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要去“死”的咪蒙 为何活得很滋润

经常要去“死”的咪蒙 为何活得很滋润

最近,一篇名为《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的文章刷屏。大过年的本来提到死字很不吉利,但总有人想膈应一下大家,不想让人安心过个好年。现代人本已经很焦虑了,尤其是在年底,该赚钱的没赚到,该脱单的没脱了,年初升职加薪的愿望也一一落空。但仍有人在努力的制造谎言,贩卖焦虑大家添个堵。

经常要去“死”的咪蒙 为何活得很滋润

1月29日晚,咪蒙旗下微信公众号“才华有限青年”推送了一篇名为《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的文章,并在朋友圈刷屏,引发众多网友点赞、转发。读者们无不为主人公的坚强正直、不幸遭遇而泪流满面,也对社会的黑暗感到深恶痛绝。

但是有眼尖的网友却找出了文章的bug,指出文章存在欺骗、杜撰的证据。

Bug1:文章主人公13年参加高考,高中看过《灵魂摆渡》,而《灵魂摆渡》14年才上线。

经常要去“死”的咪蒙 为何活得很滋润

Bug2:文中提到“周有择”像个在接受诺贝尔奖的数学家,但是诺贝尔奖根本没有数学奖。

经常要去“死”的咪蒙 为何活得很滋润

Bug3:据文章中的校园图片考证他的学校为绵阳中学实验学校,而该学校的第一届高中毕业生毕业于2014年,真不知道这位高考状元怎么2013年从这里毕业的……

Bug4:本科毕业,工作两年,25岁,成为阿里P7员工。这应该马云或者张勇的儿子有这个可能。

疑点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打着非虚构写作的旗号,却胡编乱造,毫无逻辑,缺乏常识。最主要的是强行贩卖焦虑,恶意编造谎言。最终受到广大网友的质疑与讨伐。

随后微信删除了该篇文章,并对发文账号“才华有限青年”做了60天的禁言处罚。

经常要去“死”的咪蒙 为何活得很滋润

面对强大的舆论,文章团队后来回应称:漏洞百出的情节并非虚构经验不足,而是要保护当事人,对真实情况做了“模糊化处理”;写稿不是为了赚流量卖广告,而是出于理想和情怀……总之,不管外界如何言之凿凿,他们就是问心无愧。好一个问心无愧。

经常要去“死”的咪蒙 为何活得很滋润

在自媒体界咪蒙是最擅长用别人的情感来充实自己口袋的人没有之一。她的文章能让那些疯狂的对咪蒙坚信不疑的粉丝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让你笑、让你哭、让你丧。说白了就拥有是一种蛊惑人心的力量。

咪蒙曾经总结高阅读量的四个关键词:热点、金钱、性、暴力。而她本人及团队也对这些法则运用的炉火纯青。如果你有所留意就会发现咪蒙旗下公众号文章标题运用最多的字是“死”字。不是她自己“死”,就是亲戚朋友“死”。我真为她的亲戚朋友感到悲伤。下面列举一些咪蒙及其旗下公众号的标题:

标题之我先“死”:

经常要去“死”的咪蒙 为何活得很滋润

标题之让别人“死”

经常要去“死”的咪蒙 为何活得很滋润

洞悉人性,贩卖焦虑,咪蒙的每次精准出击都能换来10w+。她的粉丝数量和个人年收入早已突破千万,而且名下拥有数家公司。在一次次的争议与谩骂中咪蒙的身价也随之水涨船高。据了解“咪蒙”公众号头条广告费是:2016年8月,45万;2017年11月,75万;2018年11月高达80万。

虽然备受争议,备受指责,但是咪蒙喜欢这样,广告金主也喜欢这样。每一个骂她的人都在给她赚钱。

对于咪蒙来说被骂值得吗?当然,有名可赚、有钱可赚。当然值得。

那最后谁是输家,被灌输焦虑、被浪费时间的读者是输家。这已经不是咪蒙的文章第一次引发如此强烈的反响了。虽然文章被删了,公众号也被禁言了60天。但是风波过后,禁言解封以后,我相信还有《一个嫁入豪门的太太之死》......的文章出来刷屏。

这次关于《豪门状元之死》的文章还引发诞生了一个新词语“含咪率”测算规则是:关注咪蒙公众号的朋友人数÷总朋友人数。当然“含咪率”高低并不代表什么,关注”咪蒙“的人也并不代表认同咪蒙的价值观。毕竟现代人吃瓜看戏的热情还是很高的。

虽然这是一个开放而言论自由的年代,但是造谣作假还是要不得。正如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说法:”百花齐放不等于信口开河,拿了麦克风不等于可以肆意妄为,公众号当有公心,自媒体应当自重。

经常要去“死”的咪蒙 为何活得很滋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