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多種銷售模式將顛覆傳統汽車銷售體系

進入到2018年以來,整個汽車市場正在發生新的變化,中國汽車流通領域的實踐模式也在不斷進化,多年成熟運作的4S店單一渠道正在被打破。

據瞭解,汽車銷售渠道的發展經歷過三次浪潮,第一次是以汽車之家、易車為首的導購團購網站發起做電商的浪潮;第二次是以二手車電商轉型為主要特徵,且以B2B撮合平臺興起為特徵的幫賣市場的形成;第三次是以汽車新零售為關鍵詞帶來的汽車銷售渠道發生變化的浪潮。在這幾次行業蛻變過程中,汽車流通市場由單一的4S店銷售體系變為以創新手段促進產業發展的多形式、多模式的市場,汽車銷售模式正在得以重塑。

汽車多種銷售模式將顛覆傳統汽車銷售體系


近期,對獨立於4S店體系的新流通模式進行了盤點:

汽車多種銷售模式將顛覆傳統汽車銷售體系


4S店單一銷售體系被打破,多種形式銷售形式正在形成

通過盤點發現,這些創新主體的來源主要分為幾大類:1.以巨頭為標誌,從電商平臺跨界進入的玩家,如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等;2.以二手車電商平臺為主營業務切入的玩家,包括大搜車、瓜子二手車等;3.以汽車電商平臺切入的玩家,包括賣好車、省心寶等企業;4.以金融手段切入做以租代購的企業,如易鑫、花生好車、來用車;5.以用戶線索切入利用大數據切入的企業,包括行圓汽車、團車網等企業。

從進入市場的時間點來看,分佈比較均勻,從2014年開始整個市場獲得了初步發展,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陸續有企業以不同的形式切入市場。

有意思的是,通過企業類型與進入時間對比發現,2014年互聯網最熱的行業是電商行業,而電商細分領域最熱的是汽車電商市場。這一年,可以被看作整個汽車電商市場的起步階段。通過查閱資料瞭解到,當時行業研究的重點是對於未來市場的展望,其中在發展過程中也會有重重困難,比如車輛的交付問題,直到2016年,汽車電商領域曾經估值10億的“獨角獸公司”車風網宣佈倒閉,引起行業一片唏噓,由此汽車電商市場不斷被唱衰。

到了2015年,就一直有以租代購模式的鉅額融資消息,易鑫獲得了騰訊、京東、易車25億元的投資,先鋒太盟獲得了PAG1億美金的融資。車企也開始扎堆轉型進軍以 租代購,4S店也在擠破頭搶佔市場。一時間,行業內湧入了大量的競爭者。

進入2016年,汽車電商逐漸迴歸理性,進入成熟階段,不少平臺此前主打的“一口價整車特賣”不再成為主要賣點,“包銷”“買新”等模式也逐漸淡出大眾視野,汽車電商定價權的聲音也逐漸減弱。在2016年雲棲大會上,馬雲曾表示:“純電商時代將很快結束,傳統的電子商務咋未來將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基於大數據、電子商務、物流下的新零售模式。而這種依託互聯網基因,融合線上優勢和線下資源,上下聯動的新零售正逐漸成為一種趨勢。所以,大批汽車企業開始瞄準汽車零售這樣一個概念,以二手車平臺為主的電商平臺逐漸開始進入新車市場。

發展至今,以新零售為風向的汽車銷售正在引領新的風潮,新零售也不在拘泥於單純的線上和線下,而是根植於用戶體驗、技術和數據支持、供應鏈把控、跨界經營的價值鏈重構,整個市場包括汽車廠商、銀行、保險、分銷商、客戶以及金融公司不斷加強緊密合作,走向共贏局面。

新玩家不斷入場,渠道下沉成為各企業佈局重點

從融資金額來看,在2017年到2018年大多數企業完成的是A輪或者B輪融資,這說明整個市場已經度過了項目初始階段,正在走向業務探索階段,各家企業都在試水業務模式,探索新的發展路徑。另外,獲得C輪、D輪融資的企業較少,這說明整個市場發展較不成熟。

大環境下,隨著新科技手段出現,汽車市場的玩家正在探索圍繞以新營銷、新金融、新零售為關鍵詞的新的發展階段。尤其是在2018年,汽車市場在嚐鮮新零售的形式之後,逐漸向更深層次的邏輯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