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說《驚雷》好聽嗎,我覺得一般,你們有何意見,感謝回答?

寒塘冷月520


十年業餘音樂愛好者不請自來~

近段時間楊坤在直播中對《驚雷》評價引起了熱議,網友對於《驚雷》的態度更是兩極化,一方面說不喜歡的就沒必要噴;一方面說音樂有高低之分,而《驚雷》就是低級的。而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我個人的觀點的話就是:我保持中立態度,楊坤老師的話有可取之處也有不可取之處。

要論證我的觀點我們要從“喊麥文化”開始說起。由於本人學識極其淺薄,精力也有限,我們就不從大層面上談論喊麥文化的興衰以及背後緣由,只談我個人對所謂喊麥文化的理解。

我是個東北人,出生於黑龍江的一個小鎮。我相信我們這裡每個地方都會有這麼兩批人,一種是未成年的小孩,他們未出社會,對“社會人”有著很深的憧憬,於是他們拿著香菸頭髮梳成大人模樣開始和人講江湖道義,也就是人所謂的小混混。而這些小混混長大了之後就成為了第二批人——你以為我要說大混混麼?錯,是精神小夥噠!而這些小混混和精神小夥就是喊麥文化最初的受眾,這種文化從以前YY某知名主播被封禁後有過一段時間的沉寂,即使出現也是為了節目效果需要的某種程度上的惡搞。在後來一首驚雷被挖出後,喊麥文化便再度進入大眾視野,這時出現了第三批受眾——那就是跟風者,他們發現了驚雷的熱度,為了能跟上“時尚”,所以也成為了《驚雷》的受眾。

我們回顧這三種人,小混混,精sen小夥和跟風的,這三種人是真正的喜歡音樂麼?我認為這個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否定的,前兩種只是從一些看似“恢宏”的詞上尋找一些虛幻的代入感,後面的只是為了跟風。

郭德綱曾說過一段很著名的話:“(打破傳統)它得是內行打破。do re mi不知道你怎麼就音樂家了呢?不是吃的藥多你就是醫生了啊。”

所以你要求這些人真的懂音樂幹嘛呢?他們只是為了娛樂自己而已——楊坤老師說的的確是對的話,但他的目的本身是錯的,沒有必要對沉醉於這種“音樂”的聽眾表示自己的鄙夷,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是其中之人。看過某個大V說過一句話我覺得很對:“有些女大學生玩和平精英對著人機都能打半天,但他們就沒有玩這個遊戲的權利麼?”,道理是一樣的,他們不懂音樂,但是他們有權利喊麥。







虹衣丶主教


我第一次看到這首歌,然後聽了一下,我非常不喜歡這種忙忙活活、著急趕集一樣的歌曲!


縹緲的我1828


我還沒有聽過呢?抱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