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兩個字為什麼是三點水?

東北味道


你好,我是想要和你一起學習的阿雲!

首先,“沙”和“漠”是不一樣的。這樣的問題最好刨根問底,從造字開始說起。

“沙”

“沙”字是一個會意字,是由甲骨文的小分化而來。

金文則在“小”字的基礎上增加了義符“水”,可以將其理解為小水沖刷形成沙粒的意思。後來,篆書將它的形體整齊化,在轉化為隸書又發展成楷書後才形成了今天的“沙”字。

我們常用的字典《說文解字》中對該字的釋義是:“沙,水散石。從水從少,水少沙見。”意思是說水少,沙就顯現出來了。因此將“沙”字的本義解釋為“微小細碎的石粒”。

以上兩種說法雖然略有差異,但是它們一致認為與“水”和“少”有關係,這就是會意字的巧妙。

“漠”

“漠”與“沙”不同。

《說文·水部》當中解釋:“漠,北方流沙也。從水,莫聲。”這是將“漠”字當成一個形聲字,本義是指北方風起揚沙之地,也就是沙漠

但是關於這一點,也有不同的看法。

它的聲符“莫”是“暮”的初文,本義是指太陽落在草叢裡,也就是天將晚,並由此引申出沒有的意思。因此也有人認為這個字的意思就是:沒有水就成了沙漠。

辨析

綜上而述,這兩個字都和水有關,因此才用三點水作為偏旁。

那麼你所提到的“砂”“暯”呢?

“砂”字也是一個會意兼形聲字,從石從少會意,也就是小石粒的意思。它其實是“沙”的後起分化字,只要查一查字典,你就會發現它僅僅擁有一部分“沙”的義項,使用範圍要狹窄的多。

至於“暯”,你或許將它認為是太陽暴曬。但可惜,恰恰相反,這個字在古代和“暮”字相通,也就是傍晚和昏暗的意思。

綜上所述,你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困惑,主要是因為不清楚它們的造字方法。畢竟漢字博大精深,深挖下去,無限驚喜,期待你和我討論!

補充知識

漢字一共有6種造字方法。

其中,形聲字是指由形旁和聲旁拼合而成的造字法;會意字是指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按意義合起來組成一個新字。

當然,在這二者中間還延伸出了一種會意兼形聲字。


雲中歌白鶴


沙漠兩個字有三點水。從形聲字的含義來講,好像解釋不通,沙漠明明沒有水,為什麼這兩個字都有水呢?令人費解。

在我看來,可以這樣理解:沙,離不開水,大家看,所有的建築用沙,都來自江、河,他們沒撈上來時,都和水密切相關。而漠呢,這個就好理解了,莫,就是“沒有”,加上三點水,就是沒有水,沙漠連起來理解就是沒有水的沙。大家看,多麼形象生動呀!

中國文字,博大精深,確實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






楊柳靜依


那還不簡單,因為沙漠缺水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