當然自己也報了仇,雪了恨。劉邦坐了天下,張良只做了留侯,留就是最初與劉邦相遇的地方,希望劉邦記住當年的第一次邂逅。

漢高祖劉邦和呂雉究竟是為何不殺張良呢?

其四,張良多次救劉邦的性命,這讓劉邦沒齒難忘。鴻門宴上,劉邦危機四伏,項羽的利刃隨時懸於劉邦勃項,張良曾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辭言和,保存實力,並疏通項羽叔父項伯,而後極令樊噲勸諫項羽,使劉邦得以脫身。

其五,張良洞察人性。大漢朝開國之際,因為分封大臣,群臣怨聲載道。張良見劉邦封故舊親近,誅舊日私怨,力諫劉邦封夙怨雍齒,釋疑群臣。如果不是張良的妙計,群臣很難駕馭得了。

其六,呂后見劉邦寵幸戚夫人,害怕立劉如意為太子,自己的兒子淪為一般皇子,曾向張良問計。張良幫呂后請出商山四皓,劉邦一見這麼優秀的人才都為劉盈說情,自己覺得劉盈羽翼已封,不可撼動,於是打消了立劉如意為太子的念頭。從此,劉盈的太子之位穩如泰山。張良是大功臣,自然呂后對他很感激。

歷史上,張良在劉邦坐了天下之後,他便託辭多病,閉門不出。隨著劉邦皇位的漸次穩固,張良逐步從“帝者師”退居“帝者賓”的地位,遵循著可有可無、時進時止的處事原則。在漢初劉邦翦滅異姓王的殘酷鬥爭中,張良極少參與謀劃。在西漢皇室的明爭暗鬥中,張良也恪守“疏不問親”的遺訓。因此他才能保住自己及其全家人的性命。劉邦和呂氏雖然把刀磨得飛快,可惜張良是一個遠遁紅塵的人。刀再快不殺無罪之人,因此張良得到善終,從這一點來說,張良是個有大智慧的人。


戈爾吉吉



呂后之所以不殺張良,是因為張良還沒有被呂后殺的資格。

別笑,認真的。

劉邦曾說過“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吾不如蕭何;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位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其實韓信、張良與蕭何也代表了劉邦集團三股勢力。

韓信代表的是諸侯王的勢力,他們是漢朝的小股東

漢朝真正變成中央集權式的帝國要到漢武帝中後期,在此之前,漢朝其實和秦沒什麼區別,也是郡縣制和分封制相結合;甚至漢高祖劉邦的“皇帝”都是韓信等諸侯王投票“選出來”的。

所以韓信、彭越、英布、韓王信這些諸侯王不是劉邦的臣子,而是漢朝小股東。

所以韓信去樊噲家做客的時候,樊噲跪迎時對韓信自稱“大王乃肯臨臣。”要知道樊噲可是呂后的妹夫,地位不低,然而樊噲見韓信是行臣子見君王的禮節,自稱“臣”。

所以,劉邦和呂后兩口子要防止漢朝重蹈秦的覆轍,那麼首先要對付的也是諸侯王;所以我們看到韓信、彭越之死都有呂后的參與。

蕭何代表的是劉邦老班底

蕭何代表的是劉邦“豐沛元從”,也就是劉邦起家的老班底,這些人和劉邦是有正式君臣名分的,他們是劉邦的集團的“高管”,但是本質上還是打工者。

雖然蕭何、曹參這些人不是“股東”,但是劉邦集團中高層幾乎都是豐沛元從,所以他們的隱形勢力最大。

呂后臨朝,在已經剷除了韓信、彭越、英布這些“小股東”後,蕭何、曹參這些豐沛老人才是呂后真正的目標;甚至可以說呂后都不敢想“剷除”他們,只是想自己和劉氏江山不被這些“老員工”搞下去。




我們看《史記》和《漢書》,即使漢文帝這樣被陳平、周勃迎來做皇帝的人,對周勃、陳平都沒什麼好印象:

漢大臣皆故高帝時將,習兵事,多謀詐……今已誅諸呂,新喋血京師,以迎大王為名,實不可信。

漢文帝最信任的臣子評價周勃、陳平“多謀詐”、“不可信”。

而漢惠帝死後,張良之子是怎麼評價豐沛元從的呢?

闢彊曰:“帝毋壯子,太后畏君等。”

張闢疆言下之意就是呂后害怕豐沛元從,一定要諸呂掌握長安的城防才放心。

張良代表的是劉邦勢力第三種人:外來“高管”

張良代表了劉邦集團第三種人,外來“高管”;他們不是從沛縣就跟隨劉邦起兵的老部下,也不像彭越、英布這樣自帶“本錢”來合夥的,但是他們往往彌補上了劉邦集團很多地方的短板。

比如劉邦在漢末與其他勢力打交道的時候多用張良,為什麼?張良家世代韓相,是舊六國的貴族;而蕭何只是寒族小吏,和舊六國勢力打交道,蕭何身份不夠。




等到漢朝建立後,張良這些“外來高管”作用就急劇下降了,所以張良才會在漢初“神隱”;但是當劉邦和呂后這對夫妻有了矛盾之後,或者說當呂后發現“豐沛元從”已經尾大不掉之後,張良這些“外來戶”利用價值又有了。

呂后要制衡曹參、王陵、周勃這些豐沛元從的勢力,她應該依靠哪些人呢?

除了自己家族勢力以外,以張良為代表的“外來高管”就是呂后要團結的目標了。

因此,呂后之所以不殺張良,最重要原因是張良還沒資格被殺;而等剷除了非劉姓諸侯王后,豐沛元從才是皇族心腹大患,此時張良為代表的“外來戶”就是皇族團結的對象了。


蘭臺


呂后是一位有政治經驗的精明女人,她不是隨意殺人的,她要殺的要麼是挑戰她在後宮的地位的,要麼是因掌兵權而威脅到劉邦政權的,要麼是危害到她和她兒子劉盈的權利的,而張良不僅不屬於這幾類人,而且還對呂后有幫助有好處,所以,呂后不是不殺張良,而是不必殺他,也不願意殺他,具體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分析起來是很有意味的:

第一,張良是高官的後代,且他的謀略深不可測,據說還得到過高人指點,呂后對他有幾分尊重也有幾分佩服和畏懼,所以,她對張良沒有起殺機。

張良是韓國人,其祖父、父親都曾在韓國任過宰相,韓國被秦滅後,張良作為韓國大官的後代,自然是難忘國恨家仇的,所以執意復仇,於是,他曾買通刺客,行刺秦始皇,可是刺殺失敗了。

張良後來逃到下邳,而有一次在一橋上遇了神秘高人黃石公,這黃石公很有眼光,他覺得張良是個人物,經過再三考驗之後,他把謀略秘籍《太公兵法》傳給張良。從此,張良深研秘籍,成了極有謀略的一位大智者。後來,張良投入劉邦陣營,屢以獻謀獻策為劉邦建奇功,得到了劉邦的尊重和重用。

黃石公授秘籍

劉邦對張良很欣賞,據史書記載,有一次,劉邦問群臣他為何能得天下,大臣高起、王陵皆認為劉邦是因為大仁大義所以能得天下。劉邦卻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參見《資治通鑑·漢紀三》)

張良

明顯,劉邦認為他自己的最大本事是善用人才,而他所用的人才中,張良、蕭何、韓信是最傑出的,張良為他運籌謀劃,蕭何為他治政理財,韓信為他統兵禦敵,因而,劉邦能成就大業,奪得天下。

不難看出,劉邦將張良排在第一位,覺得張良的謀略是助他成大事的最關鍵的因素。

張良作為劉邦的第一謀士,智謀高深,是劉邦最不可缺少的人才,精明的政治家呂后對此心裡很清楚,她寧願藉助於張良的智謀,也不會與張良為敵,沒有必要殺張良。

第二,張良在劉邦爭奪天下、建立漢朝的一些關鍵時刻,幫了劉邦的大忙,功勞特大,頗受劉邦賞識,呂后是不會冒著得罪劉邦的風險去殺張良的,何況,她對張良是比較尊重的。

張良為劉邦建奇功的第一件事是,劉邦出身於底層,之前沒有見過大世面,當他佔領咸陽之後,見秦宮豪華無比,絕色美女很誘人,奇珍異寶很多,經不起誘惑,於劉邦便賴在咸陽不走了,不想再徵折騰了。他感到人生苦短,應盡情享樂,遇到如此豪華無比的秦宮,盡情享受才是人生的目的,打天下的辛苦事不幹了。後來正是因為張良和樊噲的盡力勸說,劉邦才重振鬥志,放棄享樂,撤兵霸上,繼續征戰。劉邦因此而得到秦民的擁戴。呂后是很有政治野心的,她必知此事,知張良能起勸諫劉邦的特殊 作用,自然是不會想要殺張良的。

張良(劇照)

第二件事是,劉邦先攻進咸陽,項羽後到,而當時項羽的勢力比劉邦強大,根據他們兩與楚懷王的協定,誰先攻入咸陽者為王,項羽落後了,拒不履約。在謀士范增的建議下,項羽設了鴻門宴,想在宴會上殺了劉邦。在此關鍵時刻,張良出奇謀,勸劉邦暫時向項羽表示臣服,而張良背地裡拉攏項羽的叔叔項伯,讓他在宴會上為劉邦說情。宴會上,項莊舞劍,意欲刺殺劉邦,項伯受了張良的賄賂,出手救了劉邦。鴻門宴上,若沒有張良的用計,劉邦難逃虎口。張良救了劉邦的命,恩情很大,呂后必知此大事,她當然不敢私下殺了張良。

第三件事,漢元年(公元前206年)正月,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統轄梁、楚九郡,他撕毀了楚懷王“誰先攻入關中者為關中王”的約定,聲稱“計功割地”,以霸主的身份分封了十八位諸侯王。項羽知劉邦是厲害人物,所以故意整他,封給劉邦的是最偏僻荒涼的巴蜀地區,封劉邦為漢王,而卻把關中地區卻封給了秦的三個降將,其實是讓秦舊臣來遏制劉邦。劉邦先入關中,建奇功卻得不到重賞,極為憤怒,他決定率漢軍與項羽拼個死活。在此關鍵時刻,正是蕭何、張良站出來力勸劉邦要忍耐,提醒要從長計議,劉邦才冷靜下來,憑韜略行事。

劉邦被項羽壓制,處境艱難,張良心生一計,實施買通項伯的計劃,他將劉邦贈予他的金銀財寶全都拿去送給項伯,慫恿項伯勸說項羽為漢王請求加封漢中地區,項伯果然說通了項羽,劉邦因此而佔據了秦嶺以南的巴、蜀、漢中三郡之地,隨即建都於南鄭(今陝西南鄭縣東北)。這一次,張良為劉邦爭來了漢中的關鍵的地區。

此外,當劉邦大軍進入漢中後,張良又獻一妙計,他勸說劉邦燒掉通向蜀地的棧道,向項羽明示,他再不東進,以此迷惑項羽;同時,這也能以燒棧道來防備敵人由東來襲。張良的計策實施之後,劉邦爭得了較長時間,使漢軍能在漢中養精蓄銳,培植實力,等待時機。張良此計既迷惑了項羽,又避開了敵之鋒芒。正因為有此次燒燬棧道,後來才有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妙計的實施。張良為劉邦奪取了漢中根據地,又使劉邦能有機會養精蓄銳,此等奇功,劉邦心裡明白,呂后也必是心中有數的,呂后豈敢殺張良?

第四件事,漢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劉邦大軍被項羽圍困於滎陽,眾謀士獻計獻策,而謀士酈食其獻了一個臭計,他以商湯滅夏封賞諸侯為例,勸說劉邦分封原本六國諸侯的子孫,以此來收攏人心。張良知情後大為吃驚,他急勸劉邦停止下發分封令。張良認為:以往商湯、周武王伐夏桀、殷紂,事成後分封其後代,乃是當時局勢完全可控,舊朝後代已無反抗之力,而今劉邦尚無力掌控全局,而對手楚軍勢大,六國後裔是不會向劉邦稱臣的,而只會屈服於項羽,劉邦若分封舊朝後代,必將大大傷了漢軍眾將領的心,因為跟著劉邦拼死拼活的武將們得不到封地,而六國後裔卻能得封地,若用酈食其之計,漢王必將眾叛親離。此次張良讓劉邦避免一重大失誤,功勞巨大,這增強了張良在劉邦陣營的地位,呂后必是知道的。

漢初重臣

第五件事,齊國的大亂被大將韓信平定後,韓信佔了齊國,他居功自傲,立馬給劉邦寫信,以齊國不穩定為由,認為需有王來治理,他請求劉邦讓他代理齊王。此時劉邦正被圍困滎陽,心中異常煩躁,看了韓信的信,大罵韓信不是東西,不但不領兵救他,還要自立為齊王。劉邦決定拒絕韓信的要求,而張良和陳平深知此時韓信是戰爭大局中的最關鍵的一方,若讓其獨立,甚至與項羽聯手來功劉邦,漢軍必敗無疑,所以,他們極力向劉邦勸解,劉邦才醒悟過來,他給韓信回信:“大丈夫要當就當個真王,當個代理王有什麼意思?!”張良奉命帶印、信到齊國,傳漢王旨意,封韓信為齊王。

張良、陳平這一建議,滿足了韓信的心願,把韓信這一最能打的大將留在漢營,避免韓信成為對手,這事關漢軍成敗,是高明的建議,張良和陳平有此功勞,證明劉邦缺不了他們的輔佐,呂后誰能殺張良?

第六件事,劉邦大業已成,開始分封有功之臣,而將帥們對賞罰有疑慮,擔心得不到重賞,此時,張良站出來,向劉邦建議,先封賞劉邦最痛恨的雍齒,雍齒得賞後,眾將覺得像雍齒如此被漢王討厭的人都能封侯,大家也就安心了。於是,劉邦開始大封眾文武。這也是好建議,增強了張良的功勞,呂后知道後對張良的好印象也加深了,知道漢王缺不了張良。

第三,呂后沒有殺張良,更主要的原因是張良以十分睿智的方式介入漢皇室的繼位之爭,非常機智地幫了呂后,為呂后的親兒子劉盈穩住了太子之位。

漢十年(公元前197年),漢王朝皇室內部出現新的危機,劉邦不知為何,突發奇想,想改立太子,這或許與劉邦更寵愛戚夫人有關,又或許,他察知到呂后太強勢,擔憂她有異心,想到劉邦百年之後,呂后會從後臺走到前臺,取代劉氏而執掌皇權,所以,劉邦想將呂后的親兒子、太子劉盈給廢了,改立他寵愛的戚夫人的兒子趙王如意為儲君。

廢太子既是劉邦的家事,又是國之大事,朝中大臣得知後,大多數表示反對,因而提出諫勸,但劉邦是專權固執的帝王,他想做的事,沒有人能攔得住。呂后心裡十分緊張,擔心兒子劉盈太子之位不保,讓戚夫人的兒子趙王如意搶了太子之位。

呂后無計可施,只好找張良幫忙,張良感到此事關係重大,從大局考慮,張良內心是不贊成廢劉盈而另立太子的,但他又知道,要改變劉邦的想法,並非易事。

張良細思之後,感到漢朝天下初定,統治根基未穩,立儲之事穩定為好,為此,他決定幫呂后,只是,歷來大臣介入立儲之爭,兇險極大,若貿然介入,一旦做錯,沒人能救。張良自知必須有妙計,既能幫呂后保住劉盈的太子之位,又能讓自己置身事外,不至於陷入險境。

於是,張良想出一計,他建議呂后指派劉盈商山去請隱居深山中的“商山四皓”,即東園公、甪里先生、綺裡季和夏黃公四位智者出山,跟隨於太子入朝,此前,劉邦曾請過這四老,但未有結果,此次,“商山四皓”到了太子府,跟隨太子左右,仍是奇蹟。其實,張良知道為防止朝局動盪,“商山四皓”必定願意幫劉盈。劉邦知道了“商山四皓”被太子請來了,知道太子劉盈羽翼已豐,翅膀硬了,已有處理朝政的能力,從此,劉邦不再提另立太子之事。

張良這一計讓劉盈保住了太子位,讓呂后在心裡一直感激著張良,而張良以依此妙計介入宮廷立儲之爭,能如置身事外一般,如此睿智的謀士,呂后敢殺他嗎?如此盡力幫呂后,支持太子劉盈,呂后豈能捨得殺張良?

第四,張良之所以沒有給自己帶來殺身之禍,避免被呂后殺害,還在於他能急流勇退,看淡權利,所以能保善終。

首先,劉邦入都關中之後,天下大局已明朗,張良心裡清楚,皇帝失去了強硬對手,皇位穩固了,皇權的殺傷力就轉向內部,他感到該請病假長休了,於是,他託辭有病,需閉門靜養,而張良一直體弱多病,以此理由請病假,合情合理。劉邦準了,只要求需要時,張良還得出謀劃策,張良答應了。於是,張良從“帝王師”變成了“帝王賓”,避開朝中爭鬥,成了旁觀者,張良明白,沒有強敵的帝王,特不喜歡身邊有太聰明的人。

此外,張良熟知歷史,他知道外敵滅了,內部鬥爭便會開啟,而遠遠離開,才能避免捲入皇帝與功臣之間的鬥爭,漢初,劉邦擊敗項羽之後,便開始翦滅漢陣營裡的異姓王,張良恪守“疏不間親”的古訓,盡力置身事外,所以,他能避開兇險。

其次,漢朝建立了,劉邦開始論功行封,眾大臣都期待著獲得大封重賞,論功勞、貢獻,張良必定是能列在前面的,劉邦也很夠意思,以齊國三萬戶為食邑欲封賞給張良。齊地是富饒之地,劉邦這回是要報答張良他為大漢出大謀獻大計的貢獻。可是,張良堅決辭讓,他自請封於留地(今江蘇沛縣),因留地乃是他遇到劉邦而進入漢陣營的地方。

張良這是與劉邦在再續舊情誼,劉邦準了,他很高興,張良如此低調,是個好官。張良自此稱為“留侯”。張良辭讓的理由很充足,他於韓滅家敗之後,淪為布衣,後跟著劉邦,四處征戰得以發揮才能,能從一布衣變成留侯,封萬戶,已十分滿足。劉邦聽了張良辭封的理由,認為張良念舊情、知感恩,不貪婪,無野心,是他所喜歡的文臣。

其實,張良心裡清楚,史上有范蠡、文種之例,君王大都是可與之共患難,但不可與之共榮華,“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慘例比比皆是,張良低調後撤,才是最明智的。後來,張良沒有參與朝政,醉心於研修黃老之學,靜養修身,追求道仙境界。漢高後二年(公元前186年),張良病逝後諡號文成侯。

顯而易見,張良如此高明的人,呂后會願意殺嗎?能殺他嗎?有必要殺他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