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水處理廠好用又好看 浙江高標準推進城鎮汙水處理提質增效

汙水處理廠好用又好看 浙江高標準推進城鎮汙水處理提質增效

浙江在線4月2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方臻子 通訊員 李敏敏)從今年6月30日起,浙江建設的規模以上汙水處理廠,都將採取“地下汙水處理、地上綜合利用”的建設模式。

4月20日,記者從在杭州召開的全省城鎮汙水處理提質增效工作推進會上了解到,浙江要高標準推進城市汙水處理設施建設,打造一大批“高顏值”的“裡子工程”,努力成為展示我省生態文明建設的“窗口”。

地面觀光 地下淨水

杭州市餘杭區的臨平淨水廠,徹底顛覆了人們對汙水處理廠的傳統印象。地面上,聞不到一絲異味,聽不到一點噪音,看不到一個汙水池。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白牆黛瓦、綠樹成蔭、水草豐滿的“水文化”主題溼地公園。不少附近居民在公園裡散步遛娃。

汙水處理過程,則全部位於地下:地下一層為設備區,地下二層是汙水處理池。每天,近20萬噸汙水會進入這裡,依次流經細格柵、曝氣沉沙池、精細格柵、水解酸化池、生化池、膜池處理,出水時,水質已優於一級A標準,達到省清潔排放標準。完成處理的水,大部分排入錢塘江,還有一些會補充進溼地公園。

臨平淨水廠是我省首個建成的全地埋式汙水處理廠,總投資15.72億元,2018年底試運行。更值得一提的是,淨水廠選址在滬杭高速與東湖路互通的匝道區,變“廢地”為“寶地”,僅土地一項就創造了近百億元的價值。

“用地省、環境佳、工藝先進、綜合效益好。”省建設廳城市建設處副處長黃明星現場介紹,這樣的地埋式汙水處理廠,全省已建成6座,在建的還有4座,數量和規模居全國首位。原則上,今年6月30日後立項建設的5萬噸/日(含)以上規模的城市汙水處理廠,都要優先採取地埋式建設模式。

一直以來,汙水處理廠的建設面臨土地緊缺和鄰避效應兩大瓶頸。浙江大膽引入新技術,創新突破,探索花園式、半地埋式、全地埋式建設模式。

裡子工程 提質增效

近年來,浙江的水環境實現了由“濁”變“清”再到“淨”的轉變,有力支撐生態文明建設持續領跑全國。這與我省近年來大力推進城鎮汙水處理工作,汙水處置能力顯著提升密不可分。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全省新增城鎮汙水日處理能力290萬噸、汙水管網1萬公里。到2019年底,全省城鎮汙水日處理能力達1480萬噸,汙水管網達4.5萬公里,比“十二五”末提高24.3和20.3個百分點。此外,浙江的汙水處理標準也在不斷迭代升級,已全面執行國家一級A標準並加快向清潔排放標準提升,各項工作總體走在全國前列。

儘管總體領跑,但城鎮汙水處理也還是存在一些短板。黃明星分析:“一是仍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現象,個別縣(市、區)在處理能力上仍有缺口;二是管網收集效能待提升,部分城區截汙納管不到位,雨汙分流不徹底,管網老化破損;三是源頭管控不到位,一些工業園區的汙水排入城鎮汙水處理系統。”

為強弱項、補短板,我省將大力推進城鎮汙水收集處理設施由規模增長向質量提升轉變。近期目標是力爭到2021年,全省基本實現城鎮截汙納管全覆蓋和生活汙水全收集、全處理;全省城市汙水處理廠平均進水BOD濃度提高到100mg/L,城市生活汙水集中收集效能顯著提高。而到2025年,全省要在縣以上城市建成區,基本實現“外水不混入、汙水零直排、處理高效能、尾水再利用”。

拉動投資 轉危為機

實施城鎮汙水處理提質增效,也是我省應對疫情,穩經濟、保增長、擴投資的迫切需要。

城鎮汙水處理提質增效,是全省“4+1”重大項目建設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拉動有效投資作用非常明顯。

根據我省三年行動方案,2020年至2021年,浙江全省要新擴建城鎮汙水處理廠67座,新增日處理能力300萬噸以上,完成城鎮汙水處理廠清潔排放技術改造104座,新建改造汙水管網2300公里以上。從投資看,僅今年,全省城鎮汙水處理廠新建擴建、提標改造和管網新建改造的總投資,就將超過260億元。

“加快落地一批汙水處理提質增效的大項目、好項目,把應對危機的窗口期變為提檔升級的機遇期,助力穩增長、助推高質量。”省建設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來源:浙江在線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