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教教主馮夢龍:自稱“少負情痴”,寫作愛情故事,收集愛情民歌

這個世上風流多情的人很多,自稱“情種”的人也不少,但敢像馮夢龍這樣立“情教”的恐怕是絕無僅有了。這位出身於吳中理學世家的才子,對八股文章完全不感興趣,專情於儒家正統學術之外的通俗文化。他編纂了文言短篇小說集《情史》,還為後人留下了著名的小說寶庫“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

情教教主馮夢龍:自稱“少負情痴”,寫作愛情故事,收集愛情民歌

馮夢龍狂放灑脫,自稱“少負情痴”,故作《情史》一書。《情史》一名《情史類略》,又名《情天寶鑑》,是馮夢龍選錄歷代筆記小說和其他著作中的有關男女之情的故事,按不同類別編纂而成的一部短篇小說集,全書共分為二十四類,收錄故事八百七十餘篇。除“情貞”一類外,其餘如情緣、情私、情愛、情痴、情感、情幻、情靈、情化、情媒、情憾、情仇、情芽、情報、情累、情疑等等,僅從名稱上,也可以看出都是記述男女情愛糾葛的動人故事。

情教教主馮夢龍:自稱“少負情痴”,寫作愛情故事,收集愛情民歌

全書中,他以“情”作為宇宙、社會及人生的根本準則,提出要以“情教”來教誨天下眾生,而不是以儒家的教條來訓導黎民百姓。這個“情”超越了男女間的情愛,推延至君臣、父子之情,由男女私情及至忠孝之情,因而“情”具有了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功能。所以,馮夢龍提倡以“情”來勸導世人,使世人皆有情,以達到天下大治的效果。在這種思想觀念中,“情”的巨大作用遠遠超出了“理”,“情”可以代替“理”,成為治理天下的利器,“情”是真,“理”是偽。

情教教主馮夢龍:自稱“少負情痴”,寫作愛情故事,收集愛情民歌

《情史》第一卷《情貞類·高娃》篇中就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京師名妓高娃淪落青樓,容貌美麗,昌平侯楊俊對其寵愛有加。楊俊被朝廷派往北疆鎮守邊關,高娃從此閉門謝客,始終潔身自好。後來,楊俊遭權臣陷害要被處以死刑,平日的親朋好友及門生故吏因為畏懼權奸的勢力,竟然沒有一個敢前去監獄探望楊俊。

情教教主馮夢龍:自稱“少負情痴”,寫作愛情故事,收集愛情民歌

刑場上,高娃披麻戴孝闖了進來,她來到楊俊面前,大呼說:“忠良之士將要死了。”周圍的人都大驚失色,楊俊制止她說:“快快停止,你這樣做不但救不了我,還會連累你自己的!”高娃卻說:“我已經準備好了,您先赴死,我隨後就死。”楊俊被處死後,高娃悲痛欲絕,她用嘴吮吸掉楊俊脖頸上的鮮血,再用針線把楊俊的頭和身體縫合到一起,之後便對楊俊家人說:“請好好安葬他吧。”隨後就在楊俊身旁自盡。

情教教主馮夢龍:自稱“少負情痴”,寫作愛情故事,收集愛情民歌

在馮夢龍筆下,高娃雖然只是一個青樓娼妓,但是出自“情”的烈行,已經超越了單純的男女情愛,她慷慨赴死的壯舉更像是一種俠義行為,是一種對正義、對人格尊嚴的勇敢追求,以性命向惡勢力抗爭,她與楊俊的眾多親朋好友及門生故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些平日裡知“理”、講“理”、守“理”的人,在現實利益面前衡量得失,在危急關頭將大義拋諸腦後,膽怯懦弱,令人鄙視。

情教教主馮夢龍:自稱“少負情痴”,寫作愛情故事,收集愛情民歌

馮夢龍實踐其“情教”主張的一個重要表現是他花費大量精力蒐集、整理和編輯了以愛情為主題的民歌。他編輯的民歌集現今留存的有《掛枝兒》和《山歌》,收錄民間歌謠共八百餘首,大部分是以謳歌和呼喚真摯愛情為主的民歌小曲,歌頌了愛情的真誠熱烈,充分肯定了人們對男女情慾的渴求。如《掛枝兒》中收有一首名為《咒》的民歌,這樣唱道:“俏冤家,近前來,與你罰一個咒。我共你,你共我,切莫要便休。得一刻,樂一刻,還愁不勾。常言道,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拼得個做鬼風流也,別的閒話兒都丟開手。”

情教教主馮夢龍:自稱“少負情痴”,寫作愛情故事,收集愛情民歌

極其坦率地唱出了對熾熱愛情、男女情慾的渴望。像這樣的歌詞在兩部民歌集中比比皆是,有很多都違背了明代社會中兩性關係的綱常倫理,如有夫之婦、有婦之夫偷情者;未婚女子私會情郎,甚至懷孕者;男女婚姻自主,拒絕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者;寡婦再嫁或者偷情者,等等。

情教教主馮夢龍:自稱“少負情痴”,寫作愛情故事,收集愛情民歌

民歌中大膽唱出對男女情愛的熱烈嚮往,是對長期以來禮教束縛下的禁慾主義的一種直接挑戰。馮夢龍編輯這些民歌,其行為本身也是對當時傳統禮教的一種蔑視和叛逆,關於編輯民歌的意圖,他自己說是要“借男女之真情,發名教之偽藥”,即由男女私情的“真”來抨擊當時禮教規範的“偽”。馮夢龍甚至把傳統“色膽大如天”的貶詞,改為“情膽大如天”的褒詞,高度肯定世間男女追逐情愛的行為。

情教教主馮夢龍:自稱“少負情痴”,寫作愛情故事,收集愛情民歌

馮夢龍認為“情”真、“理”偽的思想在通俗小說中表現得更為明顯。以明代盛行的“貞節”觀念為例,他認為,發自“情”的守節是真誠的,發自“理”的守節則是虛偽勉強的。他認為,婦女因為禮教等外在壓力而被迫去實踐貞節,這無疑是一種禁錮,一種強迫,極易受到現實利害關係的困擾而變節,這種貞節是毫無用處的,也是不人道和不應該提倡的;而發自內心、從真情上去追求貞節,將其看做內心情感的需要,這種追求才是真切、堅決而持久的,才是值得提倡的。

情教教主馮夢龍:自稱“少負情痴”,寫作愛情故事,收集愛情民歌

如《警世通言》第十二卷《範鰍兒雙鏡重圓》中,一個官宦之女順哥,大家閨秀,容貌清麗,在戰亂中出於無奈嫁給了賊人範鰍兒,這本是一段談不上什麼感情基礎的婚姻。但是,婚後兩人是“夫妻和順,相敬如賓”,她與範鰍兒之間產生了深厚的愛情,對這樁婚姻的態度也變為心甘情願。當賊人所據之城將被攻破之時,順哥說出了這樣的一番話:“妾聞‘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妾願先君而死,不忍見君之就戮也。”一心想要以死殉夫。

情教教主馮夢龍:自稱“少負情痴”,寫作愛情故事,收集愛情民歌

在被丈夫勸阻後,她發誓說,如果自己能活下來,將終身不再改嫁,寧死也要保住貞節。城破之後,夫妻離散,順哥也與父母團聚。順哥的父母皆勸其改嫁,順哥則堅守自己當初的誓言,一心守節。十多年後,她居然僅憑聲音就辨認出了自己的丈夫,兩人終得團圓。這是關於一個女子守節的故事,雖然裡面包含了傳統禮教所宣揚的“貞節觀”,但順哥的守節是出於對丈夫的愛,是真情的流露,而不是基於禮教的規範。對於這種發於真情的守節,馮夢龍是非常讚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