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7岁少年跳桥:妈妈,求求你,不要指责我

2019年4月17日,一个17岁男孩,在上海卢浦大桥跳桥身亡,打开车门跳桥的事。我看了大概三遍。事情的经过大概如此:原因是他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遭到了母亲的批评。

我看到这里,内心感到震惊。对于这样的离别方式来说这个原因似乎太轻了,所以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承受能力差,可是我要说,你们静下心自己想一想,多少年轻人也曾想过这样做。

上海17岁少年跳桥:妈妈,求求你,不要指责我

来自于父母的言语暴力不亚于一切枪支弹药,他们觉得无关紧要的一件事、甚至一句话,有时候就是压死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而为人子女,我们只是想要多一点理解。

是妈妈嘴坏,是妈妈嫌弃,是妈妈情绪不够稳定,让这个17岁的男孩想到了离开。

还是男孩不够懂事,太脆弱。

局外人的指手画脚太容易,而现实的刨根问底,却太难。

那些言之凿凿指责情绪失控母亲的人,从来不知道当妈这件事到底有多难?

而那些责怪孩子不懂事的人,又何曾知道他们是如此绝望,所以才冲动着离开。

上海17岁少年跳桥:妈妈,求求你,不要指责我

以前也总是会很轻易地站某一种观点,当接触的面多了,就不会了,人生像是一个弹簧吧,总是两方甚至多方抗衡的,我没有办法改变别人,只能通过改变自己去影响别人或者选择和什么样的人一起。现在的我也许在别人看来很懦弱,甚至瞧不起这样的我,但只有我自己知道,现在的我做不到让别人高看,而所有的一时的伪装出来的高级感都会随着深入了解而逐渐崩塌,所以很甘心做一个最不起眼的小透明,踏踏实实地修炼,寻找自己内心的满足感和那一份从容与自信。

我们没有资格责备任何人,生而为人,真的太辛苦了。

1.什么是压垮少年的最后一根稻草


事发之后,据了解,其母亲称是因为孩子在学校和同学发生了矛盾遭到了批评,之后母亲在接他回家的桥上停下了车,他打开车门后便跳了下去。

上海17岁少年跳桥:妈妈,求求你,不要指责我


在监控录像里,一开始母亲把车子开到了桥中央停了很久,径直走到后座车窗外和孩子沟通。

直到母亲终于说完准备上车回家的时候,孩子一下子打开了后座的门,直奔桥边,没有一丝犹豫的跳了下去。

上海17岁少年跳桥:妈妈,求求你,不要指责我


桥很高,下面是水泥地。

男孩没有迟疑。

只用了5秒钟,就离开了这世间。

上海17岁少年跳桥:妈妈,求求你,不要指责我


2.为什么这是孩子的选择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曾经是孩子的全世界,是成长过程中最亲密的第一位。

跳桥选择自杀的少年在受到了学校的批评后,积压了委屈,期待通过家人的安慰平静下来,却得到了最亲近的人的不理解。

上海17岁少年跳桥:妈妈,求求你,不要指责我

人与人之间,许多情感是无法相通的。

每一个当妈的人,只有在当妈的那一刻才明白一件事:当妈,你从来就没有准备好。

再多的育儿书、再多的过来人经验,放在当妈这件事上,都不过是九牛一毛的谈论。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女人完成最深的自我成长。没有教科书,没有老师,只有你自己。

而你发现,所有的一切,都是慢慢摸索而已。

上海17岁少年跳桥:妈妈,求求你,不要指责我


有人分享过这样一段经历:

初中时自己因为一点小事被请家长,他爸爸到学校后,先拳打脚踢对他“教育”了一番。等到老师回来时,他已经蹲坐在墙角瑟瑟发抖,脸上泪水混着灰尘,又不敢哭出声。

但其实,当时这位老师只是在作文中看出他缺乏关心,为了引起家长的重视,才想着特意把家长叫到学校来好好沟通,希望家长平时能多关心一下孩子。

“棍棒之下出孝子”、“慈母多败儿”一直是很多家庭奉行的教育铁律。但孩子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呢?他身边究竟发生了什么呢?他想要的沟通方式究竟是什么呢?少有人关心。

上海17岁少年跳桥:妈妈,求求你,不要指责我

我们总是期待父母的理解,而父母总是永远无法理解亦或是理解却也没有丝毫改变。可是啊,我最卑微的希望不过是您能在不能理解的时候放下语言的屠刀,不要图一时解气,不要把无处发泄的情绪放在我们身上。您可以分享您的经验但请不要否认我们的努力,不要言语间都是不屑与攻击,如果您不是我们最亲的人我们何必难过,如果您是我们最亲爱的人,您何苦要让我们撕心裂肺。历史长河,每个人都不过是来这人世间感受一遭,谁不希望自己能和亲近的人互敬互爱,谁不希望自己的一辈子能幸福快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