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稻田养鸭怎么样?能赚到钱吗,一亩需要养几只?

新大风歌


现在稻田养鸭赚钱吗?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鸭产品的消费市场将从城市拓展到农村。特别是我国作为世界水禽第一生产大国,在养鸭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品种资源优势。

我们国家蛋鸭品种也是很多的,比如莆田鸭、绍兴鸭、金定鸭,五百日龄的产蛋量为250~280枚,每枚蛋重62~70克,雏鸭100日龄的成活率在93%以上,在世界同类鸭中,其生产潜能均处于领先水平。可以说养鸭业潜力巨大。而且在稻田里发挥鸭子的“解毒禽”、“杀虫禽”、“除草禽”的作用,实现了稻鸭双丰收。

现在稻田养鸭一亩可以养几只?

1、放养前的雏鸭选择晴天进行驯水,适当调整水深,以利于放鸭,放鸭后根据鸭子在稻田中的活动情况调节水深,在放鸭期间始终保持稻田建有水层(水深3~5厘米,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而定,一边铺上编织袋,可最大限度的使稻区不受污染,在水稻抽穗扬花后,成鸭离开稻田,还要做好育肥工作适时加工出售。

2、放养密度一般每亩15~20只,以80~100只一群.8米,每2米左右插一根小竹竿支撑,也可利用河、塘等作为阻隔、低残留农药防治,提高经济效益,一般每亩稻田可节约生产成本50元左右,也可采用穴间距30厘米蜂巢式正六边形移栽方式,每亩栽插1.0~1.2万穴,每穴2~3苗,以防鸭子采食稻穗,影响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

现在稻田养鸭养殖技术有哪些?

1、雏鸭选择

选中小型品种,雏鸭能在稻田中自由穿行觅食;选生活力、适应力、抗病力均强的品种,适应昼夜露天食宿的生活环境;另外,长势快的品种也是稻田养鸭的关键一环,以选用麻羽系中体型较大的杂交鸭为宜。

稻田选择范围较广,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离家较近的田块,以便于管理;二是选择大肥田,水生饲料丰富,特别是动物饲料多的田块;三是水源有保证的田,田四周插好围栏,高35厘米,严防鸭子窜出。

栖埂是供鸭群栖息的地方,应垒在田中央,以预防天敌侵害和偷盗。栖埂为双埂一沟形状,由中间捞泥向两边垒埂,埂高出水面17~27厘米,宽33厘米,沟宽67厘米,深50厘米。栖埂的长短,按每只鸭23厘米计,每亩养鸭25只,亩用栖埂5.8米。

2、科学放养

一般每亩田放养25只鸭为宜,过多过少都会影响仔鸭的生长发育。放鸭应在插秧后的20天,恰在水稻分蘖期。雏鸭放田后,要开始人工补料,每日早晚各补1次,早上喂1/3,晚上喂2/3。

3、巡田管理

日常注意查点鸭数是否齐全,围栏有无缺损,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加强夜间巡视,以防偷盗、放毒和兽害。

4、注意事项

插秧后应放养田绿萍,以解决雏鸭的饲料。施放化肥的田,应于一周后无异味再放养。放鸭田,不再用农药杀虫。另外,浊水田应待水清亮后放鸭,高温季节要搭棚遮阴。


请叫我养生小知识


您好,我是何以见德,我的老家湖南。在老家有很多水稻田,但基本没有利用水稻田来养鸭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您真的要投资养鸭,推荐您还是鱼塘养鸭经济价值更高。

可能网上大部分都是给你说稻田养鸭怎么好,怎么挣钱。但这些人真正养鸭吗?不一定。当然了,既然有人推出这个稻田养鸭技术,那么他就是有市场的,因地而异。

首先来分析下稻田养鸭的弊端。

第一,稻田干什么的,顾名思义就是种水稻的。如果稻田养鸭,按照网上的经验说法:

1、不能施肥、不能打农药,要实行有机养殖。有机肥、有机农药价格是普通肥料农药2倍以上,这无形中就增加了水稻种植的成本。

2、每亩稻田投放15-20只鸭子,以你养5000只鸭子为例,需要稻田250亩,为了控制每亩鸭子数量,还需要对稻田进行分割拦截,这里成本有多少。您算算。每隔3-5米钉木桩,铁丝网固定,每亩200元的话,250亩就是5万。还不算后期维护、加固费用。

3、稻田养鸭,育秧、抽穗、打药等等有多个时期是不能让鸭子进去的,鸭子进食能力太强,破坏力也强。再者鸭子需要水,晒田阶段也不能进入。去掉这几个阶段,鸭子能进去的时间很有限。赶出来、放进去,费时费力,最终还得投放饲料来圈养。

第二,不以种植水稻为收益,万全为了养鸭收益。也有几种原因不值得推荐:

1、需要水稻田面积太大,存在浪费。

2、现在水稻田里泥鳅、小鱼、虫很少,不足以满足鸭子进食需求。

3、食物短缺鸭子很快就会把水稻吃掉,水稻田就成了泥塘了。

图中明显看到鸭子的毁秧能力

第三,产蛋量。稻田养鸭产蛋量低于鱼塘养鸭。

综合上述几点,我建议您采用鱼塘养鸭方式。也是无公害立体养殖。

第一,鱼塘本身就是立体的,上中下三层。上层浮萍、中层养鱼、底层养螺、蚌等。

第二,占地面积小,需要的流动水也少。需要投资成本小。

第三,鸭子吃鱼、浮萍为食欲,排出粪便含有大量微生物作为鱼的食物,形成生态链。

第四,产出蛋质量高,售价高。

鱼塘养殖要更有经济价值、更环保

以上是我个人的分析,您可以参考。还是那句话,养殖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何以见德


在水稻分蘖盛期,将脱温后的雏鸭放入稻田,让鸭群昼夜生活于稻田。提高水稻有机化程度,减少化肥、农药的公害,实现水稻纯绿色生产。

放养密度一般每亩15到20只,以80到100只一群.8米,每二米左右插一根小竹竿支撑,也可利用河、塘等作为阻隔,低残留农药防治,提高经济效益,一般每亩稻田可节约成本50元左右,也可采用穴间距30厘米蜂巢式正六边形移栽方式,每亩栽插1.0一1.2万穴。每穴2一3苗,以防鸭子踩食稻穗,影响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这样可以水稻鸭子双丰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