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洛阳白马寺,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

河南省洛阳市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是我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都城,

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 ,素有“十三朝古都”之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均诞生于此,道学发源于此、儒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理学光大于此,自古就有“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誉 。今天要说的白马寺,就是位于洛阳市老城以东12公里,洛龙区白马寺镇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洛阳白马寺,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

现在的洛阳

洛阳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第一古刹”、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现在的白马寺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年代所留。洛阳白马寺是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洛阳白马寺,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

洛阳白马寺

白马寺整个寺庙坐北朝南,为一长形院落,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 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毗卢阁等,均列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虽不是创建时的“悉依天竺旧式”,但寺址都从未迁动过,因而汉时的台、 井仍依稀可见。有五重大殿和四个大院以及东西厢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洛阳白马寺,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

白马寺整个寺庙坐北朝南,为一长形院落,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 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毗卢阁等,均列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虽不是创建时的“悉依天竺旧式”,但寺址都从未迁动过,因而汉时的台、 井仍依稀可见。有五重大殿和四个大院以及东西厢房。

白马寺寺大门之外,广场南有近些年新建石牌坊、放生池、石拱桥,其左右两侧为绿地。左右相对有两匹石马,大小和真马相当,形象温和驯良,这是两匹宋代的石雕马,身高1.75米,长2.20米,作低头负重状。相传这两匹石雕马原在永庆公主(宋太祖赵匡胤之女)驸马、右马将军魏咸信的墓前,后由白马寺的住持德结和尚搬迁至此。 走进山门,西侧有一座《重修西京白马寺记》石碑。这是宋太宗赵光义下令重修白马寺时,由苏易简撰写,淳化三年(992)刻碑立于寺内的。碑文分五节,矩形书写,人称“断文碑”。山门东侧有一座《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石碑,这是元太祖忽必烈两次下诏修建白马寺,由当时白马寺文才和尚撰写,至顺四年(1333)著名书法家赵孟頫刻碑,立于寺内的,人称“赵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洛阳白马寺,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

齐云塔

白马寺内的齐云塔院是河南唯一的一所比丘尼道场。院内主要建筑是金代重修的齐云塔和新建的斋堂、客堂、禅房等。其中,齐云塔始建于东汉明帝时,本称“释迦舍利塔”,后屡毁于战火,至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得以重修。金修释迦舍利塔为四方形密檐式砖塔,13层,高约25米,是洛阳一带现存最早的金代地面建筑之一;清代,白马寺住持如琇依据东汉明帝创建齐云塔的记载改成“齐云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洛阳白马寺,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

山门内东西两侧有摄摩腾和竺法兰二僧墓。五重大殿由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卢殿。每座大殿都有造像,多为元、明、清时期的作品。毗卢殿在清凉台上,清凉台为摄摩腾、竺法兰翻译佛经之处。东西厢房左右对称。整个建筑宏伟肃穆,布局严整。此外,还有碑刻40多方,对研究寺院的历史和佛教文化有重要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