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朝有倭寇,清朝卻沒倭寇?

這事兒要是細講,能寫一篇大論文。

還得從明朝鎖國開始說起。明朝鎖國後,一直被倭寇糾纏,並且是屢禁不絕;清朝也鎖國,卻沒有什麼倭寇?怎麼解釋?其實這事兒就和日本人突然發現家裡有礦有關係。

明朝初年,日本戰亂,下層武士日子過不下去,就跑到海上搶劫;後來就晃悠到了明朝沿海,變成了倭寇。但是這時候人數很少,朝廷不在意。

明朝中期,日本突然發現了一個大銀礦,叫石見銀山。這個銀礦多大呢,鼎盛時期一年產銀200噸,佔當時全世界銀產量的三分之一。家裡突然有錢了,日本人第一件事就是買買買。明朝產的茶葉、絲綢、瓷器、糖,歷來都是奢侈品,日本以前窮,買不起。突然有了錢,開始像暴發戶一樣可勁的買,騷包的不得了。後來豐臣秀吉侵朝,用的就是礦山的錢。當然豐臣秀吉後來被明朝暴揍了一頓,從此斷了對外擴張的念頭。

明朝這個時候,正好非常缺銀子,明朝每年產銀大概10噸左右,官府整天派人去找礦挖銀子。在這種情況下,貿易量急劇上升,但是明朝一直搞海禁,不讓日本人隨便來買東西。

日本人超有錢,我們物產超多,相互之間強烈吸引。老百姓隨便賣點啥給日本,都是暴利。所以海禁根本就禁不住啊,後來就出現了大規模的武裝走私集團。走私就走私唄,為啥要搞武裝?其實當時那個年代,商道沒有政府保護,到處都是海盜,所以只要做生意,都要把自己武裝起來。這些武裝走私集團就是所謂的倭寇。所以我們後來看史書發現,倭寇據點中,主要是自己人,少量的是日本人。

日本的這個銀礦儲量非常大,一直產銀。日本人就一直買買買,明朝的倭寇就一直不斷。當時東亞海上繁榮的不得了。鄭成功他爸,就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武裝走私集團老總,會很多語言,娶了好多老婆,有中國人、日本人、葡萄牙人。他爸縱橫東亞海域數十年。雖然鄭成功後來佔據了臺灣,但是與他爸比起來,還是差點。他爸當時的殖民地遍佈東南亞和東亞。

日本的這種爆發狀態一直持續到德川幕府時代,時間差不多是清朝初年。日本銀礦快開採完了,沒錢了,於是日本也開始鎖國了,重新過起了屌絲窮日子。東亞貿易一下子蕭條了。清朝沿海也沒有倭寇了。

東亞海域又恢復了平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