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雙節臨近 豬肉穩產保供措施頻出

今年以來,受到多重因素影響,我國生豬產能下降,造成市場供應偏緊、價格上漲。為了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國家和地方一系列政策出手後,有沒有起到預期效果?豬肉價格能否降下來?央視記者近期對豬肉產銷進行了實地探訪。

養殖戶信心增強 正擴大產能

6月份以來全國生豬養殖盈利大幅提升,按照生豬養殖成本與出欄價格測算,當前養殖場戶出欄一頭120公斤的肥豬,盈利額超過1000元,處在較高盈利區間。一些大型生豬養殖企業正抓住時機大幅擴張產能。

央視記者 石爽爽:我現在是在山東德州夏津一家種豬場,因為市場行情看好,政府出臺一系列政策支持,正是擴產能的好時節,這家種豬場計劃增加2000畝地,預計增欄50萬頭,實現產能翻番。

9月3日,山東省出臺了穩定生豬生產十條政策,從養豬保險、豬場直補、企業貼息、養殖用地審批等多方面對生豬養殖企業進行扶持。

記者調查:雙節臨近 豬肉穩產保供措施頻出

德州市陵城區畜牧獸醫服務中心副主任 馬世寶:就我們全縣今年就下半年新建的在建的養殖場主場這一塊,有大概七八家,擴建的有十四五家。

9月4日,財政部宣佈,將完善種豬場、規模豬場臨時貸款貼息政策,加大生豬調出大縣獎勵力度,提高能繁母豬、育肥豬保險保額;山東將能繁母豬和育肥豬的保險金額分別提高到了1200/頭和800/頭,保費農戶承擔20%,剩餘部分各級財政承擔,極大增加了養殖戶補欄的信心。

夏津新希望六和農牧有限公司 紀寶全:種豬補貼方面,也給了我們400多萬的補助,包括生豬調出大縣也給了我們接近200多萬的補助。

有錢養豬、有地養豬、運得出、供得上,各部門緊鑼密鼓、一系列極具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密集出臺,在用地方面,9月5日,自然資源部出臺文件,明確取消生豬養殖附屬設施用地15畝上限規定,在不佔用永久基本農田的前提下生豬養殖可用一般耕地等多項保障用地需求的措施。

記者調查:雙節臨近 豬肉穩產保供措施頻出

河北裕豐京安養殖有限公司執行總裁 劉瑞強:這是一個大的利好,我們國家養豬未來的趨勢,一定是標準化,實現標準化不單像以前建幾棟豬舍的問題,它的上游我們需要配備完整的飼料加工廠,它的下游也需要配備完整的糞汙處理設施,取消15畝的上限,具體到我們養殖基地,將來能夠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使我們將來的生產效率更高。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員 朱增勇:所以預計的話,四季度整個的政策的效率會逐漸釋放出來,我們整個生豬產能下降的局面將會止跌轉升,那麼到2020年呢,整個豬肉的供給將會逐步恢復。

豬肉流通運輸成本明顯下降

8月底,交通運輸部提出,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間,對整車合法運輸種豬及冷凍豬肉的車輛,免收車輛通行費。恢復執行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後,豬肉流通運輸成本現在如何,來看記者報道。

在山東,一輛滿載800頭仔豬的運輸車正從臨沂的一家養殖企業發往德州。

央視記者 石爽爽:我現在是在一輛專門運輸仔豬的車上,根據最新政策,我們這輛車是免收高速通行費的,現在我們馬上就要下高速了,我們就來看一下政策的落實情況。

駕駛員向高速路口工作人員出示了檢疫合格證和車輛備案,工作人員檢查車輛並拍照後,車輛快速通行。

記者調查:雙節臨近 豬肉穩產保供措施頻出

山東高速收費站值班站長 王輝:這個政策實行一週以來,大約是每天要有十多輛車,一共現在是六十五輛。我覺得這個政策非常好使,降低了運輸成本,將仔豬和冷鮮豬肉納入綠色通道免費範圍,讓養殖戶和屠宰企業都降低了成本。

記者調查:雙節臨近 豬肉穩產保供措施頻出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員 朱增勇:那麼首先對於仔豬來講呢,通過降低這個仔豬的流通費用,那麼有利於減少由於仔豬成本上漲導致的整個豬價上漲,那麼從供給的角度呢,通過對冷鮮豬肉運輸免費,那麼有助於保障銷區的整個豬肉供給,那麼抑制由於流通成本提升,導致的豬價上漲。

央視記者 陳博:我所在的安平縣是生豬調出大縣,過去每年有70萬噸的生豬從這裡運出,主要保障了京津冀地區的豬肉供應,在採訪時我們發現,今年這裡有了新的變化,運輸方式由原來的運輸活體豬,變成了現在的運輸冷鮮豬肉。

屠宰企業的負責人介紹說,現在運輸冷鮮豬肉,大大降低了疫情傳播風險的同時,也延長了肉類保質期限,保障了食品安全。

記者跟隨一輛長途運輸豬肉的貨車,發現現在運輸冷鮮豬肉的車輛,在上高速時可以直接走免費綠色通道過收費站,而在出高速時,經過檢查,出示相關檢驗檢疫證明後,可以直接通過。

運輸司機 曹保成:像我們跑北京,過去的話就需要五六百的高速費,現在免費了我們就不需要掏那些高速費了,這一個月下來我們跑十五六趟的話,一個月就得8000多高速費,我就省8000多高速費了。

替代品生產增長 肉類供給有保障

中秋、國慶雙節將至,在供給偏緊,豬價上漲的情況下,百姓餐桌上的肉有保障嗎?來看記者在生豬調出大縣——河北安平的走訪調查。

河北衡水安平縣是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在安平縣最大的農貿批發市場,每天前來批發的消費者明顯減少了豬肉的採購量。

記者調查:雙節臨近 豬肉穩產保供措施頻出

飯店經營者 高利:現在(進貨量)減了,原來幾天(採購)100斤,現在也就60斤了,因為豬肉最近這兩個月漲得特別猛,所以說餐飲不好做,我要用禽類牛羊肉代替一下

選擇購買部分其他肉類代替豬肉,成了大部分酒店經營者控制成本的選擇,各地批發市場也在保障豬肉供應的同時,加大了其他肉類的供應比例。

記者調查:雙節臨近 豬肉穩產保供措施頻出

安平縣王各莊農貿市場總經理 李東彬:我們也加強了對禽類牛羊肉類的供應保障,對前期庫存量我們也有所調查,後期的供應還是沒有問題的。

當前我國豬肉替代品生產增勢明顯,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禽肉、牛肉、羊肉產量同比分別增長5.6%、2.4%、1.5%。特別是禽肉生產週期短,產能處於高位,能夠在相當程度上起到調節餘缺的作用。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員 朱增勇:另外一個呢,1到7月份呢,我國進口的一個豬肉超過了一百萬噸,那麼同比增幅接近37%,那麼從目前整個肉類供給來看呢,我覺得肉的供給還是有保障的。

此外,國家和各地紛紛出臺相應政策,強化市場監測預警,嚴厲打擊囤積居奇和串通漲價等不法行為的同時,加大凍豬肉儲備規模並適時投放,平抑物價、保障豬肉供應。

記者調查:雙節臨近 豬肉穩產保供措施頻出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縣農業農村局畜禽屠宰管理辦公室主任 劉義廣:我們這個儲備庫,現在有省市儲備肉2000多噸,這個是什麼概念呢,相當於能供一個500萬人左右的大中城市消費十天左右,目前我們的儲備肉是充足的。

來源:央視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