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博物馆修文物

我在博物馆修文物

科技文物保护修复中心这样一个对于外界来说有些神秘的部门,位于由普利兹克建筑奖首位中国籍得主王澍设计的宁波(鄞州)博物馆一楼的南面。

一道道门进去,里面是一间间工作室,陈列着各种高科技仪器设备和传统的修复工具,让你觉得忙碌其间的“文物医生”,是在现代与古代之间穿越的人群。

90后的文物保护专业博士马涛和经历了博物馆多个部门、如今喜欢上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的段廉廉,是这个“神奇”人群中的代表。

我在博物馆修文物

马涛:辗转在高科技仪器与古老文物之间

在见到马涛之后,怀着极大的兴趣,听他一一介绍那些高科技设备:体视显微镜、扫描电镜、拉曼光谱仪、三维视频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仪……一派科学实验室的观感。

马涛带领记者陆续走过4间办公室,那里放着几十件的设备、仪器,他指着那台拉曼光谱仪:“这个配置比故宫里的还要全,用于玉石、瓷器、金属物等结构分析。”又指着那台红外光谱仪:“这是观察壁画、家具等有机颜料的。”

马涛告诉记者,依靠这些高科技设备,可以作出鉴定的分析依据,也可以通过修复的前置环节,为后续提供依据。比如可以测出年代、成分,通过分析,得出工艺流程之类的。

在恒温恒湿实验箱里,记者看到一只正在修补中的汉代鼎。马涛说,这个实验箱可以用来了解文物在不同温度和湿度的状态下的裂变速率。随后,他又向记者展示了镶嵌机、磨抛机、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镜等仪器。

今年是马涛在宁博工作的第五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专业的他,如此看待自己所处的领域:“这是很前沿的学科,不仅需要文史知识,还要

结合化学、物理、生物等知识,我在高中时对化学比较感兴趣,而对文物的爱好则是从小就形成的。”

我在博物馆修文物

毕业前夕,他到宁波(鄞州)博物馆,除了这座王澍设计的建筑本身外,他对陶瓷类的文物也特别感兴趣。随后,他就从一名专业的观众成为博物馆工作者。

他粗略回顾:5年里,共修复与保护处理了800余件各类文物,包括陶器、金属类、木质、纸质、纺织品等。

印象比较深的是去年7月在宁波(鄞州)博物馆举办的“国之祀典——清代宁波孔庙祭祀礼乐器展”,这个展览展出了馆藏的225件宁波府县孔(文)庙旧置祭祀礼乐器。“这是目前我们馆里收藏的最成体系的文物系列,为此,我和另一位工作人员林君浩一起,在10个多月的时间里,对1

30多件竹木类礼乐器进行了修复与保护处理。”马涛说。

这类工作大致是清洁、除锈、缓蚀、封护,用到的仪器有超声波洁牙机、超声波清洗机、体视显微镜等。这些工作繁琐、细致,并且强度大,忙的时候,马涛和同事一起连续20多天加班到晚上10时以后。

其中有几件大型的器物,处理起来工作量特别大。有个重达70多公斤的铜鼎,马涛他们忙乎了一个多月,还有个象尊,造型生动,纹饰漂亮,要一个面一个面地做下来,尤其是那些极小极不规则的面,处理起来难度极大。

我在博物馆修文物

马涛还做过七八件骨木镶嵌艺术品的修复,大多是床、桌子、盒子等的花板。这些镶嵌的图案有人物故事和花鸟等,看起来工艺精湛,修复起来却要求极高。马涛解释:“这些物件分别属于清代和民国时期,有的镶嵌缺失,有的木材发霉、开裂、起翘、变形,要寻找质地接近的材料进行修复,在审美上与原件保持和谐。”

马涛告诉记者,这类修复工作难度也不少,工艺上的复原自然不必说,就是材料上的寻找也费尽心思:“比如镶嵌所用的胶,传统的胶种类很多,黄鱼胶、兔子皮胶、桃胶等,通过拉曼光谱仪分析,这些骨木镶嵌的成分也较为复杂,我们最后用了大马哈鱼胶和丙烯酸树脂等。”

采访马涛时,他正在修复一尊明代的佛像,属于迷你型的,可随身携带。他小心翼翼地为这尊银质鎏金的佛像进行清除有害锈的保护处理,进程很缓慢:“这项工作就是需要那种特别的细致、缓慢,好像是在与时光对话,让文物穿越尘封的光阴,展露出最初的风貌。”

我在博物馆修文物

段廉廉:沉浸在古老的手艺里

从马涛的那些高科技仪器中,来到段廉廉所在的字画装裱修复室,令人有时光倒流的感觉。无论是墙上挂着那些修复过的发黄的字画,还是那张长条桌上的各类工具,在桌旁,段廉廉和她的同事们耐心地从事的手工活,都在诠释着“从前慢”。

一般来说,传统手工裱画共有二十多道基本工序,大致需要经历闷泡、冲洗、揭裱、补残、全色、接笔等等,耗时通常在3至6个月。如果遇上古字画修复,还需增加除霉、除污、防蛀、去返铅等保护处理,再加上找寻、制作合适辅料的时间,整体所耗时日就算以年为单位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在博物馆修文物

80后的段廉廉开始这样静谧的手工活之前,已经有着丰富的博物馆工作经历。2009年至2012年是田野考古时期,本科英语专业的她报考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的研究生,她曾作为罕见的考古一线女生,驻守在安徽考古所的皖南土墩墓群考古项目,皖南土墩墓群位列200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之中。段廉廉不但负责带领民工考古挖掘,还负责后勤保障,有时候还需要在深夜里守墓。

2012年至2017年,她是宁波(鄞州)博物馆策展人,其间,经手了48个临特展,共计6800件套(8015件)文物。经历过安阳凌晨2时文物点交完毕,披星戴月连轴高速押运文物,第二天凌晨4时抵达宁波,5个小时后进入宁波(鄞州)博物馆展厅布展;也经历过当日在故宫博物院点交“福满甬城”展览文物,第二天便在四环外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交接“意匠华夏”展览文物。

2017年,段廉廉开始职业生涯的再次转型,从事书画装裱修复工作,师从我市非遗项目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的传承人、年过古稀的姚爱娟。从事了一辈子古字画装裱修复的姚爱娟,拜过多位名师,苏、扬两帮的裱画风格在她手中融合,厚薄匀调,冷暖适宜,端庄平整。

在段廉廉眼中,手把手教她的师父姚爱娟,是位严师:“她对于基础功的要求绝不松弛。排笔功、刷子功、裁纸功、卷纸功……”她告诉记者,姚爱娟的第一堂课,教的是如何擦桌子。裱画桌必须时时保持干净,朱漆要擦得发亮,不能留水渍。随后,是如何冲调糨糊、排刷宣纸、裁齐四边、镶贴辅料、扶活上墙、砑画粘杆等等专业工序。

慢工出细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类老话,在段廉廉两年的实践中得以体会:“每一步的细节都很重要,比如手要巧,也要稳。有些看着简单,其实很不容易,刚上手的时候,要弄出一条直线都很难,裱画的时候,要留出一两米的边角空隙,需要眼力和刀工。”

我在博物馆修文物

师父70多岁了,可那些活干起来,却非常轻松,这让段廉廉特别佩服:剪裁直边,她不会有误差,仿佛闭着眼睛就能做;拿着沉重的字画上下5米多高的梯子,她身轻如燕;1.5公斤左右的砑画石,她也总是举重若轻地来回一次性就过……

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段廉廉却不能干得这般行云流水,技艺高超就在这样随意露一两手中。

段廉廉说起一幅清代扇面的修补,工笔画配书法,以熟宣托画:“熟宣的厚薄配比、做旧,我花了半个月调成,还有金粉的调配等,修复中随时会碰到意想不到的挑战,而看着破、旧、脏的字画,在我们手里逐渐恢复到最初的美,心里的充实和成就感也是不言而喻的。”

段廉廉说,长期从事这样的工作,很多时候整个人会处于一种排空一切的沉静状态,好像那个时候,脑子特别简单,会不知不觉地养成一种强迫症,把东西会弄得很平整,很干净。

“我想,我至少要用心跟着老师学上10年,才可能真正成为有着娴熟技艺的行家里手。”段廉廉说。

来源 | 鄞响客户端

记者 | 吴海霞

摄影 | 史久阳

编辑 | 超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