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孤獨,而不是忍受孤獨

1


  我收到一條私信。一位讀者說,他從小生長在小城鎮,大學考去了離家很遠的地方,畢業後更是一意孤行去了大城市。現在在一家廣告公司工作,房子車子暫時沒考慮,但經濟上還過得去,甚至可以說比較滋潤。就是打開手機看著滿屏的工作消息置頂,突然覺得這麼久了都沒跟人好好聊過,單身、朋友少,週末永遠是一個人隨便過……


  他說:“是不是我過得太孤獨了?看朋友圈裡大家朋友都不少,我一直這麼孤獨,會越來越難熬吧?”


  孤獨,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感受吧。年輕的時候,我在QQ空間轉過類似的話:“好朋友的新朋友,請照顧好我的好朋友,請記得她偏好什麼口味,不吃蔥和香菜,請給粗心大意的她分享一份課表,請在她難受的時候遞耳機,裡面放她最喜歡的歌……”


  那時還很年輕,情緒豐盛得用不完,對友情也是如此,迫切需要跟別的人建立很親密的聯繫。

也許是因為那時候並不懂人生,覺得孤獨可怕又可恥。別人都熱熱鬧鬧,最害怕自己在歡樂的宴席上被“剩”在一旁。

享受孤獨,而不是忍受孤獨

圖 | 中華長江之水墨作品


2


  記得剛上大學那段時間,我最害怕週末。學校離家有2000公里,如果週末沒有人邀約,我就只能自己想辦法打發。我極其努力地交朋友,為了多得到一個朋友,甚至去迎合一些自己不感興趣的話題。


  我好像在等待被一段很好的友情“僱用”,就像我的週末永遠在等一個約我出去玩的電話。那時候,我不知道如果只有我一個人,我能做些什麼。我只想被人陪著,我沒有自我。


  幾年後,我活成了女強人,認識一個女孩,她活潑、外向,把社交日程排到最滿,一天赴三場邀約。她說對我的初印象是“氣場明確、不好接近”。她問我,每天一個人抱著個電腦去咖啡廳是什麼感覺。我說我很習慣,是充實而開心的感覺。


  人要在尋常的、重複的、看起來少點趣味的生活裡建立秩序。總是跟朋友們在KTV裡混一下午也很舒服,但對我來說,不及一個人在電腦前改稿、跟團隊線上溝通、列好最近的工作重點來得踏實。這是有進步、有秩序的一天——這樣的一天,往往需要獨自完成。


  想玩、想有人陪,都是自然而然的情緒,但只有把生活中那些表面的花裡胡哨洗刷乾淨,讓它露出樸素的真實面孔,我們才能真正找到一條能從容踏上的路。

享受孤獨,而不是忍受孤獨

3


  實習那陣子,我每天下班後去快餐店,一個人安心地吃一碗麵,整個店裡半數都是我這樣獨自吃飯的人,還有人吃到一半拎出電腦趕著工作。沒有人覺得你奇怪,沒有人注視你,大家只是習以為常。火鍋店也有獨自吃火鍋的,一邊涮菜一邊把手機架在桌上看視頻。


  況且,只要談戀愛、只要有很多朋友,就不必面對一個人的時刻嗎?顯然也不是。


  人生裡多的是隻能自己面對、自己熬的時刻,彷彿全世界只剩下你一個人。天上的月亮也沒辦法跟你說話,只灑下一些靜默的光來。


  你要大膽地享受這樣的時刻,去裡面見見真正的自己,見見真正的人生。有時候,我們要學會勇於把自己交給孤獨,讓它鍛造我們。畢竟除了熱鬧的相處,我們也需要果斷且堅定地往前走。


  享受孤獨,而不是忍受孤獨。明白了這個道理,或許才算真正成熟。

享受孤獨,而不是忍受孤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