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复产丨信阳“新生代”茶农的自救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李光远 文 章继军 图

复工复产丨信阳“新生代”茶农的自救


最美四月天,信阳品毛尖。谷雨将至,对于信阳数十万茶农来说,春茶生产也将步入尾声。

2020年,因疫情和天气影响,春茶生产成本增加、产量减少,销售更加困难。如何自救,成了众多茶农面临的严峻考验。

现状:春茶减产 销售困难

4月14日下午,在位于011县道边的浉河区董家河镇茶叶交易市场,近百名茶农、茶商在此交易鲜叶。因疫情防控需要,这里被临时围了起来,留有两个出入口。

当天,鲜叶交易主要以芽头为主,每斤80元-100元。

“今年茶叶肯定减产,只是多少的问题,减产三成、五成都有可能!”多位茶农、茶商告诉记者,马上到谷雨节气,春茶再采三五天大多就结束了。

茶农们说,在2月份信阳疫情最严重时,大家最担心采茶工能否顺利上山。后来,随着疫情逐步好转,加上信阳各级政府部门出台的利好政策,一定程度上安抚了茶农的心。

因为疫情防控,人工成本增加了一大笔,好歹是把采茶工招过来了,没想到又接连遇到坏天气!”茶农们说,3月27日晚,气温骤降,浉河区的茶山上下了一场雪,影响了茶芽生长;4月初又遇强降温,最高温度不足10度。“芽头冒得少,很多采茶工提前就走了。”

多个茶农告诉记者,出于疫情防控住宿的需要,很多茶农一开始就压缩了采茶工的招收人数。“本来人数就少,又陆续提前走了很多,肯定是减产。”

对于这些茶农来说,有两种选择:要么自己采鲜叶直接出售,要么收购鲜叶加工,或多或少能增加部分收入。

多个茶农告诉记者,除了成本高、产量低,销售难是让茶农们更头疼的问题。“搁在往年这时候,路上全是车,到处是外地茶商和旅客,你再看今年,都没有啥车。”一位收鲜叶的陈姓茶农告诉记者。

自救:拓宽销售渠道

最美人间四月天,浉河区董家河镇塔儿湾村天云组沐浴在春光里,一片静谧。

上午10点多,准备妥当炒茶设备,33岁的茶农王富翔从家里赶往茶山。王富翔是典型的“茶三代”(祖父、父辈都是茶农),也是天云组最年轻的专职茶农。作为从茶山走出来的青年,报着一颗带领家乡村民致富的梦想开始创业,2014年,他注册成立河南茗芊茶叶有限公司,经营茶园一百多亩。

天云山,山高林密,生态环境宜人,平均海拔700余米,是信阳毛尖的核心产区之一,茶叶品质绝佳。与大多数引进的大白茶不同,山上的茶树大多是上世纪80、90年代种植的当地品种,芽尖小,生长缓慢。

茶农们今年遭遇的困境,王富翔也同样遇到了。

王富翔说,接采茶工的大巴车,当时要求入座率不能超50%,等于每人买了两张票;加上提前购买了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整个算下来,成本增加了近万元。“疫情防控是大事,谁也没办法,幸亏各级党委政府提前为茶农着想,及时对接,我们找的50多名采茶工才能顺利到岗。”

茶叶基本靠天收。王富翔粗略算了算,因为恶劣天气影响,他家的茶园今年减产了近一半。

今年,销售渠道相对较广的王富翔,同样遇到了销售困境。往年,茶商携亲朋好友自驾到他家里,享茶山风光、品新茶、吃农家饭,几乎每天都接待不过来,而今年,自驾游的茶商少了一半。

“不能一味地坐等,得主动想办法,得自救!”为解决销售难题,王富翔除了一个个给老客户打电话,还每天发朋友圈、抖音,为此,他还专门购买了一套专业相机和配套设备,拍摄茶山美景、炒茶流程,介绍信阳毛尖的相关知识。通过这种方式,他已做成了几单生意。

谋长远:建标准化厂房、让茶叶可溯源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因种种原因,近年来,市场上对于“信阳毛尖纯芽为最好”的观念始终没有改变,很大程度上“绑架”了广大茶农、茶企,从采摘到炒制,不得不迎合市场。

2014年,中国知名茶经济、茶产业与茶营销专家欧阳道坤在接受东方今报记者采访时,就痛批信阳毛尖的“芽”与“绿”,指出“真正顶级的信阳毛尖,是一芽一叶初展的明前茶”,如果不能把信阳毛尖的价值感拉回正确的轨道,信阳毛尖品牌将走向灭!

但6年过去了,依然如故。

一季春茶,是很多茶农一年的经济来源,而收入并不高。王富翔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亩茶园,若天公作美,采摘、生产、销售各环节都做得好,一季春茶,茶农收入在4万元左右;做得差的,可能根本挣不到钱。

记者调查了解到,近年来,很多茶农坚持不下去,放手茶园另谋出路;年轻人情愿外出务工,很少选择子承父业回家经营茶园。

此外,另一个影响茶农销售的问题逐渐显现。记者从多名茶商处获悉,茶叶作为农副产品,没有生产许可和可追溯系统,越来越难进入大型专业茶叶市场。

和大多数茶农一样,王富翔家的茶叶加工,也是家庭手工作坊,虽然注册了自己的茶叶公司、购置了自动化炒茶设备,但依然缺少标准化的生产车间。家庭手工作坊没有生产许可和可追溯系统,靠传统的销售渠道,不可能做大做强。

“建标准化厂房,联合更多的茶农一起报团取暖,建立可追溯系统,拓宽销售渠道,是未来茶叶经济的主流趋势,才能持续带动更多茶农增收。”王富翔说。

新闻链接:

价值感“跑偏” 信阳毛尖“短视”遭痛批

原载2014年4月《东方今报》 记者 李光远

一场持续一周的春雨,让茶乡信阳的人们苦不堪言:雨前茶没有采完,采茶工闲置,茶叶减产,茶农收入降低……

“对于信阳毛尖来说,‘望天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信阳毛尖的价值感正在一步步走向死胡同。”著名茶业专家欧阳道坤在接受今报记者专访时指出,“芽”和“绿”并非信阳毛尖作为传统名优茶的价值,“小浑淡”的特色,更是与信阳毛尖的精髓背道而驰。

“信阳毛尖的‘芽’和‘绿’,都是应该被痛批的!”欧阳道坤说,“如果不能把信阳毛尖的价值感拉回正确的轨道,信阳毛尖品牌将走向毁灭!”

【观点】“小浑淡”不是信阳毛尖的正统

从春茶开采到谷雨之前,欧阳道坤前后到茶山上去了五趟,每去一次,他的心情便沉重一分。“每次喝到的毛尖,都是一种青草气!”

他第一次去,是在明前茶刚开采不久。在浉河港一处茶叶合作社,他喝到了刚刚炒制完成的第一杯毛尖。“全是小芽头,泡出来绿绿的,汤色很浑。”冲泡出来的颜色,让这位茶专家皱起了眉头。

他喝了一口,感觉不对味儿。“是很鲜爽,但茶味很淡,还有一种青草气,入口不润,回味不甘。”

前后五趟,他去不同的地方,喝到的都是这种茶。

“信阳毛尖的特色是什么?”实在忍不住,他问一位茶农。“小浑淡,现在都追这个!”几位茶农异口同声的回答,让欧阳道坤心里发寒。

茶农口中的“小浑淡”是这样定义的:小,全是小芽头,不带叶;浑,冲泡出来汤色浑浊;淡,入口茶味不浓、不厚。

“真正顶级的信阳毛尖,是一芽一叶初展的明前茶,什么时候变成了只做芽头?”欧阳道坤说,这种想象不仅存在于普通茶农中,众多商家,包括一些信阳毛尖的龙头企业,同样在这样做。“小混淡不是信阳毛尖的正统,‘芽’和‘绿’都该被痛批!”

【痛批“芽”】

任何一种品牌的提升,都有其价值决定。

“信阳毛尖应该在核心地域和传统工艺上提升价值感,但我们严重跑偏了,茶农和茶企为了树品牌,就开始打‘芽头’的牌子。”常年研究茶,尤其是信阳毛尖,欧阳道坤对此了如指掌。

不知从何时开始,顶级信阳毛尖就是纯芽头的声音,成为判定信阳毛尖好坏的标尺。“一斤毛尖8万个芽头”、“芽头越小越多越值钱”这样的宣传,有营销的需要,更有大环境的推波助澜。

信阳毛尖作为绿茶,本身讲究外形好看,而社会风气、审美观念的表象化,驱使信阳毛尖一步步向做“芽头”的轨道上靠拢。

“加上一些所谓的成功案例的影响,更坚定了信阳毛尖做芽头。”欧阳道坤告诉记者,金骏眉用芽头做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但从宏观和长远来看,给传统的茶行业带来了破坏。

“做芽头,不利于茶农增收。”欧阳道坤分析,用芽头做茶,成本高,茶叶的利用率低。“信阳毛尖明前茶的周期非常短,人工采茶,一天采不了一斤芽头,过了期限不再采摘,茶叶就白白地浪费掉了。”

“做芽头,对消费者没好处。”欧阳道坤说,“纯芽头除了鲜爽度高,以及所谓的‘好看’之外,没有其他的好处。”相比于一芽一叶初展,芽头口味太淡,冲泡两三次就没有了茶味儿;加上生长周期太短,茶多酚含量少,微量元素含量低,营养价值缺乏。“最重要的是,消费者花高价钱,没有喝到传统意义上的正宗信阳毛尖。”

从长远来看,单一的做“芽头”,对于信阳毛尖茶产业的运行,有着致命的打击。“传统意义上的名优茶丢了,芽头本身的价值感并不大,长此发展,就是死胡同。”

【痛批“绿”】

在欧阳道坤看来,相较于“芽头”,信阳毛尖所谓的“绿”更是害人害己。

“传统意义上的信阳毛尖,泡出来的汤色是淡绿泛黄的,现在做出来的,一味追求绿,喝了有害无益!”欧阳道坤通过研究和调查,找到了信阳毛尖变“绿”的根源,用他的话说,是“核心工艺缺了一把‘火’”。

据他分析,为了增加茶叶的色和形,在高温炒制时,“杀青”不透,此其一;传统的“理条”工艺需要高温快做,现在都是低温慢做,此其二;“焙火”(又称烘焙)时间段,温度低,此其三。

“这三道工序都与火有关,但都是火力不够,水分含量高。”欧阳道坤说,“杀青”不透,导致冲泡出的颜色变绿,并带有一股草青气,全没了信阳毛尖的香气;“理条”低温慢做,导致毛尖的表层被破坏,泡出来变“浑”;“焙火”时间段,导致信阳毛尖常温下难以保存、怕开水。

“这样的毛尖泡出来的水,喝了不但无益,还有损消化道,长期喝,对身体危害更大。”欧阳道坤说,出现这样的情况,直接原因是茶叶成本提高,部分茶农、茶商为了追求更利润,不得不为;而根源在于,信阳毛尖加工、生产、销售过于分散,整个行业难以监管和把控。“这样做更赚钱,别人都这样做,我为什么不能做?只管眼前的利益,不顾大局和长远。”

【出路】政府组织,龙头企业带头改

信阳毛尖是信阳的一个重要产业,茶园超过200万亩,从业人口达百万,影响深广。“所以痛批它,是因为对它有感情,不愿毛尖的路越走越窄。”作为在信阳生活了几十年的茶业专家来说,欧阳道坤对信阳毛尖的现状非常着急,“现在正在走弯路,希望能把它拉回到正途上来。”

作为历史名优茶和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的名气不是炒作出来的,是自身的魅力所在。“传统的信阳毛尖是被广泛认同的,我们要珍惜,要保护,更要传承。等到消费者对你放弃了,再恢复市场信心就太难了。”

“同样是绿茶,西湖龙井、碧螺春、蒙顶甘露、庐山云雾,都不存在难储藏、怕开水这样的问题,在这方面,信阳毛尖要学习人家的长处。”欧阳道坤说,他常年在外参加茶事活动,看的多,听的多,思考的也多,“说句难听的,信阳毛尖再不改变,迟早要完蛋!”

对于信阳毛尖出现的“芽”和“绿”的问题,欧阳道坤也给出了解决的方案。“首先在宣传上,要回归传统的导向,扩大对信阳毛尖知识的宣传普及;消费意见领袖要带头引导;龙头企业,比如龙潭和文新,有责任去引领,去践行。”欧阳道坤最后说,“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政府去组织,这个责无旁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