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之一的江南夏天——初遇(1)

2020年農曆六月十七,忽而想起小時候在浙江小鎮的盛夏時光。

為什麼在中國34個省級行政廳中,我偏偏對這個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的浙江獨有溫情? 我曾細細地想過這個問題,大概是因為它承載了我一生中為數不多的親情年光。

浙江省位於祖國的東南沿海,東臨東海,南接福建,最大的內流河錢塘江從中奔騰而過。我的記憶並不存在於浩浩蕩蕩的錢塘江潮花,而在一個因橋而得名的江南小鎮——掌起。

三分之一的江南夏天——初遇(1)

那時我九歲,暑假的時候爺爺帶我一起乘坐綠皮火車,一路顛簸了36個小時,到達了父母工作的城市。換乘轉車,終於見到了我一生都將獨抱溫情的江南小鎮。父親拿著大包小包的家鄉特產,後背滲出細密的汗跡,領著我們走在一條狹小但充滿陽光的長長的巷子。那時,我還沒讀過戴望舒先生的《雨巷》,不知道眼前長長的巷子曾經走進過丁香姑娘,不知道這條人來人往的小巷曾經是許多文人筆下的寵兒。如果我的年齡再大點,我一定一定走得極慢,我想看看能不能尋找到多年前他們留下的痕跡。

三分之一的江南夏天就從這開始了。

父母在一個小院裡租了一間房,廚房和臥室僅僅用一塊木板分割。刺鼻的是一股久久未散去的濃厚油煙味,我還沒從這股油煙中緩過勁,透過空氣中薄薄的光,父母的小屋瀰漫著細微的塵埃。一張大木床,是房東提供的,床上鋪著一張我從未在老家見過樣式相同的涼蓆。一臺電視,上面放著一個黃色的小黃鴨形狀的小碗。一張桌子,桌子扣著前一日沒有吃完的剩菜剩飯,小屋裡沒有冰箱,三十幾度的夏天,那些菜就在桌子上面擱著,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一直這樣,大概率是的。三個大小不一,高低不同的小風扇,有一個看起來還是嶄新的。小衣櫃被逼進了角落中,裡面並沒有裝得很滿。房間裡沒有廁所,在當地這種院子裡,大部分人都得去外面的公廁。

父親整理好所有行李之後,不知從哪拿出來一個西瓜,見他抱著西瓜出去,我跟在身後,來到小院的角落,有一口深井,那是我第一次看見“井”。我就像一隻“井底之蛙”,趴在井口,屁股翹得老高,一股透底的寒氣從井底傳來。父親將西瓜扔進井中,撲通一聲,西瓜沉入水中,沒一會,又浮上水面。父親說:等一哈我們就可以吃冰西瓜了。逆著光,汗珠在他臉上閃著亮亮的光,他對我笑著。許久未見的尷尬從這一刻開始,開始被這個小鎮上的太陽融化了。

林莉的《小巷深處》是一篇訴寫女兒對母親的心曲;戴望舒的《雨巷》充滿著無奈與不捨的交織;讓我魂牽夢縈的那一條小巷,一直在發生故事。而我,將會一直續寫我自己的故事。

三分之一的江南夏天——初遇(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