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熱衷於小說人物而曲解歷史真實,如曹操,如何對待這類現象?

筱讓


小說的寫作基於三分真實,七分誇張。作者用個人的觀點來迎合民間的喜好。曲解也罷,正解也罷,都是人為的解釋歷史。歷史的真實是無法還原的,因為每過去的一天,都無法追憶,除非有時間隧道,我們能親自臨歷史現場,能見到歷史人物本人,作一個採訪,這樣就真實了嗎,也不真實,因為就是他本人也不定一實話實說,歷史的真實可能性很小,只能貼近於真實的歷史。

民間為何喜歡小說人物而曲解歷史真實,基於三點。

  1. 因為民間老百姓是由善惡二元化區分人物的。讀小說是讀另一個我的快意恩仇。小說作者刻畫的歷史人物的人性,讓惡的更惡 ,善的更善,在歷史事件中衝突,造成矛盾引起懸念,以吸引民間老百姓觀讀。
  2. 小說人物的通俗易懂也是讓民間喜歡的原因。我們看四大名著,只要識字就能讀明白,有幾人去讀那惜字如金讓人頭疼的史書。還有評書、京劇等其它流行曲藝形勢的傳播,加速民間的喜好,只要有耳朵就能聽明白。白臉的曹操,紅臉的關公,黑臉的張飛,已經把歷史人臉譜化。
  3. 小說人物還要為當朝執政者服務。否則小說怎麼推廣印刷,假如你公開讚揚反叛皇帝的人,會產生什麼樣的輿論影響。因為朝庭需要忠孝兩全的人物,讓民間的老百姓明白忠於皇帝是有好的結果的。所以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不得人心,宋江的替天行道最終被招安。

我們就以三國的曹操曹阿瞞為例,看看小說人物怎麼被曲解的。我們選史書與三國演義中的一小段來作分析。

比如殺呂伯奢一家,史書與小說描述就讓人費解。

魏書曰:太祖以卓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里。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

孫盛雜記曰: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而三國演義是如何寫曹操寫呂伯奢的呢,說,曹操獻刀給董卓,被識破與陳宮一起逃命到老相識呂伯奢家,呂伯奢熱情款待,並親自出去打酒。曹操與陳宮在家休息,忽然聽到屋後面有人磨刀,並有聲音說,縛而殺之如何。曹操一聽,在逃命中不如先下手為強,不分男女連殺八口。原來人家正在殺豬招待曹操一行。曹操與陳宮趕緊逃走,路上正遇呂伯奢打酒回來。曹操一不做二不休,連呂伯奢一起殺了。陳宮大驚道,剛才誤殺他的家人,現在再殺他,是何道理。曹操說道,呂伯奢回家一看,家人被殺安肯罷休。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陳宮一看曹操是狼心之徒,連夜離曹操逃命。

史書並沒有記載有陳宮與曹操同行,第一種是說呂伯奢的兒子要劫持曹操,不得已而殺之。第二種是說,是誤殺,但曹操很不心安有側隱之心,愴然無奈的說了那句,寧我負天下人,莫叫天下負人我。而三國演義把曹操描述成一個冷血無情之人,壞的很徹底,還有陳宮這個證人來證明。從一出場,曹操就是惡人,他的所做所為都唯私慾而已。所以歷史對他的評價是奸臣罪人。

還有其他的如,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挾天子以令諸侯,青梅煮酒論英雄,官渡之戰等等正史中曹操與小說中的曹操區別很大。

我們如何看待這類現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歷史觀,不能人云亦云。首先,歷史上的這個人,他會有和我們一樣的思想與慾望,任何書的記載都會神話或者貶低這個人,這都是由後人來寫。他是一個平常之人,生活在一個亂世中,在恰當的機會進入歷史的眼簾,由個人演義了一段屬於他的歷史,創造出不同的命運。假如是我們在處在那亂世中,有那樣的機會,也會創造出不同的歷史,任由後人評說。

其實我們看看曹操的《讓縣自明本志令》,或許就會明白歷史上曹操是什麼樣的人,這可是他自己寫的傳。我這個人本來沒有什麼慾望,能當個徵西將軍就行了,可誰知道正逢董卓之亂,我不得不與敵人鬥爭,要是沒有我,天下還不知亂成什麼樣。這也許接近於歷史的真實,是歷史選擇了某一個人,不是某一個人選擇了歷史。

孤始舉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巖穴知名之士,恐海內人這所見凡愚,欲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名譽,使世士明知之;……慾望封侯作徵西將軍,然後題墓道言”漢徵西將軍曹候之墓”……而遭董卓之難,興舉義兵,與強敵爭……設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個稱王。


夢話春秋


正史&野史都是鏡中花水中月

史實的傳播變異現象:

有一個我們都會玩的小遊戲,就是第一個人說一段話,然後一個人說給後一個人往後傳,傳過的人越多,原話被變異的越離譜(好像叫俯耳傳音,也記不清了,誰記得說一聲,先謝)。

歷史發展也是這樣的,當傳播的時間越長,歷史拉的越久遠,更加樸素迷離,讓人無法知道當時的真實情況,包括裡面的人物,就算在當時信息非常閉塞的情況下,又有多少人能清楚瞭解另一個人呢?書籍文字成為歷史傳播的一種載體,給人們的感覺她比人們的口口相傳就要詳細真實的多。那事實是這樣嗎?我認為最起碼在歷史事件和人物形象上來說,傳播給後人的歷史真實事實不過十之一二,大家覺得呢?要不常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對於歷史只能是用耳朵聽,用眼睛看書籍記載而無法用眼睛去看到當時真實情況!何必可以在普通生活裡無謂的較真呢,又不是考古和記實。又如何較的清和對呢?

影響書籍記載真實性的因素:

首先我們不否認一些書籍記載的東西確實是當時真實的,例如:詩詞歌賦、醫書、天氣、山川、地域、圖畫等等這些。而牽扯到歷史事件和人物就大多是我剛才說的是十之一二的真實性。這在不同事件和人物身上真實的方面不一定是一樣的。

正史一般是統治階級也就是皇帝安排下進行官方修史的,裡面確實也有證物可考的東西,但肯定不會全是真實的。必定有修史官未知的猜測和設想,必定有皇帝的喜好和安排,必定有王權統治利益的需要,必定有時間歷史的延後矇蔽性,必定有統治階級主張發揚傳播的,也有他們禁止和阻擋傳播的東西。

野史一般都是民間文人,根據自己所知所喜,根據自己的主張和偏愛,根據自己的心聲需要和文化特點,根據自己或者一部分人的角度與視角等等原因吧,寫了一些野史。在可信度來講,後人都會習慣性的認為正史比野史可信性要高一些。但也不能說明正史記載的所有東西都是真實發生和是真實情況樣貌的。

書籍文化文學性,歷史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當文人在創造文學故事的時候,肯定有自己的主張,有自己的構思,有自己想體現的中心思想。然後組織故事情節需要,人物需要,進行故事文學創作。文學故事第一要點就是能吸引人來看,有他的趣味體現性,沒有吸引人的故事內容別說看的人很少,也不會得到很多人的傳播。在創作文學故事上會抓住一些歷史的重點東西(這也是我說的歷史事實的十之一二),然後對其他部分進行全新的編輯,最後形成大家喜歡,然後能形成分享式的傳播效應,這樣就能很容易流傳下去。例如我們的四大名著這些。

文化文學影響力:

歷史文化影響最大的就是文化文學領域,文化文學他有需要符合人類大眾群體的期盼思往,同鳴共喚,前瞻取向……這些東西第一能被認可,第二有最大的受眾,第三也才能被代代傳播下來,具有鮮明的文學眾多描寫手法來渲染。所以歷史文化對後人的影響就大多在思想主張,文化文學,故事情趣,文藝復興這些方面,當然不止就在這些方面。例如事實上的曹操其人是什麼樣的真實面貌,在歷史記載中有但不全面,也不全是真實的,歷史記載只是記載了有關他的一些事情。他對於當時人們的影響已經成為煙塵,他對歷史的推動也完成了任務促成了後面的發展。在文化學領域曹操不管是啥樣的,他的作用脫離不出文化文學影響這個範疇,與人們實際生活領域的引領作用幾乎微乎其微,當今時代的人們有自己的時代文化主張和已經鑄造成的底蘊,不管是人生三觀也好,現實作為也好,都是根據這個時代的特色在行走。至於歷史上的人物啥樣的就是在閒談娛趣裡,有啥關係呢?

鏡中花水中月:

以民間的角度看小說人物或者歷史關注的是什麼?第一應該是其故事趣味性。第二是人性品味性。第三是對以前的時代好奇性。對於其真實性看重的就比較少,因為過往歷史對後人的影響,該影響的已經影響了,該推動歷史發展的已經推動了,很難再更改。而且在對歷史的深遠性方面是會有一些影響,但是前史都會受到後史的牽帶呀、繼承呀,阻礙呀,變革呀……所以民間的角度不會太看重歷史事件和人物真實性,在今天誰也無法知道當時時代百分百的真實性。

民間人們老百姓看文學小說故事,是融入一種人類發展故事情緒裡,喜歡的不喜歡的,好玩的不好玩,想得到的和意料之外的……這就像在看鏡子裡的繁花似錦,看的有滋有味,看的情濃欲飛,或者像看水中的明月,明亮潔淨美麗,水波盪漾思緒萬千,情感流觴起伏不定……這是什麼?這是人們的生活樂趣,是人們的精神心靈享受和富足。至於和真實的歷史是不是一模一樣,那根本不重要,影響不到今天人們的生活和取向判斷。就和:“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這句話是一個道理,人們的生活情趣內容而已。佳友們覺得呢?水平有限,篇幅有限,歡迎佳友們討論!(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借用)


說客先生dys123


有人選擇只做不說 也有人選擇只說不做 扒一扒史料裡的“撲朔迷離”?





這個事情撒?豆哥還是講個小故事。


公曰:“足下意以為何如?”紹曰:“吾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眾,南向以爭天下,庶可以濟乎?”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 陳壽《三國志》.魏書。

就史實而言,曹操就是走的袁紹政治頂層設計之實,無非是有無這段對話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陳壽先生想說什麼?難道他想說攫取權力的最有效“捷徑”,或者直接說步履王道的“文明”密碼?先生已經發現了,先生很想說,但是又為主流倫理所不容,“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的頂層智慧,又豈容爾等凡夫俗子所能窺測,於是某夜裡先生搜腸刮肚,巧借曹操之口:道出畢生所學之肺腑箴言?


這個故事的真偽,您暫時不做判斷,但是我們去結合春秋戰國的演進的話,是否可以聯繫春秋的“鄭莊公”故事與戰國時期“魏武卒”的早期強盛?



與之相對應的就是,為什麼早期的盛極一時無法長期延續呢?要知道,除開晉國屬於自身出問題意外,真正做強的其實都是邊緣勢力,譬如秦國和齊國,楚國。

答案就是既有結合了身處中原的,人員與技術上交融的相對有利;也有身處四戰之地的地緣劣勢的過早樹敵與過多消耗,那麼衍生出來的問題就浮出水面:曹操的地緣政治環境其實很差!


真的很差哦,我們不去探討“孫策早死”與劉表毫無進取心的偶然概率,只需依據“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基本原則,就可以得出倘若袁紹打出“清君側”的旗號?聯絡以上州級勢力任何一方加入官渡戰場的,就會產生的災難性後果。



那麼袁紹集團的“外交官”在幹什麼呢?有工作表現的,比如說劉備被曹操閃擊擊敗之後,就跑到袁集團去了,就很說明問題?大概率上,默許和扶持在“曹弟弟”背後捅刀子的就是這位“劉弟弟”。


再結合荊州與揚州集團均未加入戰場的史實,那麼判斷可以得出:兗州與豫州這塊中原“四戰之地”,袁紹已經開始惦記了,只允許默許的“小弟”們互掐,而不願意更大更強的勢力集團染指。


那麼官渡之戰隨後的演進則證明了,劉備不經打袁紹可能知道,曹操打敗劉備那麼迅猛則證明:袁紹輕視曹操了,具體表現還有就是他被輕易地引入了曹操集團的戰略腹地,並且還相當“輕率”地拒絕了閃擊許昌的戰役奇襲。




當然了,證據還有就是:那個燒燬聯絡書信的舊梗,說明啥?曹操有情報人員肯定是真的,在袁紹沒有意識到形勢嚴峻之前,保留住這些“二五仔”,以後還有談判解決矛盾的機會撒!

那麼綜合以上,正是地緣劣勢,造成了曹操一度擱袁紹跟前裝孫子!並且在沒有決定“掏刀子”之前,還經常“叫哥哥”。


還有那個“淮南弟稱帝,河北兄刻璽”的詩句裡,衍生出來的陳壽關於“袁紹得美玉”的記載裡,曹操也沒敢當面表示“駁斥”的記述啊?

所以,以上關於“袁紹得美玉”的故事,陳壽有可能來自附會的話?那麼那次袁曹二人的對策,我都九成把握認定:老先生使用的“春秋”筆法,壓根就沒這次“聚會”。



那麼我們就需要考慮陳壽的困惑在哪裡?當然是,老倌寫歷史的話,就相當於國產《勢力是怎樣煉成的?》或者乾脆就叫《權力的遊戲攻略》,事情是暫時不說君王們會不會“批陳壽”,老倌同時期與後世的“文人”們,不反天才叫怪?


為啥?陳壽那樣寫歷史,他就不是“儒家”了,妥妥的“法家”。

法家好得很,譬如劉備諸葛亮“亂世當用重典”的對話,就是“法家”;好得很也好用得很,就一點你不能說出來啊?不然你“君權神授”的鬼話,還有誰會信?當然了,古代全社會都實用主義了,也非黎民百姓之福。


好撒回到問答:其實延續以上脈絡,就不難發現,陳壽先生懂“妥協”,正因如此其實就政治能力上,毫無疑問陳先生強於“羅”主編;問題在於:於文學性而言,前者是“芭蕾舞”而後者屬於“流行歌曲”。。。


而廣大“吃群瓜眾”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忙完了一天各自的工作,還得正襟危坐聽您“整大餐”?路邊攤上的串串和啤酒價格便宜,量又足撒~~~豆哥也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