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9000多,為什麼還要去工作?三個原因即真實又扎心,命苦

為什麼領了養老金,無論錢多錢少都要出去工作?原因即真實又扎心

我國的社保基本上已經實現了全員覆蓋,很多人都繳納了養老保險,退休後每個月都能有一份基礎養老金可以領,基本生活應該不成問題,那為什麼退休後領了養老金還要繼續工作呢?想當初在交社保時,憧憬著退休以後如何肆意人生,可真退休了,為何還要繼續工作,而不是安受晚年。究其根本,還是因為這三點!

養老金9000多,為什麼還要去工作?三個原因即真實又扎心,命苦

原因一,養老金太少,遠遠低於生活開支

隨著經濟的發展,物價的上漲,很多人辛辛苦苦交了15年社保,退休後的養老金也就幾百塊錢,比當地的最低工作還要低。而這些錢真的能滿足正常生活開支嗎?顯然是不能,那為什麼不能按最低工資支付呢?這個是因為最低工資和養老金在用途上以及計算方式上是不一樣的,所以不能同日而語。

另外養老金雖然不多,基本生活應該是沒有問題,只不過這點錢勉強夠基本生活開支,要是想有更好的生活質量的話,對於爭強好勝的老年人來說,雖然子女可以幫襯著,但也不希望成為子女的負擔。

所以對於養老金偏低的人員來說,能通過繼續就業可以令生活更上一層樓豈不是更好一些。

原因二,彰顯自身價值

為什麼這麼說呢?

有一些人在退休後,難免會有一種無明的失落感,感覺身邊的一切都變了,而這種對於有專業有技術的退休人員來說,再就業則意味著他的專業技能得到了認可,而這無疑是自身價值的體現。

小編之前在一家審圖事務所工作過,當時公司就招錄用過一批65歲以上的資深級的專家來審圖,對於他們來說不算養老金,平平常常光審圖工資一個月都有一兩萬之多。說句實話,如果他們老老實實呆在家裡,能有這筆額外的收入嗎?當然是不能的了。

養老金9000多,為什麼還要去工作?三個原因即真實又扎心,命苦

原因三,怕孤獨,怕腦退化

年輕時每每忙碌時,都會憧憬退休後如何享受人生,如何肆意人生。可真到退休後,現實擊垮了一切。兒女不在身邊,沒有小孫需要照顧,身邊連一個可以說話的人都沒有,忙碌的生活一下也變得憂閒起來,對於一直忙碌的人員來說,很是不自在,於其這樣倒不如繼續工作身邊還有能說話的人。

再者之前有一大爺,退休前很是精明,退休後記憶力上也慢慢變得有些模糊,這裡有些人會說老了都有這症狀的,可是繼續工作有利於緩解記憶的退化。

而這些就是為什麼領了養老金,還要繼續工作的原因的。而至於具體要不要繼續工作,這個還要根據自身情況而定,量力而為才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