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摆脱中等收入陷阱 首先要抛开达尔文主义

现在中国已经变为世界第二大国,无论是人才技术资金,大多数方面不输发达国家,然而我们的制度和社会遵循的还是有钱看得起你,成绩好才给你说话。过多的强调结果而不注重过程的社会风气,让社会达尔文主义大行其道。

达尔文主义对教育影响

学习成绩为好录取不是问题,但是更多做人的基本条件,对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到位吗?工作从业者都知道,一般工作,除了从业证要有专业知识,还有个职业道德考核。我们在孩子从小到大一直强调学习成绩,然而到社会,整个风气变成达尔文主义,技术是中性的,但只为了成绩,缺乏道德,那么为了达到目的将会不择手段。中国首先公开使用高科技基因编辑婴儿违背伦理,导致国外发达国家医学实验室现在禁止中国人参与进来。达到成绩后,其他都被忽略,孙杨毫无疑问拿到金牌成绩斐然,然而检测过程中不服从规则,历史上新闻也可以看到,无证驾驶不听协警劝诫,不尊师,不尊重对手,与谦和刘翔形成鲜明对比。

达尔文主义对技术的影响

技术从来是中性的,坏人用了那么就变坏,好人用了就变高效。技术通常有两种,一种属于工具型,一种叫价值性。工具型让我们效率更高,数字化处理流程,最佳效率选择。比如选择目的地到底坐车,火车还是飞机。另外一种价值性就是判断是否用这个工具,是否这件事让你值得用交通工具赶到那个地方。

如果人的起心是为了赚钱,那么他用工具型思维做事,虽然选择的都是最具有优化的选择,但是对社会资源的损耗是巨大的,因为方向错了战略错了。方向错了怎么做也很难成功,战术的勤奋很难弥补战略的错误。

腾讯提出科技向善,首先意识到了技术的中性,所以腾讯的产品越来越贴近人们生活,帮助人们提高使用效率。支付宝也是,给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上上了到保险。

但是我们不得不举个反例,阿里的钉钉产品。钉钉的产品是为了让公司领导更好的监督员工的效率,而不是以对员工以人为本的尊重为出发点考虑,把员工的付出当流水线工人看待,无法体现员工创意的价值。技术的进步,不是让人更有效率,而是成为监督员工的利器,不在于创新,更在于绑定生活自由。钉钉的已读功能,催铃,在家上班反而更累,让人24小时神经紧绷。

达尔文主义对社会影响

达尔文主义让更多人少于考虑社会的多样性,更多的在于同质竞争。刘强东曾说过,不管你干什么只要你有钱,大家都看好你。也有过犹太人和中国人的故事,有一个地方加油站很赚钱,犹太人看见了,有的开餐厅,有的开洗车场,一个小镇有了。中国人看见加油站赚钱,在旁边开了好几个。其实思维方式让我们更多不愿冒风险。这次疫情让我们知道也能体会到弊端,不少人昧着良心真的炒口罩,转手倒腾,几毛一元两元口罩,变成十几元,二十几元一个。创新是需要不断尝试 探索 坚持 和很大几率的失败构成,虽然看到赚钱就去哪个行业试错风险低,但并不会增加社会整体财富,并没有把蛋糕做大。我们庆幸看见华为公司,大疆,小米公司投入研发资金不输苹果,让中国部分领域走向世界顶尖,然而这个体量从社会整体比例看来太少了。唯结果主义让试错的观念很难形成企业文化一部分,侵犯知识产权,单纯复制商业模式,偷走运营经验的拿来主义大行其道。作为中国一个大国来说,我们的模仿红利已不多,要想走入发达国家行列,首先要学会鼓励新思想,允许试错,失败不丢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