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焦作市溫縣!這事辦得漂亮!

#焦作縣級融媒體#

4月16日,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五場新聞發佈會在市會議中心舉行,重點介紹溫縣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厲害了焦作市溫縣!這事辦得漂亮!

焦作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五場新聞發佈會現場。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蔣 鑫 攝

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方面,溫縣按照中央、省、市的決策部署,堅持“一手牽兩頭”,變壓力為動力,化被動為主動,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截至目前,全縣129家規上工業企業全部復工復產,返崗率97%;全縣7個省重點項目、25個市重點項目、189個縣重點項目全面開工、加速推進;成功舉辦重點項目網絡集中籤約儀式,共簽約項目12個,總投資208億元,實現了“雲端”談項目、招商“不斷線”。

疫情防控期間,溫縣變館校現場授拳為網絡教學,變現場比賽為網絡賽事,積極組織廣大拳師、太極拳網站、太極APP引導廣大群眾在家習練太極拳、增加免疫力,讓太極拳成為一線抗疫新力量。

在農業農村發展方面,溫縣以激發鄉村活力、提高農民收入為抓手,大力發展小麥良種、“四大懷藥”等特色產業,加快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在推動復工復產復市方面,溫縣切實為企業復工復產和商業復市提供支撐,使企業能夠開得了、轉得好。

在脫貧攻堅方面,溫縣作為全省8個非國定貧困縣之一,將參加國家脫貧攻堅普查。溫縣堅持集中攻堅和鞏固成果相結合,用活“兩個載體”,抓實“四個重點”,確保如期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朱曉琳 報道

厲害了焦作市溫縣!這事辦得漂亮!

4月17日《焦作日報》03版

用心用情贏得大考

疫情防控是一場大戰,也是一次大考。溫縣縣委、縣政府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人才優勢轉為制勝優勢,在防控一線,在生產車間,快速建起一條由黨員幹部衝鋒、先進典型引領、基層組織護航的紅色防線,讓鮮紅的黨旗高高飄揚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各類企業全面復工復產,高三學生平安復學,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打下堅實基礎。

該縣把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成立由縣委書記任政委、縣長任指揮長的疫情防控指揮部,第一時間啟動一級響應,第一時間設立縣、鄉、村三級卡點,第一時間開展應急演練,確保疫情防控科學有序高效。

防控措施得力。該縣構建以黨員和群眾代表為主力軍、片長街長路長為責任人、廣大人民群眾齊上陣的工作格局;建立2個定點救治醫院和1個集中隔離點,充分發揮太極拳、中醫藥優勢,增強群眾和一線防控人員的免疫力;保障物資供應,做到保質、保量、保供、保價,確保全縣經濟社會平穩運轉。

復工復產加速度。該縣成立企業復工復產工作專班,實行首席服務官制度,復工復產跑出加速度。目前,該縣129家規上工業企業全部復工復產,累計復工返崗10687人,返崗率97%。

項目推進按下快進鍵。該縣堅持項目為王,將今年確定為“項目攻堅年”,重點圍繞食品藥品、文化旅遊、健康養生、裝備製造、智能家居五大經濟板塊,編制了規劃、謀劃、在建、續建等項目庫,完善項目推進機制,健全項目推進體系,形成了加快項目建設的強大合力。截至目前,該縣7個省重點項目、25個市重點項目、189個縣重點項目全面開工,加速推進。

招商簽約網上見。該縣充分利用太極拳發源地、四大懷藥原產地等特色資源優勢,創新網絡招商、電話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改“線下約”為“網上見”,變“面對面”為“屏對屏”,成功舉辦了重點項目網絡集中籤約儀式,共簽約項目12個,總投資208億元,實現了“雲端”談項目、招商“不斷線”。近期,該縣還通過“走出去”“請進來”,與好想你棗業集團成功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邀請華為集團、思念食品、西藏天路、香港銅鑼灣等10餘家知名企業來溫考察對接合作事宜。現在,溫縣縣委書記毛文明帶團正在滬、浙、贛考察對接項目。

吹響復市“衝鋒號”。該縣積極引導商貿業復市,大力開展餐飲嘉年華、購物促銷等活動,激發全縣商貿服務業的生機和活力,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使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及時得到回補。目前,該縣藥店、商場、超市已全部復市,各類餐飲門店復市率達99%。

繫好復學復課“安全帶”。該縣制訂“一校一策”防控方案,實施封閉管理、防疫培訓、通風消毒、錯時分餐、健康跟蹤、小班額教學等具體管控措施,全力護航廣大師生安全有序復學復課。目前,該縣高三年級3800名學生已於4月7日開學,初三年級將於4月20日復學復課。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朱曉琳 報道

厲害了焦作市溫縣!這事辦得漂亮!

太極拳師和弟子們在錄製視頻,助力抗疫。焦作日報全媒體通訊員 徐宏星 攝

打好地道太極拳 增添抗疫新力量

促進文旅大發展 擴大世界影響力

作為太極拳發源地,溫縣如何發揮太極拳優勢助推疫情防控?如何抓好太極文化旅遊推進經濟社會發展?

鍾南山院士提出習練太極拳對改善心肺功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具有很好的效果,使太極拳這一運動在世界上影響力進一步擴大。溫縣作為太極拳發源地,藉此機會,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積極發揮太極拳作用,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應有的貢獻。一是變館校現場授拳為網絡教學。積極組織廣大拳師、太極拳網站、太極APP,引導廣大群眾在家習練太極拳,增強免疫力。疫情發生以來,累計有100餘個微信群、300餘個公眾號、2家太極拳專業網站開展在線教學培訓,累計點擊量突破千萬人次,國外50多個國家參與了這些活動。二是變現場比賽為網絡賽事。成功舉辦太極戰“疫”太極拳網絡視頻公益大賽,有912人報名參賽,進一步激發了廣大拳友習練太極拳的熱情,讓太極拳成為一線抗疫的新力量。三是廣大拳師積極響應,紛紛獻愛心助力疫情防控,捐款捐物價值50餘萬元。

為發展太極拳文化旅遊,該縣圍繞打造“世界太極城·中原養生地”的目標,以持續叫響“太極拳發源地”文化品牌為定位,加快推進“兩山兩拳”區域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示範帶建設。一是突出抓好A級景區創建。對標國家A級景區質量等級標準,制訂創建方案,明確創建時間,壓實創建責任,加快推進陳家溝國家AAAAA級景區和懷山堂懷藥產業園、小麥博物館2個AAAA級景區創建工作。二是突出抓好重點文旅項目建設。成立印象太極、太極文旅小鎮等7個重點項目推進專班,由縣四大班子主要領導親自掛帥,每週召開專題工作會,強力推進項目建設。三是突出抓好太極拳旅遊產業發展。利用太極拳發源地和太極拳著名傳承人的影響力,以太極拳體驗為載體,讓遊客都能學到一兩招很地道的太極拳招式。積極策劃、組織、承辦國家、省、市各類武術賽事,大力發展陳家溝太極拳競技比賽項目,組織好太極拳推手循環賽、第二屆陳家溝“王廷杯”太極拳公開賽等賽事。同時,積極支持民間賽事,提供業務及政策扶持。四是突出抓好“兩拳”融合發展。推進兩拳區域文化旅遊融合示範帶規劃建設,加快實施“兩拳+”提升工程,打造“焦作太極聖地·登封少林禪寺”“中國功夫尋源”等區域功夫旅遊板塊,擴大中國功夫的國際影響力。同時,推進“兩拳”在培訓、營銷、賽事、旅遊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積極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兩拳”文化品牌。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朱曉琳 報道

厲害了焦作市溫縣!這事辦得漂亮!

河南昊邦肥業科技有限公司工人駕駛吊裝車轉運化肥。焦作日報全媒體通訊員 徐宏星 攝

兩精準 兩助力 一扶持

讓企業應開盡開應復盡復

把疫情影響降至最低,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疫情造成的損失奪回來,註定了企業復工復產也是一場硬仗。溫縣在作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通過“兩精準、兩助力、一扶持”,切實為企業復工復產和商業復市提供支撐,真正使企業能夠開得了、轉得好,著力推動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該縣25個省市重點項目已全部復工;129家規上工業企業已全部開工;各類餐飲飯店、酒店、商場、超市、藥店、農民合作社等已全部復市復場。

“兩精準”,是精準指揮加精準服務。該縣成立5個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指導服務組,採取“指導開”“服務開”“鼓勵開”等舉措,加快企業復工復產進度;推行企業首席服務官、駐廠指導員等制度,打好企業復工復產服務“組合拳”;委派56名縣處級、鄉科級幹部提供“一對一”精準服務。

“兩助力”,是保障助力加金融助力。該縣想方設法、多措並舉,助力企業解決開工難、物資保障難等問題,為降低企業運行成本,落實水、電、氣等優惠政策,多途徑、多形式搭建政銀企合作平臺,助推政銀企合作不斷向縱深發展;舉辦金融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座談會,與多家銀行簽訂總投資140億元的戰略合作協議。

“一扶持”,是政策扶持。該縣加強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的財政金融支持,助力16家企業成功入選國家、省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名單,獲得疫情專項貸款支持4.56億元;積極爭取上級資金項目,一季度申報中央預算內資金項目119個,總投資86.4億元,擬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35.4億元;做好地方專項債券項目入庫工作,一季度申報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23個,入庫率100%。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朱曉琳 報道

用活“兩個載體” 抓實“四個重點”

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戰

作為全省8個非國定貧困縣之一,溫縣將參加國家脫貧攻堅普查。為切實做好脫貧攻堅普查各項準備工作,該縣圍繞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堅持集中攻堅和鞏固成果相結合,用活“兩個載體”,抓實“四個重點”,確保如期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

用活“兩個載體”。該縣深入開展脫貧攻堅“回頭看”活動,堅決做到“三保障”“三精準”和“三落實”,切實提高脫貧攻堅工作質量;深入開展“掛牌幫扶”活動,478戶貧困戶、脫貧監測戶和貧困邊緣戶由縣級、科級幹部一對一掛牌幫扶,確保全部如期脫貧。

抓實“四個重點”。該縣持續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推動復工就業,做好消費扶貧和兜底保障工作。一是統籌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246萬元,安排項目45個,優化招投標流程和標準,加快推進,目前23個項目已竣工。二是組織幫扶責任人逐戶逐人核實勞動力就業情況和就業計劃,做到“信息推送到人、外出服務到崗、本地挖潛到崗”,目前全縣貧困勞動力就業6528人,為2019年務工人數的104%。三是採取行政事業單位定點採購、電商和商超協議銷售、納入集中配送平臺等方式,積極幫助貧困戶銷售農產品,向河南農購網推薦農產品128個,向國家消費扶貧數據庫系統推薦43個扶貧產品。四是建成醫養中心6個、農村幸福院114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8個,進一步完善了重度殘疾人兜底線戶醫療保障服務;縣財政安排54萬元,幫助1129名兜底對象購買了扶貧救助保險,按1525人的基數辦理防貧保險,確保脫貧監測戶和貧困邊緣戶不返貧致貧。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朱曉琳 報道

讓特色更特優勢更優

推動三農工作高質量發展

在紮實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溫縣以激發鄉村活力、提高農民收入為抓手,大力發展小麥良種、四大懷藥等特色產業,加快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讓特色更特、優勢更優,不斷推動溫縣三農工作高質量發展。

該縣是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縣、全省鄉村振興示範縣、全省美麗鄉村建設示範縣,農業是該縣的特色優勢。在疫情防控期間,該縣統籌做好農業農村工作,多措並舉促進農業穩產保供、農村和諧穩定和農民增收。

提前著手,保障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該縣通過搭建農產品供銷平臺、辦理車輛通行證、提供農資服務、開展農技指導等措施,為1500多家涉農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復產復工提供支撐。目前,該縣25400公頃小麥長勢良好,種植“四大懷藥”3333.33公頃,謀劃爭取農業項目21個,總投資16.8億元。

全面統籌,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該縣基本完成262個村莊實用性規劃編制,為城鄉基礎設施和服務向農村延伸夯實了基礎;實施城鄉環衛一體化項目,全縣鄉村實現日常保潔常態化保持、垃圾清理無害化處理的蝶變。

深化改革,激發農業農村內生動力。該縣深化農村土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宅基地“三塊地”改革,目前已有46個村實現整村流轉,村集體經濟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開展農村集體經濟“消薄”行動,建立全縣農村項目庫,已入庫項目122個,涉及資金1.1億元,村集體經濟薄弱情況得到明顯改善。

深入整治,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該縣確定60個重點示範村,開展“乾乾淨淨迎小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活動,啟動祥雲鎮全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實現汙水治理和戶廁改造雙見效;實施農業面源汙染整治,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配套率達95%,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80%;全力打造10個“四美”鄉村和“五美”庭院示範村。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朱曉琳 報道

厲害了焦作市溫縣!這事辦得漂亮!

溫縣一中高三學生在教室裡學習。焦作日報全媒體通訊員 徐宏星 攝

做好復學工作

讓家長放心社會放心

全省高三年級已於4月7日復學。溫縣在復學方面採取了哪些措施?初三學生將於4月20日統一返校復學,溫縣在這方面有什麼舉措?在4月16日舉行的疫情發佈會上,溫縣副縣長李美玲作了詳細解答。

4月7日,溫縣3800餘名高三學生順利返校復學。在具體工作中,該縣規範流程,嚴格按照學生返校“123”標準,規範入校流程,有序組織學生入校。各學校實施錯峰返校,學校間錯時一小時,班級間錯時一小時,避免交通擁堵和人員聚集。衛健部門在校門口設置臨時隔離點,選派醫護人員及急救車,全程提供醫療保障。交警部門組織精幹力量,在學校交通主幹道與校門口維護秩序。市場監管部門協助各學校做好餐廳防疫準備工作,提供衛生防疫技術指導。消防部門對各高中的消防設施進行認真排查,及時整改隱患。疾控防疫部門每週深入各高中,對校園消殺,對就餐就寢管理進行專業指導。

針對下週初三年級復學工作,該縣參照高三複學標準進行了認真準備,嚴格按照“九個到位”標準,配足配齊防控物資,按2周用量配發師生口罩;“一校一策”完善復學方案和應急預案,把防控措施細化到每個環節、落實到每名師生員工;按照全市開學條件標準,全面開展排查,逐校逐項落實,17所公民辦初中及職教中心全部具備開學條件;復學後所有學生住宿在校封閉管理;教職工原則上封閉管理,確需外出的參照高三標準實行點對點閉環式管理,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朱曉琳 報道

本文轉載自"https://www.toutiao.com/item/6817699010288026123/",文中觀點並不代表本號觀點。本號尊重原創版權,如有冒犯,請私信立即刪除。同時歡迎各類投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