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一年輕男子一覺醒來高燒39℃,就因這個小習慣!醫生:夏秋之交最易出現

廈門一年輕男子一覺醒來高燒39℃,就因這個小習慣!醫生:夏秋之交最易出現

最近廈門降了點溫

早晚涼風習習

大有秋天來了的感覺

廈門一年輕男子一覺醒來高燒39℃,就因這個小習慣!醫生:夏秋之交最易出現

但需要注意的是

現在白天仍然豔陽高照

在這樣的天氣裡

同樣需要防暑解暑

警惕疾病來襲

飲食上也要多加註意

別被“秋老虎”給咬到啦

廈門一年輕男子一覺醒來高燒39℃,就因這個小習慣!醫生:夏秋之交最易出現
廈門一年輕男子一覺醒來高燒39℃,就因這個小習慣!醫生:夏秋之交最易出現廈門一年輕男子一覺醒來高燒39℃,就因這個小習慣!醫生:夏秋之交最易出現

秋天仍有可能中暑

雖然盛夏已過,但“秋老虎”還虎視眈眈,天氣也逐漸轉向乾熱,因此現在這個時節,人們還是要預防中暑。

廈門一年輕男子一覺醒來高燒39℃,就因這個小習慣!醫生:夏秋之交最易出現

秋天防中暑,有啥要注意?

廈門市中醫院治未病科副主任醫師曾曉婷表示,預防中暑,最好要保證自身充足睡眠、注意補充水分、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且不要長時間待在空調房裡,以免因室內外溫差過大引起“熱傷風”

廈門一年輕男子一覺醒來高燒39℃,就因這個小習慣!醫生:夏秋之交最易出現

外出時,記得隨身備好藿香正氣、人丹等防暑用品,同時做好防曬工作。

最近天氣變化明顯

夏天養成的“宅空調房”習慣

最好戒掉啦

廈門一年輕男子一覺醒來高燒39℃,就因這個小習慣!醫生:夏秋之交最易出現

案例回顧

30歲出頭的楊先生特別怕熱,自進入夏季就每晚睡覺都離不開空調。儘管最近晝夜溫差逐漸拉大,他臥室裡也依舊整夜開著空調,溫度設定還和以前一樣低,有時還光膀子睡到天亮。

廈門一年輕男子一覺醒來高燒39℃,就因這個小習慣!醫生:夏秋之交最易出現

前幾天,楊先生早晨起床後,覺得有點鼻塞,到中午又開始頭暈頭疼、咽喉腫痛,症狀更加嚴重,用體溫計一量,身體高燒超過39℃,被確診為重感冒。

醫生表示

像這樣對“秋老虎”

掉以輕心的人

並不在少數

廈門一年輕男子一覺醒來高燒39℃,就因這個小習慣!醫生:夏秋之交最易出現

相比酷熱夏季,近期醫院接診的感冒發燒、胃腸炎等疾病患者明顯增多,其中大部分都是沒注意天氣變化,依然像盛夏一樣使用空調電扇受冷著涼造成的。

廈門一年輕男子一覺醒來高燒39℃,就因這個小習慣!醫生:夏秋之交最易出現

廈門前埔醫院內科主任醫師黃炳峰介紹,市民覺得天氣轉涼,往往對飲食起居會比較放鬆,但此時正是“秋老虎”出山、晝夜溫差開始拉大、天氣“忽冷忽熱”易生病的時期,因此大家從飲食到作息都要做好防範。

廈門一年輕男子一覺醒來高燒39℃,就因這個小習慣!醫生:夏秋之交最易出現

在室內時

儘量開電扇作為替代

睡覺到深夜

還應蓋上薄毯以免受涼

防秋燥要區分“溫涼”

流鼻血、喉嚨幹癢咳嗽、皮膚起皮發癢

這些都是秋燥的表現

廈門一年輕男子一覺醒來高燒39℃,就因這個小習慣!醫生:夏秋之交最易出現

秋燥也是“秋老虎”的表現之一

緩解秋燥,首先要分清“溫涼”

廈門一年輕男子一覺醒來高燒39℃,就因這個小習慣!醫生:夏秋之交最易出現

曾曉婷表示,患秋燥的人一般會出現聲音沙啞、皮膚乾燥、便秘、鼻敏感等症狀,實際在臨床上又分為“涼燥”“溫燥”兩種類型。

涼燥跟風寒有些類似,讓人會出現發熱頭痛、鼻鳴鼻塞,此外還有唇乾舌燥、乾咳、皮膚幹痛、舌苔白等症狀,且多見於深秋天氣轉涼之時。

溫燥則表現為發熱頭疼、咳痰一般較黏但比較稀、咽喉幹痛、舌邊尖俱紅等症狀,與風熱較為相似,一般初秋天氣尚熱或久晴無雨的時候更為常見。

想要祛除秋燥

除多喝水外

中醫講究“藥食同源”

合理飲食勝過吃藥百倍

曾曉婷表示,只要注意日常生活飲食習慣,秋燥綜合徵是可以預防的。

她向市民推薦秋季適合吃的蔬菜,包括蓮藕、小白菜、西蘭花、菠菜、黃瓜、紅薯、白蘿蔔、秋葵、栗子、冬瓜、山藥等;適合吃的水果則是柚子、梨、木瓜、蘋果、蓮子、甘蔗、葡萄、杏、橘子、紅棗、山楂等。

廈門一年輕男子一覺醒來高燒39℃,就因這個小習慣!醫生:夏秋之交最易出現

除了食材要注意

夏秋交替時節

胃腸道自然屏障變弱

大家也不能再像夏天那樣

吃生冷、冰鎮的東西

否則容易誘發腸胃疾病

冰闊落、冰西瓜什麼的

就和它們下個夏天再見吧~

廈門一年輕男子一覺醒來高燒39℃,就因這個小習慣!醫生:夏秋之交最易出現

廈門日報社微信矩陣

廈門一年輕男子一覺醒來高燒39℃,就因這個小習慣!醫生:夏秋之交最易出現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海西晨報記者:曾昊然 馬麗 通訊員:彭欽平

編輯:謝煜婕 值班主編:楊佳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