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繪畫的“現代化”

什麼是中國繪畫的現代化?

是拿著毛筆畫素描速寫+現代的情、現代的景、現代的意、現代的思想觀念來解決中國繪畫的現代化嗎?現在什麼都講現代化,但現代化不應是什麼都是現代的,更不是丟掉傳統的現代化。真正的現代化應是融合,將中國的文化、繪畫技法融合到現代的情景當中來。藝術形式是現代的,是符合現代生活的,是符合現代理念,審美的,是有現代那個“味”的,如此正如石濤所著《苦瓜和和尚畫語錄》所提倡的“筆墨當隨時代”。但是藝術思想是符合中國人的文化和理念的,技法上是原汁原味的中國的,這才沒有丟掉中國繪畫現代化的前綴“中國繪畫”。所謂用西方技法和材料進行創造那是另外一個課題叫“西方繪畫中國化”。

論中國繪畫的“現代化”

拉近了來看,是現代人能夠產生共鳴的畫境,拉長到歷史長河中看,具有時代感。但不管是放近看還是放遠看,他都是中國的,都是有中國文化特點的,有中國文化基因的。傳統的筆墨情趣是皮,現代的藝術性是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之所謂傳統,是因為對照現在,具體講主要是對照西方藝術技法和材料而言,因為自五四以後的藝術主要是吸收西方的藝術特點,對原汁原味的中國畫進行改造也好,改良也罷,借鑑也好等等。但中國的藝術是基於中國的文化土壤生長出來的藝術之花,不可能也不應該全盤西化,除非把中國文化的土壤全部剷掉,而這是不可能。

論中國繪畫的“現代化”

但是藝術是要發展的,而發展不一定都是好的,都是對的,發展也有可能是倒退的,是落後的。時間是前進的,事物有可能是倒退的,回過頭去看歷史這是事實。每一時代的人有每一代人的責任和必須要肩負的使命。如科技,每一代人在發展科技的時候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未來子孫們也要站在我們的肩膀上。既然是這樣,那我們就必須要把我們的肩膀鍛鍊的很結實。文化發展也是如此,肩負這傳承和發展,傳承有兩個目的,一是讓我們後代能看到先人的藝術是怎樣的,我們得保存好先人給我們傳下來的實物藝術得以保存傳承下去,二是傳承技法,讓後人不但能能看到一代一代先人創造的實物藝術,還能知道他是怎麼做出來的,有什麼技法,有哪些關鈕,有哪些心得體會等等。創新發展,是創造有我們這一代時代特點的藝術品,藝術思想,完成我們這一代應該完成的責任。說老實話,當下時人傳承這一塊做的不夠好,創新這一塊做的人很多,但卻不是很樂觀。潘公凱先生是少數做的比較好的代表。

論中國繪畫的“現代化”

論中國繪畫的“現代化”

潘天壽先生曾經對他的兒子潘公凱先生講過一個很重要的藝術觀點:“中西繪畫,要拉開距離;個人風格要有獨創性。時代思潮可以有世界性,但表現時代精神的藝術作品,形式風格還是越多越好”。尤其怎麼理解“中西繪畫,要拉開距離”我認為:中國畫要保持自己的獨立性,保持自己文化的鮮明屬性,不管是外在的藝術形式還是內在的藝術思想都是如此。

切不可特意摻入適合西方人口味的西洋因素,以為只要運用“國際性語言”才能同世界藝術“接軌”經過如此改造的新風格藝術形式,表面上似乎中西兼容,跨越了中西文化的界限,但是實際上既喪失了自我審美文化特色又難以從西方文化體系內部打動西方人,結果不但未能讓中國繪畫之藝術發揚光大,反而將本土藝術語言自我喪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