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銷量九連降,但2020年新能源汽車還有期待

新能源汽車銷量九連降,但2020年新能源汽車還有期待

4月14日,工信部發布3月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3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42.2萬輛和143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4.5%和43.3%。1-3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47.4萬輛和367.2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5.2%和42.4%。中汽協表示,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內得到有效控制,企業生產經營逐漸恢復,3月整體產銷量高於此前預期。

新能源汽車銷量九連降,但2020年新能源汽車還有期待

其中新能源汽車方面,3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5萬輛和5.3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6.9%和53.2%。今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5萬輛和11.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60.2%和56.4%。

我國汽車市場從去2018年下半年開始,就正式的進入了寒冬時期,銷量出現了28年來首次負增長,隨後多月未有起色。截至目前,新能源汽車已經連續九連降,但通過數據來看,市場已經在逐漸回暖。

中國連續多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吸引造車新勢力進入這個行業,彼時有近十家企業宣佈要發展新能源汽車,然而最終僅有三家企業變成現實,其他企業都是PPT造車。

新能源汽車銷量九連降,但2020年新能源汽車還有期待

然而造車新勢力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後才發現,投資過百億是最基本的資金需求,而在生產汽車過程中還面臨著諸多的技術難題,汽車上市後又連續出現問題,凸顯出稚嫩的新造車企業嚴重缺乏技術,消費者對它們極度不信任。

事實上汽車是高密度技術產品,汽車製造是一個高技術門檻的行業,即便是電動汽車也需要超過一百個零部件組成。這些零件該如何佈局規劃、各部件測試標準如何制定,需要跨界造車者慢慢探索。

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領導者特斯拉當年是收購了豐田廢棄的一條生產線獲得了汽車製造技術,隨後又用數年時間才生產出汽車,當中花費了大量時間進行測試,之後又連續虧損了15年才實現盈利,而另一家轉型做新能源汽車的巨頭戴森從2017年9月戴森官宣造車到2019年10月宣佈放棄,歷時兩年,投入25億英鎊,組建了一個523 人的研發團隊,仍然是“打水漂”,可見汽車行業的新進入者要經歷長時間高投入的挑戰。

中國的造車新勢力顯然沒有如此長的時間,以代表性企業蔚來為例,2019年其淨虧損高達109.622億元,如此鉅額的虧損對於本就缺乏資金的它顯然面臨著生存難關,而且按照目前這樣的情況來看要實現盈利依然遙遙無期。

新能源汽車銷量九連降,但2020年新能源汽車還有期待

實際上,從去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新能源汽車在市場的銷量就開始出現下滑,至此新能源汽車已經連續九連降。業內普遍觀點認為,補貼退坡導致車企成本上漲,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費用也有所增加,從而影響消費者的購買熱情,影響銷量。

即便新能源汽車市場近期出現九連降,但業內依然看好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未來。

乘聯會曾預測,2020年全年新能源車銷量為160萬輛,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約為135萬輛。中汽協秘書長助理許海東表示:“我相信,新能源市場明年還將處於調整期,但銷量會高於今年整體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工信部在2019年12月3日發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中指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佔比將達到25%,智能網聯汽車新車銷量佔比達到30%。按照每年新車銷量接近3000萬輛來算的話,2025年新能源汽車的新車銷量規模大約為750萬輛左右。這對於新能源車企來說,將會是一塊巨大的蛋糕,目前新能源汽車每年銷量還不到200萬輛。

新能源汽車相關“新基建”推出


新能源汽車銷量九連降,但2020年新能源汽車還有期待

疫情期間民眾對公共交通的信賴程度降低,對自駕的需求顯著挺高,疫情會對首購群體購車起到促進作用,這次疫情也會強化消費者對私家車需求的認知,消費者對於汽車消費需求會明顯好轉。此外,近日提出的“新基建”將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列入七大領域之一,從某種程度上來看,給新能源汽車充電市場和充電基礎設施行業增加了信心,為後面新能源汽車用戶的里程焦慮鬆了綁,這對新能源汽車產業是實打實的好處,國家政策上全面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也給了新能源汽車品牌一顆定心丸,這是今年的一個小期待。

利好政策頻發,今年新能源汽車或將實現正增長


新能源汽車銷量九連降,但2020年新能源汽車還有期待

為推動汽車市場的回暖發展,新能源汽車也迎來多個利好政策。從地方政策來看,一些地方政策相繼出臺針對新能源汽車限購鬆綁、補貼的政策。國家政策層面來看,3月31日國務院確定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孫光奇也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有必要延續對新能源汽車的財稅政策支持,保持產業良好發展勢頭。

此外,工信部也進一步放寬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門檻,擬刪除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准入有關“設計開發能力”的要求;擬將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停止生產的時間由12個月調整為24個月等。業內觀點認為,將新能源汽車的准入門檻進一步放寬,讓研發等前端工作與生產製造實現分工合作,有利於造車新勢力等外資車企在我國進行新能源汽車佈局,進一步激發新能源汽車市場活力,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新型肺炎疫情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在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整體大幅下滑的情況下,特斯拉在上海製造的model3由於價格大幅下降而廣受消費者歡迎,銷量大幅上升,而且目前排隊訂單還在不斷增加,意味著其他新能源汽車企業的銷量受到進一步擠壓,對造車新勢力更是沉重的打擊。

有分析認為由於新造車企業現金流為負,導致銀行信貸對於它們的態度審慎,獲得貸款的難度比較大;新型肺炎疫情打擊全球經濟,美國股市連續暴跌,新造車企業要在資本市場獲得融資的可能性較小。新造車企業如何獲得資金維持生存成為巨大的考驗。

不過由於特斯拉的成功,一些傳統汽車企業對於造車新勢力發生了興趣,此前有傳聞指廣汽集團、吉利汽車都有意投資蔚來,這對於新造車企業來說倒是一個好消息,能否獲得這些傳統汽車企業的支持將決定著新造車企業能否繼續生存下去的關鍵。

部門圖文資料、數據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