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坤維:貨幣寬鬆資金進入樓市房價上漲與支持實體經濟背離

水滿則溢,市場流動性多了,儘管央行嚴控違規資金進入樓市,可是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低於按揭貸款利率近百個基點,能堵得住資金進入樓市嗎?

一季度經濟因為疫情衝擊,GDP出現較大的下滑,一季度GDP增速為-6.8%。可是地產一枝獨秀,價格依然不依不饒的上漲,一季度我國商品房平均房價為9266元/平方米,同比去年上漲2.2%,商品住宅平均房價為9324元/平方米,同比去年上漲4.2%。進入3月,4個一線城市、31個二線城市和35個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也出現小幅上漲。

二月份因為嚴控人員聚集,商品房銷售出現下滑,三月份開始,上海深圳等地出現了日光盤,一天銷售百億元的火爆樓盤,上海一個豪宅樓盤出現了排隊搶購,甚至為了搶房發生鬥毆打架,深圳一套房過一個年漲100萬不算多,漲200萬元也有,樓市進入了少有的價升量漲,大量資金進入樓市。

3月份當月住戶的貸款明顯好轉,當月住戶的新增貸款是9865億,同比多增了961億,比2月份多增1.4萬億,可見增量資金不斷流進了樓市。深圳樓市上漲,在於槓桿炒房資金和剛需購房資金介入共振的結果。

房價之所以出現強勁反彈,在於央行實施貨幣寬鬆,三次降準釋放了1.7萬億元低成本資金,又下調了逆回購和MLF資金利率各30個基點,引導LPR利率下行,按揭貸款利率3月份下降了4個基點,餘額寶收益下降到2%以下,隔夜拆解利率跌破1%,市場對於貨幣寬鬆預期增加和貨幣貶值預期增加,買房投資保值增值預期增加;另外經濟下滑壓力上升,地方政府不斷放鬆地產調控政策,從人才落戶到直接補貼,助漲了地產價格上漲預期;實體經濟疲軟,外貿形勢嚴峻,央行釋放的大量資金實體經濟無法吸收,房地產市場就成為資金的蓄水池;最後是市場流動性充沛,實體經濟和股市吃不下流動性,地產開發商獲得融資更容易,土地拍賣市場溢價率升高,助漲了樓市上漲預期。

資金如何進入樓市,一個是央行寬鬆貨幣政策,實體經濟更加容易獲得低成本資金,原本需要拋售地產救急的不再需要拋售地產;另一個是實體經濟獲得低成本資金以後,就可以騰挪出來自有資金,購置地產投資,據媒體報道外貿老闆外貿訂單取消趕緊買房;地產開發商貸款發債更加容易,地產開發商資金緊張得到緩解,降價促銷動力消失,代而取之的是提價銷售。

央行釋放大量低成本資金和壓縮銀行淨息差是支持實體經濟降低融資成本,可是寬鬆貨幣總會有副作用,實體經濟依然低迷,房地產價格應聲上漲,這可不是太好的貨幣政策寬鬆信號。

高層雖然強調房住不炒,保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可是房地產市場調控利益錯綜複雜,出現了房價漲銷售漲的苗頭,這會進一步擠壓居民消費增加,也會抬升整個社會綜合成本,央行花大力氣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可能都被房價上漲化為烏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