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作文课|代保民:“物”好,文才好——写好借物抒情记叙文

名师作文课|代保民:“物”好,文才好——写好借物抒情记叙文

名师作文课|代保民:“物”好,文才好——写好借物抒情记叙文


“物”好,文才好

——借物抒情记叙文写作教学课例

代保民

教学缘起

作文教学,永远都是中学语文教学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话题。可教与不可教的争论、序列写作与零散写作利弊的论辩、作文教学模式化价值的辨析,等等,搞得语文教师们云里雾里。作文到底能不能教?怎么教?笔者认为,立足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写”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因为学生的“写”与作家的“写”有质的区别。学生的“写”仅是学生为了习得最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培养学生运用文字来表情达意的书面语言能力。而作家的“写”是作家艺术地反映生活,从而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文学创作行为。简言之,学生的“写”仅是培养训练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而作家的创作是语言运用的高级形态,属文学创作范畴。于是,在确定作文可教的前提下,“怎么教”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什么要写借物抒情记叙文呢?这是提高初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必然要求。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果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写人叙事文章上,写作的价值追求就是把事物的来龙去脉写清楚,把文章的中心突显出来,那也许就是很一般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借物抒情记叙文的写作能力,指导学生在叙写事件、展示人物性格时,善于借“物”说话,善于利用“物”的性情来刻画人物、表达情感,那才是高水平的语言表达,是学生“写”的能力的高层次发展。在这方面,学生是有深切感悟的,《紫藤萝瀑布》《金色花》《秋天的怀念》《蒹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教材中的许多篇目都是借物抒情的范例,在叙事写人的文章中,如果“物”用得好,文章的内蕴和情感将会丰实起来,韵味也会厚实起来。如果《紫藤萝瀑布》中没有对紫藤萝的描写,《秋天的怀念》中没有菊花的出现,这两篇文章会是什么样子呢?借物抒情作为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初中学生应该掌握,且是必须要具备的写作能力。因为,在借物抒情记叙文中,作者的叙事写人有了一个巧妙的帮衬,有了一个会说话的精灵。有了这个“物”,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就有了附着之物,作者描写“物”,就是作者把情感、思想移注到物上,从而让物的内外都是作者情感的充盈。

让学生明白借物抒情记叙文的价值意义不难,难在怎样去指导学生写好借物抒情记叙文。学生要写一般的写人叙事文章容易,只要把事件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文章就写成了。但如果在此基础上还要写“物”,且这个“物”与文中的人、事和谐相融,就需要作者构思谋篇上的高超能力。这一点,正是学生感到头疼的。仿照书上的课文学,那些名家的文章恐怕是不易模仿的,因为名家的文学禀赋和文学理论沉淀高出学生太远,学生望尘莫及。也许正是这样的顾虑,部分教师不愿意教学生写借物抒情类的文章。但是,语文教师长期回避这个问题,遇到类似的写作要求有意绕道走,那是没有尽责的表现。那么,用什么方法去指导学生写借物抒情记叙文呢?光说什么方法是无效的,即使学生理解了,也不一定能写。为此,我想到了同伴影响,何不用学生的作文去影响学生的写作呢?为便于教学,我选择了人手一册的《新作文 初中版》杂志。

教学课例

我选择了《新作文 初中版》杂志中

《那间老屋那厢情》(2018年第1、2期)、《柿子树下的童年》(2018年第3期)《艾叶香》(2018年第4期)等三篇文章用于课堂教学。

第一环节,寻“物”之特点。

要求学生用笔勾划出《那间老屋那厢情》和《柿子树下的童年》中描写“物”的句子,然后再分析所写“物”的特点。

学生说,“老屋就是一座低矮的小平房,面积大约十七八平方米,老屋的外墙上没有刷白涂料,灰黑的砖墙,在日晒雨淋中挣扎,斑斑驳驳,倒也有些粗犷的境界。”这些描写生动地写出了老屋的低矮、狭小、陈旧,表明老屋历经了岁月的风吹雨打,有沧桑感。

学生说,“蓝色的大门上漆掉了不少,裸露出几块黑铁片。”仍然写的是老屋的陈旧和沧桑。

学生说,“屋里很空,东南角有个大炉灶,旁边又堆了些枯枝败叶。炉灶上方,被烟熏得灰黑的墙壁,似乎在诉说年迈的沧桑往事。”这段话是对老屋内陈设的描写,表明过去这间老屋的热闹、兴旺。

学生说,“灶内的红色火焰跳动着,暖气蒸腾,充溢了整间老屋。”对老屋炉灶内火焰的描写,写出了老屋的温暖,写出了老屋带给我们的幸福和快乐。

学生说,“炉灶中,木材燃烧的火红的光映照着我们的脸。”再次描写老屋炉灶中的火红火焰,描写火的旺、亮,来写老屋的生机活力。

学生说,“老屋内的温度似乎升高了。”描写老屋的暖和,实际上是写老屋的暖暖爱意。

接下来,继续让学生展示《柿子树下的童年》中的“物”及其特点。

学生说,“那棵柿子树依然伫立在姥姥家的小院里。”写柿子树的站姿,写出了柿子树的英姿和力量。

学生说,“那棵柿子树,高大、粗壮。树皮是黑色的,一块一块的,像鱼鳞一样,非常好爬。往上一点,有一根长得较倾斜的枝干,十分坚实,刚好可以蹬脚。”这段话是对柿子树外形的描写,描写突出了柿子树的高大、粗壮、坚实,为后面写自己爬柿子树作了铺垫。

学生说,“一入秋天,树上的柿子就由青涩转为淡黄,然后,又在我们迫不及待的眼神下,由淡黄变作橘红。这时,柿子便成熟了,柿子树也被红色浸染的柿子压弯了枝头。”这段文字生动地描写了柿子果,突出了柿子果的大而红,为后面的吃柿子作好了铺垫。

学生说,“一个熟透的柿子砸在表哥头上,黄色的柿汁泼了一头一身。”描写了柿子果汁多,突出了柿子的好吃。

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学生明白了借物抒情记叙文的“物”与写景抒情文章中的“物”是不一样的。

首先,目的不同,借物抒情中的“物”是借用,描写“物”不是目的,尽管在文中都有对物外形、内在的描写。这样的描写是为了下文的写人叙事,是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性格来表现人物思想。而写景抒情文章是以描写景物为目的,把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就是目的,决不是为了写人叙事。

其次,着墨不同,借物抒情记叙文中对“物”的描写相对简略,没有写景抒情文章中对景的描写那么详细,那么不厌其烦。无论是描写老屋,还是描写柿子树,都是简明地勾勒几笔,用笔墨最多的是写人叙事。不会像朱自清的《春》那样多角度多侧面地去细描花、草、雨、风等。其三,表达方式有别,在借物抒情记叙文中,要描写物,但用笔最多的是记叙,是叙事写人,而不是细腻地写物。写景抒情文章用笔最多的是生动而细腻地描写物的特点,几乎没有叙事写人,即使有,也是很粗略的记叙,几笔带过。

第二个环节,探“物”的妙用。

在借物抒情记叙文中,“物”是被借用来服务于作者的写人叙事的,写物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理解“物”在文中的作用,要让学生明白,在借物抒情记叙文中的“物”一定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不可或缺的。同学们在深入分析了《那间老屋那厢情》和《柿子树下的童年》两文后,有如下看法。

学生说,“物”是岁月的见证人。那间沧桑的老屋,那间低矮的老屋,那间老屋里炉灶内燃烧的红色火焰,不仅是我童年的见证,成长的见证,还是我的家人,我的祖辈们奋斗拼搏的历史见证,更是我家史的展示。有学生说,那棵高大、粗壮、坚实的柿子树也是作者成长的见证,小作者是在柿子树下快乐长大的。写柿子树也罢,写柿子果也好,其实都是在写自己的长大。所谓借物抒情,就是借助老屋、柿子树来见证自己的成长,让老屋和柿子树来表达自己成长的快乐。

学生说,“物”是情感的凝聚者。沧桑的老屋,高大而粗壮的柿子树,都是作者成长的摇篮,他们带给两位小作者的是甜蜜、慈爱、温暖和向往、失望、甜蜜、清香,是童真、童趣、童梦。实际上,作者写老屋、柿子树不是目的,借用它们是为了写自己一去不返的童年,是想让老屋和柿子树来表达自己对童年那美好而幸福生活的难舍难分,自己童年的所有情感都融汇在老屋和柿子树里,睹物思人,情感油然而生。

学生说,“物”是灵魂的寄寓处。童年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在调皮与打闹中,在游戏与幻想中,在欢笑与哭泣中,逐年长大,幸福快乐。岁月增长,经历愈丰,情感愈复杂,随着心智日渐成熟,忧愁与苦恼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进入中学后,学习任务重,升学压力大,愈是怀念自己童年那一段日子,童年时的老屋也罢,柿子树也罢,村庄也罢,小桥也罢,都是人生中永久无法抹灭的记忆,年纪越大越是怀想。人们最容易怀想的是童年,最向往的生活是童年,童年的时光不再,但童年的光与影却在童年的“物”上留存。而这个“物”就是人们魂灵的寄寓处,就是人们魂灵的安放地。有了魂灵的安放地,人们就有了漂泊而返的归宿,有了精神的家园,就像平桥村对于鲁迅,春酒对于琦君一样。

经过这样的认知过程,为什么要写借物抒情记叙文就不再是问题了。学生对借物抒情中“物”的妙用的讨论分析,进一步升华了“物”的作用,让同学们明白“物”要借的理由,应借的原因,为今后的写作积淀了必要的知识和能力,也明白了借物抒情的方法。

第三环节,究类文的异同。

借物抒情记叙文与一般写人叙事记叙文有异同吗?如果有,异同又在哪里?

许多学生是不怕写记叙文的,他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写记叙文。因而学生写一般的写人叙事文章不难,难在用借物抒情的方式来写人叙事。那么,这两者有什么异同呢?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它们的相同点有两个,一是都要写人叙事,必须要通过叙事来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二是都有明确的写作目的,那就是“写人”。而这两者也有很大的不同,一是借物抒情记叙文的“物”成为了串起文章所有事情的线索,《那间老屋那厢情》中的等吃馒头、熬粥喝、焐冻手等事情,都是靠“那间老屋”串起来的。《柿子树下的童年》中的爬柿子树、吃柿子果、乘凉、吃饭等事情,都是用“柿子树”串起来的。这样的写法,层次清晰,结构明了。二是“物”有情感、有灵性、物人相通。老屋也好,柿子树也好,它们都是物,它们又不是“物”,因为他们是懂情感的,是明白人的心思的。这样的“物”,因为作者情感的融入而有了灵性,成为了作者内心最难舍的朋友,最不愿舍弃的魂灵安放处。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两个优点,借物抒情的文章就有了别样的滋味。

第四环节,辨借物抒情与借物喻人之异。

借物抒情与借物喻人,是两种不同的写作手法。借物抒情是通过描写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写作手法,作为借物抒情记叙文,借物也是为了写人叙事的需要。而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的一种品格,不管写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恰当使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那么,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于是,这个环节我就组织学生讨论借物抒情与借物喻人的区别。学生就《柿子树下的童年》《那间老屋那厢情》和《艾叶香》这三篇文章展开讨论,找出区别。

学生说,借物抒情记叙文中的“物”,仅是抒情的凭借。那间老屋、那棵柿子树是作者抒发自己怀想童年的情感依托,是抒发感情的物质载体。而借物喻人记叙文中的“物”,是用来喻人的,物的特点与人的思想性格有某些相似的地方。《艾叶香》中的艾叶,作者在文中多处描写艾叶,写艾叶的艾草味、艾叶的茂盛、艾叶的活力、艾叶的苦味、艾叶的声响等,都是在写母亲的思想性格。艾叶香就是母爱香,艾叶苦就是母爱的“苦”,艾叶就是母爱的象征,文中反复写艾叶香,就是不同角度写母爱。

学生说,在借物抒情记叙文中,情与物之间有联系点。那间老屋是我成长的环境,老屋里外的环境和摆设,老屋里的人,都是我成长的滋养,都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给予了我快乐和幸福。那棵柿子树,伴着我成长,有爬不上去的失望,有跌落下来的痛苦,有吃柿子的甜蜜,有偷柿子的苦涩,有树下吃饭的清香,自己的成长与柿子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借物喻人记叙文中,物与人之间有许多相似点,在《艾叶香》中,艾叶就是母亲,“一股浓烈的艾草味”,隐喻母爱的浓烈;“艾叶在风中散发着它特有的微苦的气味”,隐喻母爱不一定全是甜蜜的;“一阵秋风吹得艾叶哗哗作响”,隐喻母亲情感所遭受的打击;“艾叶的香气传得很远很远”,隐喻母爱对自己影响的深远。在借物喻人记叙文中,寻找“物”与“人”的相似点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文章中的“物”才会有内蕴,读起来才会觉得文章构思精巧,咀嚼有味。

经过这四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基本明晰了借物抒情记叙文的特点和写法,接下来的写作就容易些了。从学生以"______的 ______ "为题写的借物抒情记叙文来看,效果很好!

写作借物抒情记叙文,是中学生记叙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的作文类型,是训练学生写作优秀记叙文的一个好办法。但如何指导学生去写,让学生有借物抒情写作的样型,不妨在一些作文刊物中去寻找,因为学生的佳作毕竟与学生的生活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本次作文训练所选用的来自《新作文》的三篇例文,很接地气,不仅打消了学生对借物抒情记叙文的恐惧感,还让学生迅速理解了借物抒情记叙文的特点、规律和写法,感到这类作文可写、能写。总之,这样的作文教学,力避了空话套话,有用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