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檢察印記|中國之治:法律監督新佈局助力國家治理現代化

2019檢察印記|中國之治:法律監督新佈局助力國家治理現代化

中央政法工作會議、全國檢察長會議即將召開,這是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重大戰略後的重要會議。為集中展示檢察機關落實四中全會精神和一年來檢察工作成效,檢察日報即日起推出“2019·檢察印記”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黨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吹響了新的進軍號角。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檢察機關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過程中重任在肩。

2019年,全國檢察機關把履行法定職能與落實黨的絕對領導、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緊密結合起來,將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體現在自覺履職中,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積極擔當作為。

立足群眾多元司法需求構建法律監督新格局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下稱《決定》),在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等13個方面作出戰略部署,全面系統向世人展示了“中國之治”的制度“密碼”。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制度要發揮最大效能,政法機關機構職能體系的完善至關重要,而深化政法領域改革是必由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政法系統要在更高起點上,推動改革取得新的突破性進展,加快構建優化協同高效的政法機構職能體系。

2019年以來,全國政法機關努力構建優化協同高效的機構職能體系,實現了職責有機整合、內部業務融合,確保在“物理合併”的基礎上產生“化學反應”,更好地保障公平正義、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要深刻認識檢察機關的特殊職責,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服務和保障‘中國之治’。”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深刻指出,就檢察機關而言,落實、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就是在做促進國家治理體系、法治體系和治理能力、法治建設能力現代化的工作。

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司法需求,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優化檢察資源配置,構建法律監督新格局。

最高檢黨組將內設機構改革作為新時代檢察工作創新發展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十大業務”板塊正式確立,檢察機關法律監督總體佈局實現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並行發展的態勢。“四梁十柱”巍峨矗立。

法律監督新佈局,讓每一位檢察人員深切感受到沉甸甸的責任。2019年,各級檢察機關按照“辦實事、求極致、解難題、保本色”要求,積極主動履行各項檢察職能,全力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檢察力量。

以履職新成效守護新時代人民群眾美好生活

新時代,創新國家治理體系、提高國家治理能力,根本是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工作導向。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檢察官作為公共利益的代表,肩負著重要責任。作為檢察機關四大職能之一,從試點到全面鋪開,檢察公益訴訟的枝芽藤蔓如今已延伸覆蓋到百姓日常的吃穿住用,為人民美好生活築起堅強的法治保障。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公益訴訟作出了新部署,強調要“拓展公益訴訟案件範圍”“完善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兩句話22個字,意蘊豐富,飽含期許。

加強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守護綠水青山藍天;落實“四個最嚴”要求,開展“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專項監督活動,堅決捍衛食品藥品安全底線;聚焦國有財產和國有土地保護,維護國有財產不受侵犯;用法律手段捍衛英烈尊嚴;將“等”外探索原則從“穩妥、積極”調整為“積極、穩妥”,不僅把法律明確賦權領域的案件辦好、辦紮實,還以高度負責的精神,積極穩妥探索辦理群眾反映強烈的其他領域公益訴訟案件……2019年,檢察公益訴訟持續發力,取得了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實實在在感受得到的成果。

民營經濟和國有經濟一樣,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決定》在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部分明確提出“健全支持民營經濟、外商投資企業發展的法治環境”,強調要營造各種所有制主體同等享受法律保護的市場環境。

2019年以來,政法機關按照黨中央部署積極作為,護航民營企業走向更寬廣的舞臺。檢察機關繼續深入轉變司法理念,準確把握法律政策界限,改進辦案方式方法,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各級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民事檢察監督的優勢,綜合運用抗訴、再審檢察建議等手段,監督糾正法律錯誤生效判決;行政檢察部門依法辦理一批涉及民營企業的行政許可、行政審批、行政處罰等訴訟監督案件,讓民營企業深切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自覺扛起中國社會治理的“檢察擔當”

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

加快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政法機關的殷切希望。

《決定》在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部分,突出強調要“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這一部署與檢察工作直接相關,其中,掃黑除惡就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關鍵一役。掃出一片朗朗晴天,讓人民群眾帶著滿滿的安全感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國家治理題中應有之義。

2019年,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檢察機關充分發揮刑事檢察職能,嚴把辦案質量關,確保辦案始終在法治軌道上運行。從湖南徹查新晃一中“操場埋屍”案,到雲南深挖孫小果案,再到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委原書記、原區長等14名涉黑“保護傘”被查處,檢察機關掃黑除惡與“打傘破網”“打財斷血”同步推進,以看得見的實效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保駕護航。

2019年,經過兩年的試點,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在全國範圍內全面推行。這一制度,對於優化司法資源配置、高效懲治犯罪、及時修復社會關係有著變革性作用。2019年10月24日,最高檢聯合最高法、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共同發佈《關於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指導意見》,對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基本原則、當事人權益保障等作出了具體規定。檢察機關積極履行主導責任,在提升訴訟效率、化解社會矛盾、減少社會戾氣、創新社會治理、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為促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了法治智慧,體現了檢察擔當。

江蘇省宿遷市一起受賄案原審被告人唐某因不服判決,向最高檢寫信申訴,不到7個工作日就收到了最高檢受理答覆。“群眾來信件件有回覆”,顯示了檢察機關服務群眾的誠意。

2019年以來,全國檢察機關從整合人員力量、加快週轉速度、規範答覆模板、壓實工作責任、優化網絡系統、加強技能培訓等方面發力,全力推進群眾來信答覆工作,以實際行動落實最高檢黨組“將心比心對待群眾信訪,建立7日內程序回覆、3個月內辦理過程或結果答覆制度”的莊重承諾。

檢察建議是檢察機關履行法律監督職責的重要方式,也是檢察機關參與社會治理的重要舉措。2019年2月,最高檢修訂併發布了《人民檢察院檢察建議工作規定》,要求努力把檢察建議做成剛性、做到剛性。通過檢察建議,檢察機關在服務黨和國家大局,規範執法司法行為,增進民生福祉,推動社會治理水平提升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最高檢向教育部發出的加強校園安全管理、預防校園性侵害的“一號檢察建議”,在2019年持續凝聚各方合力。自從“一號檢察建議”發出,從最高檢黨組到第九檢察廳,從省級檢察院到縣區檢察院,推動落實成為沉甸甸的責任。最高檢將“一號檢察建議”監督落實確定為今後幾年全國檢察機關的一項重點工作,要求將這項工作“沒完沒了”地抓下去,確保抓出實效……

道遠且長,雖遠必達;心之所向,行必能至。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開啟了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新篇章。新目標、新徵程,新擔當、新作為,檢察機關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實幹篤定前行,努力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更大檢察力量。(檢察日報 徐日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