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次辱罵遊客,景區商家為何不長記性

圖片

11月1日,針對引發熱議的麗江古城一銀器店老闆罵遊客“垃圾”一事,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和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通報稱:經查,該老闆在經營過程中存在不文明行為,存在所售商品標記重量與稱重重量不一致的情況。目前,相關部門對商家作出停業整改的處理,對商鋪存在的涉嫌違法行為已立案調查。

“沒錢就別來逛,垃圾。”銀器店老闆這句辱罵遊客的話,是不是聽起來很熟悉?就在今年國慶節期間,大理雙廊古鎮一手鼓店店員對遊客大罵:“窮鬼,沒錢就不要出來玩!”事件曝光後,這家手鼓店被責令停業整頓30天,罵人女店員公開道歉。此事剛告一段落,麗江就被曝出罵遊客“垃圾”事件,雲南旅遊再次被推上輿論風口浪尖。

相較於罵遊客“窮鬼”事件,罵遊客“垃圾”事件的惡劣性有過之而無不及。前者是店員涉嫌“強買強賣”,買賣不成辱罵遊客;後者則是商家涉嫌玩“套路”,被拆穿後氣急敗壞。據報道,遊客在麗江古城買銀碗,結賬時發現碗底標記重量為145克,但店家稱重為177.5克,被當面拆穿後,該店主大罵遊客“垃圾”。事後,商家竟辯稱店主是老人,不識字,不知道銀器內有隔熱層。

做生意講究和氣生財,買賣不成仁義在,哪有辱罵顧客的道理?無論是不是套路、有沒有誤會,店主都不該辱罵遊客,何況店主有錯在先,多算了銀器的重量。現實中,因辱罵遊客而付出沉重代價的案例不勝枚舉,旅遊從業者更應該深有體會,但仍有商家“記吃不記打”,非要撞得頭破血流才知後悔。

應該說,辱罵遊客的商家代表不了一個地方旅遊從業者的整體素質和形象。但旅遊是一個對形象和口碑依賴性較強的行業,特別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一起偶發的負面事件可能重創地方旅遊形象和口碑,用“一顆老鼠屎壞一鍋湯”形容毫不為過。

雲南是旅遊大省,其中麗江和大理比較出名,堪稱雲南旅遊“雙子星”。但這對“雙子星”一度不爭氣,欺客宰客、辱罵遊客等惡性事件被頻繁曝光。以麗江古城為例,在2015年至2017年期間,麗江古城先後被國家旅遊局“嚴重警告”兩次,口碑一度跌至冰點。麗江古城被警告的主要原因,就是遊客投訴率長期居高不下,遊客人身財產安全事件頻發,屢屢對社會造成嚴重不良影響。

為重塑旅遊形象,2017年以來雲南拿出的刮骨療毒的行動有目共睹,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今年10月,雲南相關部門表示,經過重拳整治,曾經出現的旅遊亂象得到有效遏制,旅遊市場秩序明顯好轉,從全國旅遊投訴平臺12301看,雲南旅遊投訴量呈逐年下降趨勢。情況在逐漸向好,但仍不能掉以輕心、沾沾自喜,接連兩次惡性事件再次給雲南旅遊敲響了警鐘。

景區個別商家不長記性,一再“拆臺”,就要付出相應代價。但願類似惡性事件不再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