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速度!8 天誕生一個產品,這家創業公司做到了!

8天研發出來一款產品,並且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這是真的嗎?

事實證明,人類的潛能,總能在極端環境中激發出來。

在中國神話傳說中,哪吒擁有免疫病毒瘟疫的“神功”。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裡,哪吒僅用三年時間,就從搗蛋鬼成長為拯救眾生的英雄。

時間,從來不是成就偉業的攔阻,有時反而是一種動力。2019年和2020年的農曆跨年之際,專為疫情研發的一款測溫產品,誕生於北京格靈深瞳公司,這一過程,僅花費8天。

01 打破一切既定規則,為了抗疫拼盡全力


臨危受命

2020年1月23日(2019年農曆大年二十九),格靈深瞳已經放假,創始人趙勇也已出國。兩天後,他突然接到北京市科委的電話,問有沒有把人工智能和測溫結合起來的產品。趙勇很實誠地說,沒有。

第二天,2020年1月26日,農曆大年初二,北京市科委又來聯繫趙勇,希望他們可以研發。當時趙勇的心情有點複雜,一是他從未做過相關產品,二是時間太短,研發流程必將超常規進行。但是看到疫情這麼嚴重,他答應了。

正逢過年,同事都在休假。最終他圈定六七位同事成立項目攻堅團隊。大年初二那天,趙勇指定一位同事作為項目技術負責人,這位同事是格靈深瞳引擎團隊負責人,也是首席架構師。但他當時在上海,聽說要做測溫設備後,立馬就從上海回到北京......

“絞盡”研發

由於市科委要的是一款測溫設備,所以這個產品肯定是一款智能硬件,並且會嵌入大數據平臺。要嵌入大數據,就得算法參與。有算法參與,就得外出採集數據。於是家家戶戶都在過年時,數據團隊去北京西站等交通樞紐採集數據,硬件團隊則和配對的熱像儀廠商,一起集成硬件。

大年初六一大早,趙勇從國外飛回北京後,直接打車到辦公室,這時辦公室的兩三位同事,為了做調試已經熬到天亮。研發過程,坎坷重重。他們需要把兩個波段的產品精準校準在一起,即在任何一個像素內,都能精確知道人臉對應在熱像儀中的位置。

雖說這種多相機的校準技術,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成熟的。但問題在於,過去都是在同一種相機中做的。打個比方,通過普通的可見光相機,就能看見一幅畫,但是在熱像儀裡,只能看到溫度。也就是說,這是兩種不同的視覺系統。

要讓兩種完全不同的視覺系統找到共同點,就得找到一種既可以被可見光識別、又可以被紅外光識別的材料。兩三天後,他們終於想到可以使用一種鋁合金金屬板,並在上面打出一些洞洞,趙勇把它叫做“洞洞板”。

為什麼用鋁合金?因為金屬的導熱性好,當把“洞洞板”放在屏幕調成亮白色的電視機屏幕前,可見光相機就能從“洞洞板”裡,看到電視機發出的光線。換到紅外熱像儀上,由於“洞洞板”的熱導性好,周圍溫度一旦發生變化,就可以體現到紅外熱像儀上。

然而,按下葫蘆浮起瓢,新的難題又來了,大過年的、再加上疫情,去哪找工廠做金屬板?趙勇輾轉聯繫到北京六環以外一個加工廠,老闆說他那裡有可以高精度加工的設備。

但當趙勇給其送材料時,北京周邊已經封路。他只好去找北京市科委的領導幫忙,經過五六個市屬部門的溝通,加工廠老闆終於收到材料。除了“洞洞板”,在收供應商快遞過來的紅外相機時,得公司司機去機場取,但是司機正在老家過年,回來辦公的同事中,只有趙勇有車,所以他只好當起臨時快遞員。

在軟件方面,他們做了兩套,一套是設備前端軟件,它能利用可見光和紅外光,找到人臉的核心區域。軟件還內嵌一個測溫算法,該算法可以把最終的測溫結果報給用戶,測溫數據後續還能傳到雲端。

每個用戶的體溫變化,也會在軟件後臺生成一個雲計算大數據。數據需要記錄,身份也需要記錄,因此就得有身份識別。具體使用時,用戶可以選擇人臉識別或者掃身份證,這樣測溫結果就能和身份關聯。

快馬加鞭

北京市科委原本希望能在正月十五,把產品研發出來。但在2020年2月3日大年初十,產品雛形就已經出來、並進入測試,團隊把這款產品起名叫“雙光溫測智能識別系統”(以下簡稱“雙溫系統”),後續研發出適用不同場景的極速快識版、高通快篩版、中速無感版、迎賓靈動版四個版本。

中國速度!8 天誕生一個產品,這家創業公司做到了!

雙光溫測智能識別系統

中國速度!8 天誕生一個產品,這家創業公司做到了!

雙光溫測智能識別系統

第一次測試,他們選在北京西客站,測試四五天之後,開始從十臺的小批量部署,逐步到上百臺、上千臺的大批量部署。

截止目前,雙溫系統已經在400多家大型超市、500多棟寫字樓、部分地鐵站、園區、社區、醫院和公園等落地,每天可保障百萬人的出行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