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勞損和腰椎間盤突出有什麼區別?

逃花劫


有的腰痛患者來門診就診的時候,經過查體簡單的連檢查也不需要做,通過詢問病史和查體診斷為腰肌勞損,但是有的腰痛患者確需要做CT或磁共振來明確是腰椎間盤突出的情況。腰肌勞損和腰椎間盤突出表現的症狀基本都是腰痛為主,但是也有不同。腰肌勞損多因為有外力受傷或者長期慢性肌肉損傷引起的,多感覺在後腰部肌肉痠痛,尤其在體位改變的時候疼痛會加重,就連咳嗽、大笑都會引起疼痛,經過修養或按摩理療都會環境。那腰椎間盤突出雖然也有腰痛,有的就算躺著也會有壓迫神經的症狀,通常會有下肢直腿抬高試驗陽性的表現,疼痛症狀雖然通過各種治療能有所緩解,但是容易復發或者症狀改善不理想,最好能通過手術來解除壓迫症狀,而腰肌勞損卻不需要手術,所以腰痛要明確病因才好對症治療。

關注“醫學慕課”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醫學慕課


這倆病其實區別起來很簡單,即使是非專業人士,看完後也基本能大致辨別出到底是哪個。


1、腰肌勞損,是腰背部【肌肉】的疲勞性損傷發炎了,所以會疼。

(1)因為發生問題的只是【肌肉】,所以疼痛的部位僅侷限於腰部【兩側】的肌肉區,所以當彎腰或直身活動時,會【牽拉】受損的肌肉,引起疼痛;

(2)因為發生問題的只是【肌肉】,神經未受影響,所以不會有有向下、向屁股腿“串”,放射性的麻木或疼痛。


2、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腰椎間盤(裡的髓核)】突出來了,壓迫到了脊髓或神經,引起的不舒服。

(1)因為發生問題的是脊柱的【腰椎間盤】,所以疼痛的部位位於脊柱中央;

(2)因為【腰椎間盤】突出來會刺激到脊髓和神經根,所以神經受到了影響,會有有向下、向屁股腿“串”,放射性的麻木或疼痛。


(1)腰肌勞損,只是肌肉的疲勞性損傷,所以治療起來相對簡單的多。去除引起勞損的病因後,休息+口服非甾體類抗炎藥物+理療+腰背肌鍛鍊一般都能康復;

(2)腰椎間盤突出症,因為突出的椎間盤壓住了神經,所以治療相對麻煩些。大多可以通過保守治療(休息+固定+抗炎鎮痛+理療+腰背肌鍛鍊)明顯緩解,但對於少數嚴重的,保守治療效果不明顯的,就需要手術治療了。

瞭解更多有趣有用的醫學科普知識,請關注骨科醫生路遙。


骨科醫生路遙


  從症狀上看,腰椎間盤突出和腰肌勞損確實很相似,比如兩者都會出現腰痠背痛、渾身無力等症狀,但是兩者又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疾病。腰肌勞損是由於勞累導致腰部肌肉過於緊張,一般注意休息可恢復。但腰椎間盤突出是腰椎的結構出現障礙。

  腰背肌勞損的患者,其腰部活動度一般影響不大,但是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往往出現向前、後、左、右等至少一個方向的彎腰困難,活動受限非常明顯。

  腰椎間盤突出的疼痛分為三種:一是隻有腰痛,二是隻有腿痛,三是既有腰痛又有腿痛。由於腰椎間盤突出多發生在腰4/5和腰5/骶1椎間隙,而坐骨神經正是來自腰4、5和骶1-3神經根,所以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多有坐骨神經痛。而腰肌勞損通常只侷限於腰痛。

  腰椎間盤突出和腰肌勞損的壓痛點也不一樣。對於純腰痛的患者而言,部分腰椎間盤突出病人的棘突或棘間隙有壓痛,壓痛點主要位於棘突旁,即背部中間。壓痛時,可出現沿神經根走行的下肢放射痛。腰背肌勞損患者通常腰椎棘突間無壓痛,而腰背肌局部有壓痛。從痛感來講,腰椎間盤源性腰痛表現為隱隱作痛,而腰背肌勞損則是酸脹感性疼痛,甚至是劇烈疼痛。

  影像學檢查更容易區分腰椎間盤突出和腰肌勞損,利用X光、CT或核磁共振鑑別是很準確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腰椎正側位X片往往可見腰椎側彎,相應椎間隙變窄,兩側不等寬,骨贅形成等。 腰背肌勞損檢查脊柱外形一般正常。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腰肌勞損和腰椎間盤突出都是老百姓口中朗朗上口的疾病,但是這兩個病大家是否真的能區分清楚呢?我看,倒未必。有必要在這裡科普一下。

首先,在認識腰椎間盤突出之前,我們來了解一下腰腰肌勞損:

一般指的腰肌勞損是指“腰大肌”,它起於第12胸椎及全部腰椎的兩旁,止於股骨小轉子。“腰大肌”和另一塊肌肉“髂肌”合稱為“髂腰肌”,這兩個肌肉收縮時可將髖關節屈曲。這個肌肉強而有力,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經常用到。長時間的坐位、抬重物後沒有得到足夠的休息和伸展;或者急性腰扭傷後沒有得到合適的治療:或過度的腰部運動,均可使腰肌長期處於高張力狀態’久而久之會發展成慢性的腰肌勞損。

腰肌勞損,是勞動多才會出現的問題。因此這個病的特性是勞累後疼痛加重有足夠休息後疼痛會減輕或消失。發病初期,患者會容易感到腰部痠痛,經常借改變體位以減輕不適,常常坐立不安。活動過度,疼痛會慢慢加重,患者會不自覺地用拳頭叩擊腰部以舒緩肌肉緊張帶來的不適。由於腰部乏力,患者通常都不願意彎腰工作,而且彎腰(如洗頭)後會感到難以企直。腰肌勞損的患者腰部外觀及活動能力多無異常,但腰部大多數會有壓痛點,多分佈在腰椎橫突處或髂脊後部。

其次,再來了解一下椎間盤突出:

上下兩節脊椎骨中間有一個組織叫椎間盤,它是由上下軟骨板、環狀的纖維環和中間的髓核組成。椎間盤的成分主要為水分,它的功能主要是吸收震盪和協助腰椎彎曲。如果腰部的肌肉勞損,沒有足夠的彈性,除了會十分容易扭傷外身體的活動如步行,每走一步,由地面傳上腰部的震盪都會令椎骨、韌帶和椎間盤等軟組織承受更多的外力而加速退化。

當腰椎間盤岀現不同程度退化後,如果再加上外力因素令纖維環破裂,髓核從破裂處突出,便成了椎間盤突出症。如果的士司機因為長期駕駛而致腰肌勞損,有一天駕駛時碰巧路面有一個坑,駛過時震了震,司機就這樣發病。他因此出現了下肢痺痛,在醫院做MR|(磁共振)檢查確定了是腰椎間盤突出,腰痛就從此困擾著他。也有腰痛的中年婦女,只是咳了一聲就令腹壓增加,也會誘發椎間盤突岀的問題。

如果椎間盤突出來的組織壓迫或刺激到從脊髓分支出來的神經根,就會使該神經支配的部位產生疼痛、麻木、酸脹等臨床症狀;相反,如果沒有影響到鄰近組織,即使椎間盤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病人也可以毫無徵兆。

按照病情不同的變化,椎間盤的病變也有不同的名稱

1.椎間盤膨出:纖維環部分破裂,表層完整,髓核向椎管侷限性隆起,而表面光滑。

2.椎間盤突出:纖維環部分破裂,髓核突向椎管,表面高低不平。

3.椎間盤脫出:纖維環完全破裂,髓核突向椎管,椎間盤組織或碎片或脫入椎管內。

通常患者來求診時,大都出現傳導到下肢的放射痺痛。疼痛多數單側發作,也有些時候會兩側同時發生。當患者咳嗽、打噴嚏或用力排便時,腰痛和放射痛都會加重。由於以上各種動作都會增加腹部和腦脊液的壓力,令原來已受壓的神經根更受壓,症狀因而加重。便秘會令腰痛更明顯,就是因為宿便堆積在腸內令腹壓增加,便秘時腰部便會更加不適。

年輕的患者大多有外傷史,中老年患者可以無明確之誘因,但在腿痛發生前多出現過腰痛。視乎出問題的椎間盤位置,影響不同節段的神經,出現的症狀也有不同。


【諮詢】點擊右上角“+關注”@骨科王健醫生,頭條私信留言

【評論】如有不同看法,請在評論區留言


骨科王健醫生


腰痛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症狀,引起腰痛原因有很多,其中腰椎間盤突出症和腰肌勞損就是兩個非常常見的原因,那麼該如何區分它們呢?

第一在發病機制(病理)上的區別。

雖然兩者症狀上都有腰痛,但是引起腰痛的原因卻完全不一樣。

腰肌勞損是腰部肌肉、筋膜和骨膜的問題;由於腰背部肌肉長期處於超負荷運行,導致肌肉勞損而出現相應症狀。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問題是出在了椎間盤上;由於椎間盤在各種因素的作用下其纖維環發生破裂,髓核從破裂處突出,從而導致相應的神經遭到刺激或壓迫,從而出現相應的症狀。

第二在症狀上的區別。

腰肌勞損主要表現為腰部的痠痛或脹痛,它有壓痛點,多位於腰部脊柱兩側。

腰椎間盤突出症不光有腰痛,它還有一個典型的下肢放射痛!表現為從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後方、小腿外側直到足部的傳導性疼痛。同時可會有間歇性跛行、脊柱側彎等。

第三在診斷上的區別。

腰肌勞損的診斷主要是根據症狀體徵,同時X線檢查需排除相應的骨骼疾病。

腰椎突出症的診斷雖然有獨特的典型體徵,但是影像學檢查還是必不可少了,(CT、MRI)影像學上可以看到相應的椎間盤突出或脫出的表現。

腰肌勞損的治療主要分為物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兩種,物理治療主要通過推拿按摩熱療等方式緩解疼痛。藥物治療可以使用非甾體抗炎藥予以消炎鎮痛,也可以針對壓痛點局部封閉治療等。

腰椎間盤突出的治療主要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方式,其中以保守治療為主,主要包括休息、物理治療、使用抗炎鎮痛藥物和腰背肌鍛鍊等等。

一些經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就需要考慮予以手術治療。

看完這些你能區分腰肌勞損和腰椎間盤突出了嗎?

以上內容幫助到您了嗎?

如果有疑問可以留言哦~


骨傷的楊張張揚


腰肌勞損和腰間盤突出都是腰部疼痛的常見病,都有腰部疼痛不適的症狀,所以二者在診斷上很容易混淆。對於普通人來講,更是很難區分 。


兩個疾病的概念

腰腰肌勞損也稱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損傷、腰臀肌筋膜炎等。係指無明顯外傷引起腰部肌肉及其附著點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損傷性炎症,因其病情是逐漸地形成,所以又稱慢性腰背部勞損。

右上角關注“骨科姚大夫”

與醫生交朋友,成為自己的保健醫生!

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間盤的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以後,在外力等因素的作用下。腰椎間盤突出是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的纖維環缺口處突出或者脫出到後方或椎管內,刺激和壓迫相鄰脊神經根。引起的腰部疼痛,神經根壓迫側的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狀。


區分點

1、看是否伴有腿部疼痛。腰椎間盤突在腰疼的同時是否伴有腿疼。這是因為腰椎間盤突出大多數在腰4/5和腰5/骶1椎間隙突出,表現為骨神經痛,疼痛常從臀部開始,並逐漸放射到大腿後外側、小腿外側。而腰肌勞損不伴有腿疼。

2、看腰部活動情況。腰背肌勞損的患者對腰部活動度的影響不太大。一般是早上起床或久坐起立時,腰背痛誘發加重,相反活動後卻可明顯緩解。但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腰部活動受限,在性期尤其明顯,其中以前屈受限最為明顯。

3、看壓痛部位。腰椎間盤突出病人的壓痛一般在背部中間,而腰背肌勞損患者一般在脊柱兩邊的肌肉處有壓痛。

4、從疼痛感上來看。腰椎間盤突出腰痛表現為隱隱作痛,而腰背肌勞損則是酸脹感性疼痛,有時甚至是劇烈疼痛。

5、通過CT或核磁共振則可準確發現腰椎間盤的退變程度,明確腰椎間盤是否突出。以和腰肌勞損的區分。

我想通過以上幾點,我們對二種疾病會有一個簡單的區分了。



骨科姚大夫


關係到疾病的鑑別,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學問,藉由這個問答,講一下腰肌勞損和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鑑別,希望每個讀者看到這篇文章之後,對這兩個問題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先講一點,就是腰肌勞損和腰椎間盤突出症,經常會合並出現,這就導致很多人出現混淆,實際上把握每個疾病的特點不難,混合出現我們也該拆分出來做分別的處理。

症狀特點

  1. 腰肌勞損,可以發生在整個腰段,下雨陰天、氣溫驟降會加重,多沒有臀部和腿上疼痛,主要表現是腰部不能長時間處於一個姿勢過久,重症的患者會凌晨4~5點鐘痛醒,起床活動後,症狀減輕或消失。

  2. 腰椎間盤突出症,發生在下腰部,咳嗽打噴嚏、大便時可能會加重,腰痛多伴有臀部和腿上疼痛,疼痛部位和被壓迫神經的走向是一致的,腰椎生理曲度會發生變化,一般活動的時候會加重,休息的時候會減輕,除了急性期,有的人躺在床上可沒有症狀。

本質特點



  1. 腰肌勞損,是腰部筋膜和肌肉的退變,主要問題出在這兩方面,腰部多數會有壓痛、痙攣、條索狀粘連,處理方式要解除肌肉疼痛,恢復肌肉的彈性和功能,推拿、熱敷效果較好。

  2. 腰椎間盤突出症,這是由於椎間盤突出壓迫刺激硬膜囊或神經根導致的症狀,屬於椎間盤的一種退變,處理方式要改變突出髓核對於硬膜囊或神經根的壓迫刺激,消除這種刺激徵,症狀才會隨之穩定消失。

結語

對於一個慢性的腰肌勞損來講,腰椎間盤的損傷幾率會相對較高;對於一個長期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來講,腰部的不適和疼痛就會誘發腰肌勞損。有症狀,一段時間不能恢復,最好早發現早處理,不要拖久導致問題複雜化。


姿勢矯正/健身運動/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你若喜歡運動,一定要知道怎麼運動是對的,十幾年工作經驗,認真科普,滿滿正能量,歡迎關注我!


健康新語


腰肌勞損和椎間盤突出的區別從原因上講,一個是肌肉的損傷,另一個是椎間盤損傷引起症狀!都是腰疼,但是每個病的表現都不一樣!

由於我自己有椎間盤突出,所以深有體會!


腰肌勞損,顧名思義,腰部肌肉過度勞累產生的損傷!一般腰疼發生在一側或兩側的腰大肌部位,疼痛一般不會太劇烈!疼痛特點是勞累後疼痛加重,休息後疼痛慢慢較輕!比如勞累了一天比較重,起床後,活動活動症狀就較輕了!

椎間盤突出,就是椎間盤纖維環損傷,導致內部的髓核突出,壓迫脊神經,產生疼痛!由於壓迫神經所以往往都是一側疼痛,而且伴隨著放射性疼痛或者麻木!疼痛會突然加重,咳嗽或者噴嚏會加重疼痛,平臥較輕,站立或坐著加重!

這個只是大概的分析,見笑見笑!


白衣石匠


顧名思義區別大不同!

腰肌勞損:是指腰部肌肉由於過度疲勞、運動、(疲勞傷、扭拉傷、外部受力)沒有達到很好的休息和恢復,未有達到或很難恢復到肌肉應有的張力、健康。可以貼膏藥止疼,毛巾熱捂以緩解,嚴重者別忘及時就醫。

腰間盤突出:有意無意間的運動過度,外力碰撞,或病變原因,引起的腰椎脫離應在的部位(關節環內),難能再入內、復原(脫離後及時歸位,治療恢復得當,或能康復)。可以手術不是最理想,一般採取保守治療比較好——按摩、推拿,貼膏藥💊和中藥包糊等法。

所以,辛苦、疲勞過度,一定要及時恢復、調理,營養補充,儘量別經常性超越身體極限——運動、勞累!……做運動別忘熱身,尤其冬季,天冷,身體僵硬等狀況。

透支身體,習以為常,遲早遭罪,愛護珍惜自己,盡在自己掌握——身體不能返廠,原件受用終身,且行且珍惜!

個人愚見!


朱68170221


腰肌勞損和腰椎間盤突出有什麼區別?

腰肌勞損與腰椎間盤突出的成因不同。

腰肌勞損是由於過度勞損、疲勞、外傷等因素導致的腰背部肌肉損傷,或者造成骨與椎骨之間的韌帶損傷。腰肌勞損在臨床上比較常見。

腰椎間盤突出症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出現了退化,導致椎間盤外的纖維環破裂,導致腰椎中的神經受到壓迫而出現的紅腫和疼痛。腰椎間盤突出症常發於老人身上,但近年來在年輕人身上也逐漸出現,可能是由於久坐、不良的坐姿習慣等引起的。

好發人群不同

腰椎間盤突出:一般發生在20--40歲之間,青壯年發病比例約佔80%。多見於男性,過於肥胖或過於瘦弱的人易致腰椎間盤突出。勞動強度較大,常伏案工作及經常站立的人員等較多見。

腰肌勞損:重體力勞動者急性腰扭傷。運動員或長期從事劇烈運動的人群,在劇烈的運動中引起腰部肌肉的長久損傷。長時間坐位學習,或是辦公時的坐姿不良,也會形成慢性腰部肌肉勞損。

對於腰肌勞損疾病,最好的緩解方式就是進行保守治療,如理療或是藥物治療等,其中外敷葛佑堂膏藥的作用較為明顯,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消炎鎮痛的功效,同時它還是一種純中藥製成的膏藥,安全、無副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