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年度風雲人物(186年)

公元186年,各地的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尤其在涼州地區,邊章和韓遂所領導的羌叛勢力依然強大,漢帝國無力圍剿,卻還在不斷橫徵暴斂。外民族見朝廷影響力逐步下降,於是紛紛入侵中原,先是南方武陵蠻反漢,後有北方鮮卑入寇幽、並二州,漢王朝持續著內憂外困。誰會入圍186年年度風雲人物的候選呢?

候選人1:傅燮

涼州北地人,東漢大臣,出身世族北地傅氏。

傅燮出身世族,身高臂長,相貌也是儀表堂堂。曾跟隨皇甫嵩參與討伐黃巾起義,並在兗州東郡倉亭津大破黃巾軍,位居首功,授予安定都尉,後來被調回朝中擔任議郎一職。186年3月,朝廷詔令十常侍之一的趙忠負責評定討伐黃巾軍的有功之臣,傅燮成為其中候選者。趙忠派弟弟趙延警告傅燮,讓他今後少管十常侍的事情,以後可以順利平步青雲,傅燮義正辭嚴予以回絕,趙忠非常憤恨卻又畏懼其聲望,於是將傅燮調出京城,讓他到戰事頻發的涼州漢陽郡做太守,很可能想借叛軍之手除掉這個眼中釘。

三國年度風雲人物(186年)

東漢-涼州之亂

傅燮上任以後,善於體恤百姓,涼州叛亂的羌人都被他的行為感動,紛紛前來漢陽郡歸降。傅燮於是在漢陽郡廣開屯田,列置四十多個營地,涼州叛亂也因傅燮懷柔政策有所緩解。然而其上司涼州刺史耿鄙想與涼州叛軍硬碰硬,傅燮極力勸阻但耿鄙不聽,果然討伐軍至隴西地界時發生譁變,耿鄙也被殺死。傅燮的威名也因此傳遍涼州地界。

候選人2:趙忠

冀州安平人,東漢末大宦官,十常侍之一。

漢靈帝的宦官集團,人稱“十常侍”,他們將漢靈帝玩弄於股掌之間,通過漢靈帝的皇權,橫徵暴斂、賣官鬻爵,他們的父兄子弟遍佈天下,橫行鄉里、魚肉百姓、無人敢管,其中為首的就是張讓和趙忠。當時以趙忠為首的宦官經常仿照朝廷宮殿營造私人住宅,但又怕皇帝看到,用“皇帝不應登高”的無理言論防止自己的醜惡罪行被皇帝發現。

三國年度風雲人物(186年)

十常侍亂政

186年內,以趙忠為首的宦官集團又慫恿漢靈帝修繕因去年被大火燒壞的南宮宮殿,大興土木鑄銅人、鑄大鐘、鑄天祿蝦蟆,還製造翻車渴烏等一系列宮殿內的上下水系統,官吏紛紛私下議論,朝廷奢侈暴虐已到達極點。漢靈帝還任命趙忠為車騎將軍,宦官掌握朝廷中軍的軍權這一任命遭到了朝廷各勢力以及輿論的非議,漢靈帝不得以在百餘天后罷免了趙忠的車騎將軍一職,但這也為後來西園八校尉的荒唐任命埋下了伏筆。

候選人3:支讖

全名支婁迦讖,月氏國僧人,佛經譯師。

東漢時期佛教剛傳入中原,支讖於漢桓帝末年從月氏來到洛陽,他通曉漢語,學問廣博,思致幽微,操行淳深,性度開敏,亶持戒法,諷誦群經,志存宣法,以精勤著稱。他長期居住在洛陽翻譯佛經,同時還和早來中原的竺朔佛合作進行佛經翻譯。其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道行般若經》和《般舟三昧經》就是兩人共同翻譯的。工作從公元147年起,一直持續到186年完成。

三國年度風雲人物(186年)

《道行般若經》譯本

《道行般若經》是反映佛教般若學較早的一部佛經,主要宣揚的是大乘佛教的思想。此經是大乘般若學首次進入中國內地。而《般舟三昧經》是將大乘禪法的佛經,還特別宣揚了阿彌陀佛淨土信仰,說一個人只要專心修佛,就會在禪定中見到阿彌陀佛,死後即可往生地方極樂世界。這也是西方淨土思想傳入中國內地的開端。這些思想的傳入,與中原地區本有的老、莊思想等交相輝映,不久便掀起了般若學的研究熱潮,也深刻影響著魏晉時期義學的興起和六家七宗的形成。

各位您心目中的186年年度風雲人物是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