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看眼色的孩子,是高情商嗎?

會看眼色的孩子,是高情商嗎?

今天閨蜜帶著6歲的小女兒小七來我們公司樓上辦事情,順便下樓看看我。我們聊天的時候,我看著小七很無聊,想起抽屜裡還有一盒糕點,想給小七吃。看看小七很像要的表情,但是,她依然先轉頭看了一下閨蜜。閨蜜朝小七笑笑問“小七你想要吃嗎?”小七戰戰兢兢地很期盼的看看閨蜜,點點頭。閨蜜說“那你拿去吃吧。”小七開心地從我手上接過了糕點,開心地吃起來。

我知道閨蜜一向對孩子很嚴厲,對小七有不按照她的意思,就會立即說她“不乖”。小七常常不知道該怎麼辦,而被責罵。現在小七總雖然很好奇有些事情,也很想去嘗試,但是每次都要看看媽媽的眼神,才能確定下一步,小小年紀就開始學察言觀色父母,按照父母的想法做事情。

在很多大人眼裡,會看人眼色的那時情商高的表現,可是,這樣的高情商壓在孩子身上,卻是懂事地讓人心疼。

“從小到大,只要做錯事,就會被爸爸大吼大罵。不小心摔碎一個碗,也會悄悄地打掃乾淨,因為太害怕,後來做相同事情總是畏畏縮縮的,非常緊張。

在看人臉色的懂事孩子,往往自卑又敏感,甚至是討好型人格。因為現在父母的臉色,隱藏自己的真是想法,未來看別人的臉色,也會為了討好其他人,而犧牲自己。

這樣的犧牲換來的別人的誇獎,都說這孩子情商高,什麼都替別人想了,這樣的代價也許自己不高興了。

因為從小在打壓教育中長大的人,打壓會抹殺孩子的自信和自尊,自我懷疑和羞愧感。當孩子整整遇到自己能力限制時,他們就會產生自我懷疑,而沒有力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孩子並不會天生就能揣摩成人的想法,而很多時候,孩子缺少的永遠都不是責備和大道理,而是打開心扉的那一扇提醒和幫助的門。

那在教養中卻不知道如何遏制自己嚴苛的教養方式?

簡尼爾森說“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嘗試用正面管教的工具中辦法”

一,在糾正之前,先建立感情鏈接,可以和孩子說“媽媽愛你的,你這麼做不行的。”

二,請求他的幫助,“親愛的,我需要你的幫助,你有什麼主意來解決這個問題?”用請求幫助的方式,帶來合作,而不是抗拒,也是他自己自願參與的好方法。

三,換個角度,問她你怎麼樣才能幫助她,“你現在需要什麼?”

四,告訴她,你需要一個擁抱,這樣通常可以阻止令人沮喪的行為不斷升級。

五,和善地拉起她的手,領著她去做她想做、該做的事情。如果她抗拒,你要親切的微笑著繼續向她該做的事情方向走。

體驗是孩子成長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而唯有親身體驗過如何面對,和處理錯誤的過程,孩子才能從中推演出屬於自己的成長方程式。

每個孩子最初都是通過自己的好奇心來認識這個世界,不停地觸摸到規則的界線,也會在一次次調試中清晰起來,產生自己內在的規則和自律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