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裴氏一族出现了三位史学大家,被后世称为史学三裴

小说家罗贯中在元末明初时期写出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参考的历史文献主要有《三国志》和《三国志注》等。

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是一部记载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纪传体史书。陈寿的《三国志》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内容过于简略,因此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要求裴松之对《三国志》作补注。

南北朝时期裴氏一族出现了三位史学大家,被后世称为史学三裴

裴松之收集了三国时期的多种原始材料,引用各家著作原文,对《三国志》补缺纠谬,完成了《三国志注》。

裴松之的儿子裴骃继承家学,对《史记》作注,写成《史记集解》八十卷成为现存最早的《史记》注本。裴骃的孙子裴子野也是史学家,他根据自己的观点和所掌握的史料,把沈约所著的《宋史》删编成一部《宋略》。

南北朝时期裴氏一族出现了三位史学大家,被后世称为史学三裴

裴松之、裴骃、裴子野他们用各自的史学著作丰富了中国的史学宝库,人们将这祖孙三人称为史学三裴。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哥侃史删除。

小哥侃史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史学三裴,顺带的把《三国演义》、《三国志》和《三国志注》做了个简介和区分,都是简单的历史知识,供大家一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