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能否成为甘肃战略增长极?

兰州黄河盆地平展资源有限,己经成为制约兰州发展的瓶,兰州建成区341平方公里,黄河盆地平展土地资源己用尽,所以兰州新区建设十分必要。兰州新区的定位,是西北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向西开放的重要平台。从定位就可以看出来,它未来是以产业为主新兴工业城市,是一座新的城市五脏俱全。兰州市未来的第二产业大部分都在兰州新区,主要布局发展,精细化工,装备制造,大数据,生物医药,商贸物流,新材料,文化旅游等产业。

能否带动甘肃发展,答案是肯定的,未来将会成为甘肃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兰州新区从一张白纸起步,短短7年时间GDP由原来的20多亿,增长到18年的205亿,年均名义GDP增长20%以上,目前累计引进产业类项目3100多亿,去年招商引资500多亿,固定投资320亿。

目前兰州新区城市雏形已经显现,具备铁公鸡立体交通,拥有省内最大的国际机场,有兰张三四线,中兰客专等,两个方向的高铁经过兰州新区并设站,周边拥有多条高速公路对外联通,设有综合保税区,航空口岸,铁路口岸等对外开放平台,核心区12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完备,教育,医疗,商业完备,发展潜力巨大。

以现在每年保持GDP15%以上的速度增长,兰州新区就有希望,给兰州新区10年的时间,到2030年,兰州新区一定会发展为甘肃第二大城市,GDP过2000亿,人口60万的甘肃重要的经济增长极。预计到2025年兰州新区人口50万,GDP将达到800亿。

说到这里肯定会有人站出来说兰州新区鬼城没人,兰州新区目前确实人少,官方给出的数据是30万,对于120平方公里核心开发区,36万人口就是杯水车薪。但城市的发展成长有其客观规律,我们要尊重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需要过程,需要时间的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拔苗助长,任何地方发展不可能一夜之间人山人海。这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像浦东新区,深圳等崛起都是由不起眼的小渔村经历了30年左右的时间积累才发展为现在的一线标杆的,很多当年的鬼城比如呈贡新区,郑东新区,也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和人口聚集,也去掉了鬼城的帽子。

兰州新区先天禀赋和依靠的背景都和这些一线标杆有差距,不可能成为一线城市。但毕竟是国家级新区,未来经过30年的积累发展,成为一个人口过百万,GDP几千亿的三线城市还是很有希望的。何况对于一个从一张白纸起步的,发展了7年的新的城市,人口聚集更需要时间沉淀。兰州新区目前随着大学城的建设快速导入了一部分人口,大学城一期,有10多所高校,全部建设完毕可以为兰州新区快速导入常住人口20万。未来兰州新区人口会随着新区快速发展,产业的不断聚集壮大慢慢增长,这个需要时间。大学城完了之后,兰州新区人口增长模式就变为产业吸附增长,过程比较漫长,大家也要有个理性的认识。

兰州新区能否成为甘肃战略增长极?

老工业企业无拓展空间,企业改建、扩建极困难,腾笼换鸟急迫!兰州是重工业基地,石油炼化、有色金属、机械加工等重工业环境压力、交通压力极大需要在远离主城区重新布置,一方面解决环境压力,需要大空间疏解废气扩散,另一方面大综资源、巨大装备大型车辆需要宽阔运输通道。

新招商大型企业布置同样需要基础配套完备集中体,兰州需要筹建工业集中区,兰州周边最理想的工业集中区只有北部的秦王川,榆中三角城、夏官营、和平高台平地无法满足兰州老工业搬迁和新建大型企业的空间需求,其次,榆中长期发展外延高台极少,后劲不足,兰州南部大山阻隔!

兰州新区能否成为甘肃战略增长极?

同时,榆中、城关、七里河、西固、红古带状布置,东西交通压力极大。兰州新区规划区1770平方公里,秦王川盆地高台846平方公里,相当于三个兰州黄河盆地平台!兰州新区向东,黑石缓丘、白银、中泉、刘川高台、靖远黄河盆地、平川方向高台、盆台连绵,拓展空间储备充足,域内黄河贯通东西、南北,土地、水资源丰富!

兰州新区能否成为甘肃战略增长极?

兰白一体,兰州黄河盆地、兰州新区秦王川盆地,白银刘川高台、靖远黄河盆地、平川高台将是兰州不断拓展的主方向。

兰州新区能否成为甘肃战略增长极?

兰州新区能否成为甘肃战略增长极?

兰州新区的建设需要客观看待,兰州新区完全是在大农村拓建新城,不是依托城市扩建!8年时间,建成区达160平方公里,占一期规划246平方公里的65%,占盆地846平方公里的18.9%!兰州新区人口30万,在胡焕庸线之西,并不容易!多年建设的白银市主城区白银区只有23万!自2012年8月兰州新区批复建设,经济增长平均在16%以上,在所有国家新区中列第1位!

兰州新区能否成为甘肃战略增长极?

兰州新区向西北经济增长极,西部产业基地,全国向西开放战略平台,产业转移示范区前进。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国际国内航线增多加密,2019年旅客吞吐量超过1500人次,兰州公铁联运不断拓展,1990年第2条欧亚大陆桥打通,东起中国连运港,西至荷兰鹿特丹,兰州成为中国境内5大节点城市之一,2017年兰州--新加坡南向多式联运国际通道打通,欧亚大陆桥与中国南海海上丝路联通。

在通道建设方面,中国兰州--尼泊尔加德满都多式联运通道建成,促使中尼关系升级,中国兰州--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多式联运通道建成,沈阳--北京--呼和浩特--银川--兰州--重庆(成都)成为新的南北大通道,兰州新区逐渐成为空公铁多式联运枢纽,物流集散中心。

兰石、兰州电机、兰州水泵、兰州通用机械等搬迁升级,兰州老城腾出空间,兰州新区现代机械加工综合实力日渐丰满。产业转移方面,江苏响水爆炸、天津火灾、河北化工厂事故再次提醒,在人口密集区布置重化工生产、储运风险极大,重化工产业链长,装置集中,环境压力大,管理难度高。

兰州新区周边人口稀少,远离主城,便于化工园区布置,兰化、兰炼有60多年重化工生产管理经验,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高校化学化工学科支持。

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总体规划100平方公里,近期开发30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12平方公里开发,已引进招商引资项目112个总投资217亿元,开工建设项目68家,年内保证投产企业40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完成工业产值20亿元、完成贸易值100亿元。2019年兰州新区化工园一期工程42个项目集中开工,千亿元大化工园区开建,产业转移初现矛头。

兰州新区能否成为甘肃战略增长极?

兰州科研基础雄厚,技术人员、技能人才储备具备大产业发展的人力保障。兰州科研实力列全球91位,全国19位,兰州有1200多家科研单位,25万高级技术人员,36.5万技能人才。

兰州每万名常住人口在校本专科大学生比例长期占全国前5位,人均高教资源丰富,中科院评估后,筹建中科院兰州大学,在兰州新区建产业基地。

兰州新区能否成为甘肃战略增长极?

兰州新区是兰州走强长大的跳板,兰州老城、兰州新区、白银经济区错位发展,相向而行,最终实现兰白一体化就是兰州发展的主基调。广东以珠三角为主的引领模式,武汉、成都、西安引领的强省会发展模式,南京、济南开始放弃大平衡模式,加入强省会模式。

甘肃走大平衡模式没有竞争力,兰白一体建设新兰州,引领全省山区人口向中心城市流动将成为主流,以铁路为代表的三城环型铁路网初步建成,坚定地看好兰州新区成为甘肃未来的战略增长极。

来源:微信公众号大贺频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