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蛋黃育兒
當領導對我們說:“我相信你,你可以順利地完成!”這時候我們就會竭盡全力去完成這項工作。當老師和家長對孩子說:“這次又進步了啊,爭取下次衝到前三。”孩子就會向著這個目標前進,下次也許就衝到前三了。為什麼這樣的話對我們的激勵如此有效呢?因為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皮格馬利翁”效應。
那麼什麼是“皮格馬利翁”效應呢?
這個效應指的是人(通常是指孩童或學生)在被賦予更高期望以後,他們會表現的更好的一種現象。簡而言之就是當我們在去期待某件事情發生的時候,這件事就真的發生了。
關於“皮格馬利翁”效應有這樣一個實驗:在學校中隨機抽取了一些學生,然後告訴老師,這些學生都是聽過智力測試的,都是很聰明的天才,老師就相信了,在培養過程中老師也對他們充滿了希望。多年以後,這群孩子有的成了企業家,有的成了科學家,都成為了有成就的人,其實這些孩子就是普通人,只是老師進行正面引導,總是激勵期待,才會發展得這麼好。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非常在乎周圍人對自己的評價和看法,特別是家長的期待與評價,對孩子的影響尤其深刻。
家長們要學會善用“皮格馬利翁”效應,給孩子正面積極的引導,讓孩子變得更優秀,家長們快來學習學習吧!善用“皮格馬利翁”效應對孩子的影響
你期望什麼,你就會得到什麼,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
只要我們相信並且充滿自信的期待著,那麼事情就會按著你期望的方向發展。我們來分析一下在教育孩子上,運用好“皮格馬利翁”效應都有哪些影響呢?
讚美、信任和期待會改變一個人的行為
數學成績一直墊底的小明同學數學考試及格了,於是數學老師對他說:“老師相信你,下次還可以考的更好!”本來對學習毫無興趣的小明得到了老師的信任後,就開始發奮學習,在下次考試中,他考了85分。很顯然,老師的讚美和信任讓他的態度端正了,行為有所改變,他也期待著自己變得優秀,運用好“皮格馬利翁”效應會讓孩子做出改變。
增強自我價值,更有自信和自尊
當一個人獲得另一個人的信任和誇獎時,他便感覺獲得了支持,並且盡力想要去做好,讓他(她)更有自信,增強了自我價值。同時我們因為被看好,被支持,所以想要表現的更好才不會讓大家失望,也讓我們更有自尊。
運用“皮格馬利翁”效應,你要小心這5個“坑”
(1)不能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家長運用“皮格馬利翁”效應要因材施教,家長要選擇最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並不是說“皮格馬利翁”效應好,就對所有的孩子都適用。
(2)操之過急
家長運用“皮格馬利翁”效應後,就想揠苗助長,一心想要看到成果。不過孩子也需要一段適應期和一段調整期,家長不要過於著急,給孩子足夠的時間才能看到最好的成效。
(3)不能堅持下去
一些家長在開始時滿懷熱情,然後一次兩次在孩子身上沒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就要選擇放棄,就像前面說的,孩子需要一定時間來接受和適應家長的改變,例如家長很少鼓勵孩子,很少對孩子說信任的話。家長也要對自己進行“皮格馬利翁”效應,來相信孩子會變好。所以,家長不妨再堅持一段時間,也許就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4)過度誇獎孩子
一些家長利用“皮格馬利翁”效應時,只記住誇獎,卻忘了限定詞是積極的正面的。比如孩子和小朋友玩耍時,別的孩子不小心碰到了自己的孩子,於是孩子就伸手打了對方一個巴掌,這時候媽媽說:“寶寶,真厲害,不能被人欺負!”這就是毫無底線的誇獎孩子,容易把孩子引入歧途。
(5)不能簡單的誇獎
一些家長在誇孩子時總是會簡單地說:“你真棒!”“繼續加油!”等,過於簡單,讓孩子感覺家長是在敷衍他(她),家長誇孩子要具體,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真誠,並且希望孩子變得更好。
家長如何正確運用“皮格馬利翁”效應呢
(1)鼓勵孩子嘗試,增強自信
家長首先要尊重孩子,培養孩子的自信,鼓勵孩子勇於嘗試,積極探索。運用“皮格馬利翁”效應,首先家長需要和孩子處於平等的地位,增強孩子做事的自信和勇氣。
(2)家長要以身作則
家長要為孩子樹立榜樣,平時生活工作中要充滿自信,給孩子帶來積極向上的心理暗示。當我們在對孩子做出一定的期待後,家長也要以身作則,你希望孩子日後成長成什麼樣的人,自己首先就應該成為所期待的那樣人,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孩子,期待孩子變成更好的人。
(3)正視孩子的錯誤
家長對孩子有期待,鼓勵孩子,給孩子更多自信,並不是說家長要無視孩子的錯誤。面對孩子的錯誤,家長要幫助孩子發現,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並及時改正,促使孩子不斷進步,變得越來越優秀。
當然,本文根據目前家長教育孩子出現的誤出進行分析,幫助家長正確運用“皮格馬利翁”效應,讓孩子充滿自信,培養孩子成為優秀的人。本文首先分析了運用好“皮格馬利翁”效應會對孩子有哪些影響,讓家長更加了解“皮格馬利翁”效應的作用。然後分析了家長運用時會有哪些誤區,以免出現問題。最後,本文給出了具體有效的建議,發揮對家長的指導作用。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擁有自信,成為所期待的人!
您學會如何正確運用“皮格馬利翁”效應嗎?讀了本文後您有什麼收穫和想法嗎?歡迎來和更多的家長一起來討論吧!
關注@蛋黃育兒,育兒路上我們與孩子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