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產品和新商業的一點思考

#全國大學生財經達人徵文挑戰賽#

車和家創始人李想曾經做過關於汽車行業產品和新商業的演講,他談到的內容涉及到的主要是汽車行業,受此啟發,對於整體的商業發展,我有幾點自己的思考來和大家分享。


產品不僅僅指的是有形的商品,還有看不見的服務,產品本身是一定有價值的,來滿足不同客戶的某一方面的需求,所以說企業的任務是分配產品資源,給到合適的客戶,得到補償盈利的過程,產品不僅僅是和互聯網相關的,這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


關於產品和新商業的一點思考

產品和服務


從產品定義角度看,什麼是產品?李想認為產品是一種管理能力,而製造產品的第一步,就是針對問題設定目標,這個目標要清晰可見,確保公司的所有成員能夠在對產品認知上處在一個水平。他說得不錯,在汽車行業確實如此,汽車是高度標準化和流程化的行業,目標一致很重要,而在其他行業就會有點不同,比如諮詢行業,資訊公司的產品是諮詢服務,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服務的團隊是3-5個專業人士,每個人從不同的維度去評估和優化解決方案,雖然對目標公司的評估是一致的,但是每個人在認知上不需要到一個水平,更不用說在諮詢行業普遍採用的PTA(遠程實習)的工作形式了。所以說,產品的性質(實體還是服務)決定了我們如何去定義它,也決定了我們如何實現它。


從產品標準看,什麼樣的產品屬於優質的產品?李想認為產品要給用戶優越感,價值感和安全感,確保有同一個標準,這似乎是很有道理,但是在消費逐漸差異化和趨向定製化產品的今天,用戶的體驗也會不一樣,所以很難有統一的標準,個人認為,以後需要用人工智能和智能機器人來去生產產品,比如已經實現的保時捷產品生產線。


關於產品和新商業的一點思考

用戶畫像


從用戶價值的衡量看,怎樣衡量用戶的價值?李想認為這取決於用戶是否願意付出時間和金錢在公司的產品上,甚至他的產品經理還認為產品生產應該是隻看價值不看用戶體驗,然而這很難衡量,通過網站瀏覽量?還是通過用戶消費結構分析?似乎都是不準確的,因為用戶的消費取決於很多因素,比如衝動消費和報復性消費,而這些很難在冷冰冰的數字背後體現,我一直覺得要衡量人的情感是很難的,不管用如何先進的技術,因為情感是容易變化的,而在未來,可能會採用在人體植入芯片來檢測人的身體變化,從而推測人的情感,而這方面的技術爭奪和競爭,在未來也會是異常激烈的。


從商業角度看,如何看待新商業?李想認為新商業不完全是互聯網,它是信息革命的延續,用數據去控制,員工當作用戶去管理,這和傳統商業有著根本的差別,需要毀掉之前的思路和價值觀,採用系統性的互聯網能力,這些是很難的。的確,新商業是傳統商業的一種顛覆,我認為商業的發展經歷了工業革命階段,互聯網商業階段和新商業新階段。在工業革命的傳統商業中,所有的商業活動集中在線下,利潤率較低,產品種類有限,制約的因素有很多,而成本控制,原材料,客戶挖掘,市場拓展成為經營的關鍵,而這些也是以後發展階段的基礎,只不過穿上了新的外衣,本質是不變的。


關於產品和新商業的一點思考

傳統商業模式下人和物互聯


而互聯網商業階段是對傳統商業的顛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線上商店利用成本低,用戶多,影響力大的優勢,很快迅速佔領市場,讓線下的商店苦不堪言,特別是隨著淘寶京東等互聯網公司的發展,線上消費習慣逐漸取代了傳統的商業購物習慣,而線上商業也逐漸利用大數據技術,收集用戶的數據,分析用戶的購物習慣,讓運營和銷售更有效率,客戶的挖掘和維護也就更加重要,因為客戶的轉換成本更低,而互聯網商業的爆發,也讓線上經營的競爭更加激烈,效率成為競爭的關鍵,而互聯網商業競爭到如今已經基本上已經達到了高峰期,急需要向另一個方向發展,那就是新商業模式。


關於產品和新商業的一點思考

互聯網模式下的人機互聯


新商業模式是在互聯網模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徹底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員工每個人都是一個網絡,都是一個系統,可以獨立產出數據和價值,老闆和員工是合作關係,甚至是客戶的關係,因為很多人會通過客戶變成員工,而客戶在購買服務產品的時候也會為公司貢獻數據,客戶和公司的連結關係更重要的在於客戶對員工的認同,因為沒有任何時候比現在對人的依賴性更大,尤其是對員工的依賴,因為互聯網的發展讓員工數量減少,而單個人的貢獻率也比以前大了很多,員工的功能性更加多樣,不僅僅侷限於之前的完成上級的任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系統和網絡,要承擔比之前更多的責任和完成更多的指標,這在以前是很難想象的。


關於產品和新商業的一點思考

新商業模式下人與人的網絡聯結


總結下來,一般來說,產品應該被賦予一種價值,滿足客戶的某種需求,而企業就是在把資源進行整合升級,產出高質量的升級產品,分配給特定的客戶。在這個過程中,核心在於獲取用戶的現有需求和未來需要的信息,然後利用技術手段整合現有資源和未來資源,然後高效地分配給客戶。這一過程的關鍵在於技術手段的研發以及應用,成本的控制和信息的分析,這也是未來新商業發展的關鍵。而互聯網讓這一切有了可能,而在未來,究竟是會有升級版的互聯網?還是有新的技術平臺會面對大眾?就不得而知了,我們能知道的就是未來的新商業會顛覆我們對於人的認識,員工會被賦予更多的機會,而在現在,我們都要去適應並擁抱那個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