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這款小籠包太滑嫩,每天都要吃一籠,我要待在嵊州不走了

二妹初識嵊(sheng)州,還鬧了很大的笑話,“嵊”字難見,二妹不識,竟讀成了“cheng”。不過還好,在同行的吃友用她獨特的大嗓門喊“chu州”的時候,二妹的窘迫瞬間就轉換成了哈哈大笑。她可能心裡想的是加減乘除中的“乘”,結果脫口而出“除”了……

官宣:這款小籠包太滑嫩,每天都要吃一籠,我要待在嵊州不走了

原本二妹來嵊州是為帶湯的炒年糕而來,不曾想卻被嵊州獨特的小籠包圈了粉。原來,小籠包的餡兒也可以用豆腐做,原來用豆腐做的小籠包是那麼的嫩,入口滑嫩之感,已達到終生難忘的地步!

官宣:這款小籠包太滑嫩,每天都要吃一籠,我要待在嵊州不走了

逛吃第一站:超級滑嫩的豆腐小籠包

由嵊州當地的吃友帶路,到了他常吃的一家小籠店。來嵊州不吃小籠包,始終會有遺憾,不吃豆腐小籠包,則會終生遺憾。吃友如是說。

官宣:這款小籠包太滑嫩,每天都要吃一籠,我要待在嵊州不走了

剛剛出籠的豆腐小籠包,個個晶瑩剔透,薄薄的小籠皮,還似乎隱約能看見裡面的豆腐餡兒,不過吃的時候要千萬小心被裡面的湯汁燙到。

官宣:這款小籠包太滑嫩,每天都要吃一籠,我要待在嵊州不走了

慢慢咬一口,外皮很軟又有嚼勁,肉湯包裹著豆腐,肉汁的鮮美滲入到豆腐餡兒中,再配上豆腐滑嫩的口感,絕了!真真的是皮薄汁多肉鮮豆腐滑嫩,齒頰留香,回味無窮。每天早上必來一籠豆腐小籠包,一日不吃,就已經十分想念了。

官宣:這款小籠包太滑嫩,每天都要吃一籠,我要待在嵊州不走了

雖然很燙,但吃的根本停不下來,蘸著醋與辣椒醬,味道更上一層。但是一定要趁熱吃,涼了小籠包的皮會塌陷,也會變硬,影響口感。吃著豆腐小籠包,配一碗鹹漿、一根油條,有活力的一天從早餐開始,小日子過得極為滋潤。

官宣:這款小籠包太滑嫩,每天都要吃一籠,我要待在嵊州不走了

逛吃第二站:另類的煎餅果子

麵糊在鐵盤上輕輕一抹,待其成熟後揭下來,一張薄如蟬翼,圓圓的,香脆可口的春餅皮子就完成了。再裹上各種配菜,常見的如肉片,蘿蔔絲、粉絲、豆芽等。還有奇葩的如油條、蘿蔔絲油沸果,甚至是臭豆腐都可以加。

官宣:這款小籠包太滑嫩,每天都要吃一籠,我要待在嵊州不走了

來個豪華版的春餅,吃的時候再澆上蒜泥,蘸著辣醬,咬上一大口,春餅皮入口香脆又有韌性,裡面的肉與配菜又超級鮮香,加上具有獨特香味的臭豆腐,真的是又辣又臭又香了,吃著極其過癮與滿足。

官宣:這款小籠包太滑嫩,每天都要吃一籠,我要待在嵊州不走了

逛吃第三站:嵊州特色炒榨面

嵊州的榨面是當地的特色,可煮可炒,又細又幹。炒榨面與炒細粉很像,配上脆脆的包心菜、香味十足的炒雞蛋以及豆乾,吃起來雖然有點油,但是很香。

官宣:這款小籠包太滑嫩,每天都要吃一籠,我要待在嵊州不走了

逛吃第四站:香甜軟糯的糯米粿

逛吃的路上,碰巧遇到一家賣糯米粿的,作為糯米星人的二妹果斷買買買。店裡放著的那一盆餡料看起來超級震撼,老闆說,為了保證這餡料的醇香,他都是親自來熬製的。

官宣:這款小籠包太滑嫩,每天都要吃一籠,我要待在嵊州不走了

糯米粿到手的時候還是溫熱的,摸著也軟軟的,白色的外皮透出內裡包裹的黑色豆沙餡。趁熱咬上一口,口感超級軟糯,嚼起來又有一些糯米特有的Q彈。裡面的豆沙餡量十分足,甜度適中,而且後味有一些陳皮的味道。

官宣:這款小籠包太滑嫩,每天都要吃一籠,我要待在嵊州不走了

官宣:這款小籠包太滑嫩,每天都要吃一籠,我要待在嵊州不走了

吃完一個,還要再買幾個打包帶走!但是需要提醒的是,這個糯米粿的糯米皮熱的時候最軟,如果涼了,就會有一些硬,很影響口感。

官宣:這款小籠包太滑嫩,每天都要吃一籠,我要待在嵊州不走了

逛吃第五站:帶湯的炒年糕

一直想吃嵊州帶湯的炒年糕,最後一站當然要去打卡。濃稠的湯汁味道十分的鮮美,配上軟糯的年糕條,順滑爽嫩的豆腐,鹹香入味的榨菜,以及槽好的豬肉,煎得十分香脆的雞蛋,再配上當季的蔬菜,如冬筍等,可以稱得上用料十足,味道真的好的不得了。

官宣:這款小籠包太滑嫩,每天都要吃一籠,我要待在嵊州不走了

一個人,一座城;多樣美食,多種味道。體驗美食,才能品味最多情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