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鲍毓明案的思考:面对黑暗的现实,我们该为孩子们做些什么?

关于鲍毓明案的思考:面对黑暗的现实,我们该为孩子们做些什么?


关于鲍毓明案的思考:面对黑暗的现实,我们该为孩子们做些什么?


最近的鲍毓明性侵案仍在持续发酵,一则则消息刷屏,做了妈妈的人,实在不忍卒读。


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叫做“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面对不堪的现实,我们该为孩子们做些什么?


01


据相关部门统计,2018年公开报道性侵儿童的案例,有750名受害人,其中女童占比95.47%,男童占比为4.26%,从年龄段来看,多数集中在7~14岁这个年龄段。


这只是公开的案例,事实上基于我们的国情和民众意识,绝大部分受害者都会“被迫”选择沉默,所以这些数据也只是冰山一角。


首先,对儿童最基础的保护,希望家长们可以重视起来,那就是性教育。


父母对性教育认真、细致的参与,不仅能防患于未然,而且也能将伤害降到最低。


即使孩子遇到尴尬的情况,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父母是我最坚实的后盾”——因为父母从来不会羞于谈论这方面的事情。


我们要教会孩子的,不仅仅是防范陌生人,哪怕是亲密的人,也应所警惕。


家长可以叮嘱孩子:

坏人虽然可怕,他们也是有弱点的,无论什么时候,你们都要尽可能地拒绝,坏人也是会害怕的。


原因很简单,如果这是在公共场合,可以让孩子得到及时的帮助;如果是单独相处,也起码让对方知道,孩子有告诉大人的可能,从而降低性侵的可能。


关于鲍毓明案的思考:面对黑暗的现实,我们该为孩子们做些什么?


身体五大隐私部位

想要有效保护自己,首先要知道,自己的身体有几个隐私部位。


1、女孩的隐私部位:乳房、生殖器官、屁股;


2、男孩的隐私部位:生殖器官、屁股。


认识五大警报


1、 视觉警告

如果有人要看你的隐私部位,或者要求你看其他人的隐私部位,就叫“视觉警告”。


2、 言语警告

如果有人谈论你的隐私部位,就叫“言语警告”。


3、触碰警告

如果有人触碰你的隐私部位,或者让你触摸其他人的隐私部位,这就是“触碰警告”。


4、 独处警告

当你一个人的时候,如果有陌生人给你糖果,要求带你去某个地方,千万不能接受,一定要想办法跑到人多的地方去。


5、 拥抱警告

如果有人突然从后面抱着你,亲吻你,同样是非常危险的,必须明确拒绝并尽快告诉父母。


父母教育孩子保护自己的同时,也应该教会他,不伤害他人。安全教育的重点并不仅限于是“背心和内裤遮住的地方是隐私,不能让别人摸”,而是应该强调“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不能随便让人碰”,重要的是权利意识,而不是落后的贞操观念。


02


但以上这些,都是辅助,儿童性侵最难防范之处在于,如果一个成年人想要对孩子做些什么,哪怕孩子有安全意识,他们也是无能为力的。


最重要的是,作为家长,你对孩子的守护!要注意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多和孩子沟通,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呵护和安全感,要避免孩子长期无人陪伴,更不要随意将孩子交给他人照看。


关于鲍毓明案的思考:面对黑暗的现实,我们该为孩子们做些什么?


作为家长,我们必须了解这些:


● 这些孩子容易成为性侵目标


①长期被父母忽略的孩子


长期被父母忽略的孩子,不仅是指父母不在孩子身边,如留守儿童,还包括父母在身边但长期疏于陪伴关心孩子的情况。这类孩子长期被忽略,缺乏情感呵护,所以很容易相信他人的关怀,加害者容易得逞。


②乖巧听话的孩子


一些孩子对大人言听计从,甚至是“盲目服从”的性格,容易被加害者盯上。在很多性侵案件中,一句恐吓“这是我们的秘密,不准告别别人,否则……”让孩子言听计从,保守秘密。


③物质贫乏的孩子


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长期物质匮乏,很可能滋生贪欲,容易被加害者利用,诱骗得逞。


03


关于鲍毓明案的思考:面对黑暗的现实,我们该为孩子们做些什么?


我们不应该让孩子成为防范性侵的主要负责人,他们也不具备这个能力。每个成年人,无论个体、组织、亦或是政府,在这件事情上都有着无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的相关制度或许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为受害者提供一个理解、支持和接纳的大环境,却是我们普通人可以努力做到的。


还是那句话 “我不会怕声音被埋没,被屏蔽,被删除,我只怕我喊的不够大声,因为我可以继续一次又一次的去呐喊 ,声音大一点再大一点 。”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长大!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